一种多层机织阻燃抗静电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854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机织阻燃抗静电面料,属于多层机织阻燃抗静电面料技术领域。由多层面料本体构成,每层面料本体均由经线及纬线交织而成,表层面料本体的经线及纬线均为阻燃纱,其余层的面料本体中至少有一层中含有导电线,该层的经线、纬线均由导电线、阻燃纱间隔排列组成,该层的导电线上穿至表层面料本体后再下穿至该层,使导电线在表层面料本体上呈点状或十字状布局,并且完成了该层至表层面料本体的连接,其余相邻层通过阻燃纱的穿插完成层间连接,从而形成多层面料本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美观、舒适、抗钩挂、抗静电耐久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机织阻燃抗静电面料
本技术属于多层机织阻燃抗静电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多层机织阻燃抗静电面料。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对人身生命安全的重视,并且现阶段安全事故频发,阻燃抗静电服装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发。现有的多层机织阻燃抗静电面料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现有的阻燃抗静电面料以由导电丝织造而成,导电丝以格子形式分布于织物表面,该结构导致导电丝容易被钩挂,磨损,从而影响面料或服装的整体抗静电性能;2、由于织物表面格子状条纹明显,因此影响面料美观;3、透气及透湿性差,穿着舒适性差。因此,亟待开发一种美观、舒适、阻燃、抗静电耐久性更好多层机织阻燃抗静电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机织阻燃抗静电面料,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是一种美观、舒适、抗钩挂、抗静电耐久性好的多层机织阻燃抗静电面料。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层机织阻燃抗静电面料,包括由多层面料本体构成,每层面料本体均由经线及纬线交织而成,表层面料本体的经线及纬线均为阻燃纱,其余层的面料本体中至少有一层中含有导电线,该层的经线和纬线均由导电线和阻燃纱间隔排列组成,且该层的导电线上穿至表层面料本体,使导电线在表层面料本体上呈点状或十字状布局,并且形成该层至表层面料本体的连接,其余相邻层通过阻燃纱的穿插形成层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线由阻燃纱及螺旋缠绕于阻燃纱外部的导电丝构成。进一步地,所述阻燃纱由阻燃纤维构成或者由阻燃纤维与非阻燃纤维混合构成,当由阻燃纤维与非阻燃纤维混合构成时,混合纤维中阻燃纤维质量≥70%,非阻燃纤维质量≤30%,且非阻燃纤维均匀分布于阻燃纤维的间隙内。进一步地,所述非阻燃纤维为涤纶纤维、锦纶纤维、棉纤维和毛纤维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地,在含有导电线的一层面料本体中,经线中每隔0.2cm-1cm设有一条带有导电线。进一步地,在含有导电线的一层面料本体中,纬线中每隔0.2cm-1cm设有一条带有导电线。进一步地,所述经线和纬线的细度均为20s-100s。进一步地,所述面料本体的面密度为50-500g/m2。进一步地,表层面料本体上相邻点状或十字状图案沿经向或纬向间距均为0.1cm-1cm。进一步地,所述经线和纬线中均设有弹性纤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本技术的面料,导电线在表层面料本体上呈点状或十字状布局,在保证抗静电性能的前提下,不易被钩挂,耐磨损,从而提高面料或服装的抗静电耐久性;2、织物表面无明显条纹,面料美观;3、由于为多层结构,每层面料的纱线间距大,透气及透湿性更好,穿着舒适性高。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多层机织阻燃抗静电面料结构设计巧妙,在面料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多层机织阻燃抗静电面料的结构展开图;图2为导电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表层面料本体的俯视图。其中,1、经线;2、纬线;3、导电线;4、阻燃纱;5、导电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层机织阻燃抗静电面料,由多层面料本体构成,每层面料本体均由经线1及纬线2交织而成,表层面料本体的经线1及纬线2均为阻燃纱,其余层的面料本体中至少有一层中含有导电线3,该层的经线1、纬线2均由导电线3、阻燃纱4间隔排列组成,该层的导电线3上穿至表层面料本体后再下穿至该层,使导电线3在表层面料本体上呈点状或十字状布局,并且完成了该层至表层面料本体的连接,其余相邻层通过阻燃纱4的穿插完成层间连接,从而形成多层面料本体。其中,导电线3由阻燃纱4及螺旋缠绕于阻燃纱4外部的导电丝5构成;阻燃纱4的具体结构为:阻燃纱4由阻燃纤维或者阻燃纤维与非阻燃纤维混合构成,其中,混合纤维中阻燃纤维质量≥70%,非阻燃纤维质量≤30%,非阻燃纤维均匀分布于阻燃纤维的间隙内;非阻燃纤维为涤纶纤维、锦纶纤维、棉纤维、毛纤维中的任意一种;导电线3在经线中的排布:含有导电线3的一层面料本体中,经线1中每隔0.2cm-1cm设有一条带有导电线3,从而满足行业标准对抗静电性能的要求;导电线3在纬线中的排布:所述含有导电线3的一层面料本体中,纬线2中每隔0.2cm-1cm设有一条带有导电线3,从而满足行业标准对抗静电性能的要求;为了提高舒适性,达到穿着用面料要求,经线1、纬线2的细度为20s-100s;为了满足不同穿着环境,不同气温气候条件下使用,面料本体的面密度为50-500g/m2,为了确保抗静电测试的接触效果,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抗静电性能,表层面料本体上相邻点状或十字状图案沿经向或纬向间距为0.1cm-1cm;为了使面料具有弹性,经线1、纬线2中设有弹性纤维,有弹性的方向中所有纱线均具有弹性,且弹性纤维以包芯或者包覆的形式在纱线的芯部,外层是其他纤维,其他纤维即阻燃纤维或者阻燃纤维与非阻燃纤维混合纤维。本技术的多层机织阻燃抗静电面料结构设计巧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面料,导电线3在表层面料本体上呈点状或十字状布局,在保证抗静电性能的前提下,不易被钩挂,耐磨损,从而提高面料或服装的抗静电耐久性;2、织物表面无明显条纹,面料美观;3、由于为多层结构,每层面料的纱线间距大,透气及透湿性更好,穿着舒适性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机织阻燃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层面料本体构成,每层面料本体均由经线(1)及纬线(2)交织而成,表层面料本体的经线(1)及纬线(2)均为阻燃纱,其余层的面料本体中至少有一层中含有导电线(3),该层的经线(1)和纬线(2)均由导电线(3)和阻燃纱(4)间隔排列组成,且该层的导电线(3)上穿至表层面料本体,使导电线(3)在表层面料本体上呈点状或十字状布局,并且形成该层至表层面料本体的连接,其余相邻层通过阻燃纱(4)的穿插形成层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机织阻燃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层面料本体构成,每层面料本体均由经线(1)及纬线(2)交织而成,表层面料本体的经线(1)及纬线(2)均为阻燃纱,其余层的面料本体中至少有一层中含有导电线(3),该层的经线(1)和纬线(2)均由导电线(3)和阻燃纱(4)间隔排列组成,且该层的导电线(3)上穿至表层面料本体,使导电线(3)在表层面料本体上呈点状或十字状布局,并且形成该层至表层面料本体的连接,其余相邻层通过阻燃纱(4)的穿插形成层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机织阻燃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3)由阻燃纱(4)及螺旋缠绕于阻燃纱(4)外部的导电丝(5)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机织阻燃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在含有导电线(3)的一层面料本体中,经线(1)中每隔0.2cm-1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国良于浩然毕景中周绪波赵军盛华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