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182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9
一种多层织物,包含第一平织层,以及第二平织层。所述第一平织层包括交错地相织的多条第一经纱及多条第一纬纱。所述第二平织层连接于所述第一平织层且与所述第一平织层共同夹置界定多个内层空间,所述第二平织层包括交错地相织的多条第二经纱及多条第二纬纱,所述第二平织层的外侧面形成有朝远离所述第一平织层的方向朝外突出的多个纱线圈。借此,所述多层织物在平织织物的基础下同时具有刷毛结构,进而兼顾坚固性及保暖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层织物
本技术涉及一种织物,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层织物。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平织织物在结构上较针织织物更为坚固,然而,一般来说平织织物相较于针织织物而言较难呈现刷毛的效果以增加其保暖性。因此,如何使平织织物同时具有其本身的坚固性与刷毛结构的保暖性便成为一门值得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改善先前技术中的问题的多层织物。本技术的多层织物包含第一平织层,以及第二平织层。所述第一平织层包括交错地相织的多条第一经纱及多条第一纬纱。所述第二平织层连接于所述第一平织层且与所述第一平织层共同夹置界定多个内层空间,所述第二平织层包括交错地相织的多条第二经纱及多条第二纬纱,所述第二平织层的外侧面形成有朝远离所述第一平织层的方向朝外突出的多个纱线圈。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一平织层形成朝远离所述第二平织层的方向朝外突出的多个浮凸部,所述内层空间由所述第一平织层的浮凸部与所述第二平织层共同界定。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还包含内夹层,所述内夹层被所述第一平织层与所述第二平织层共同夹置且至少局部容置于所述内层空间,所述内夹层包括并排地延伸的多条纱线。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二平织层的第二经纱与第二纬纱界定出多个通孔,所述内夹层的纱线中至少部分自所述通孔朝远离所述第一平织层的方向朝外穿出所述第二平织层,以于所述第二平织层的外侧面形成朝外突出的所述纱线圈。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纱线圈与所述内夹层的纱线的捻度较所述第一经纱、所述第一纬纱、所述第二经纱与所述第二纬纱低。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一经纱与所述第二经纱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纬纱、所述第二纬纱与所述内夹层的纱线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一平织层与所述内夹层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呈相对应的波浪状。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内夹层的纱线中一部分自所述通孔朝远离所述第一平织层的方向朝外穿出所述第二平织层,而所述纱线中另一部分并未自所述通孔朝远离所述第一平织层的方向朝外穿出所述第二平织层,形成所述纱线圈的所述纱线包含与所述第二平织层相互交织的未形成所述纱线圈的部分。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一经纱、所述第一纬纱、所述第二经纱与所述第二纬纱之中至少部分为弹性纱线。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一经纱与所述第二经纱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纬纱、所述第二纬纱与所述内夹层的纱线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内夹层是通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排列的多条第一固定纱覆盖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平织层。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一固定纱为所述第一平织层的第一经纱中的其中多者。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一经纱与所述第二经纱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纬纱、所述第二纬纱与所述内夹层的纱线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平织层是通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多条第二固定纱连接于所述第一平织层,以与所述第一平织层共同夹置所述内夹层。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二固定纱为所述第二平织层的第二纬纱中的其中多者。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纱线圈至少部分被破坏以形成多条纱线段。本技术多层织物中夹置于所述第一平织层与所述第二平织层之间的所述内层空间,以及朝外突出地形成于所述第二平织层并可被破坏为纱线段的所述纱线圈,能作为双重气室以有效地保留空气,借此形成两层暖空气层以阻绝冷空气直接接触人体,以达到保暖的作用。并且,通过所述第一平织层还能保护形成有所述纱线圈的所述纱线,避免所述纱线因受外力拉扯而被破坏,以使所述多层织物在平织织物的基础下同时具有刷毛结构,进而兼顾坚固性及保暖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图1是本技术多层织物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所述实施例的一第一平织层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以图2为基础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图4是所述实施例的一内夹层覆盖于所述第一平织层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所述实施例的一第二平织层与所述第一平织层共同夹置所述内夹层的立体示意图,图中所述实施例的多个纱线圈还未被破坏;图6是以图5为基础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图7是图5以另一视角观看的立体示意图;以及图8是本技术多层织物的一变化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被详细描述之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参阅图1,本技术多层织物100的一实施例,包含一第一平织层1、一内夹层2,以及一第二平织层3。参阅图1至图3,所述第一平织层1包括交错地相织的多条第一经纱11及多条第一纬纱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经纱11沿第一方向D1延伸,所述第一纬纱12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D1的第二方向D2延伸。另外,所述第一经纱11与所述第一纬纱12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并无跳线交织,但是在其他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一经纱11与所述第一纬纱12也可以是跳线地交织,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参阅图1及图4,所述内夹层2覆盖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平织层1,所述内夹层2包括并排地延伸的多条纱线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纱线21位于所述第一平织层1与所述第二平织层3之间的部分沿所述第二方向D2延伸,但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态样中,所述纱线21也可沿所述第一方向D1延伸,或是沿所述第一方向D1与所述第二方向D2以外的其他方向延伸,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制。此外,所述内夹层2举例来说是通过沿所述第一方向D1延伸且沿所述第二方向D2间隔排列的多条第一固定纱4覆盖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平织层1。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固定纱4举例来说是在第一平织层1织造成型后才编织于所述第一平织层1与所述内夹层2,但是在其他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一固定纱4也可以为所述第一平织层1的第一经纱11中的其中多者。另外,在其他的变化实施例中,所述内夹层2也可以是通过沿其他方向延伸的固定纱线(图未示)固定于所述第一平织层1,或是通过所述第一平织层1本身的其他结构固定于所述第一平织层1,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制。参阅图1、图5至图7,所述第二平织层3覆盖于所述内夹层2且与所述第一平织层1共同夹置所述内夹层2,并且,所述第二平织层3与所述第一平织层1共同夹置界定多个内层空间S,所述内夹层2局部地容置于所述内层空间S,详细来说,所述第一平织层1形成有朝远离所述第二平织层3的方向朝外突出的多个浮凸部13(见图7),所述内层空间S由所述第一平织层1的浮凸部13与所述第二平织层3共同界定。所述第二平织层3包括交错地相织的多条第二经纱31及多条第二纬纱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经纱31沿所述第一方向D1延伸,所述第二纬纱32是所述第二方向D2延伸。所述第二经纱31与所述第二纬纱32界定出多个通孔33,所述内夹层2的纱线21中至少部分自所述通孔33朝远离所述第一平织层1的方向朝外穿出所述第二平织层3,以于所述第二平织层3的外侧面形成朝外突出的多个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织物包含:/n第一平织层,包括交错地相织的多条第一经纱及多条第一纬纱;以及/n第二平织层,连接于所述第一平织层且与所述第一平织层共同夹置界定多个内层空间,所述第二平织层包括交错地相织的多条第二经纱及多条第二纬纱,所述第二平织层的外侧面形成有朝远离所述第一平织层的方向朝外突出的多个纱线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织物包含:
第一平织层,包括交错地相织的多条第一经纱及多条第一纬纱;以及
第二平织层,连接于所述第一平织层且与所述第一平织层共同夹置界定多个内层空间,所述第二平织层包括交错地相织的多条第二经纱及多条第二纬纱,所述第二平织层的外侧面形成有朝远离所述第一平织层的方向朝外突出的多个纱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织层形成朝远离所述第二平织层的方向朝外突出的多个浮凸部,所述内层空间由所述第一平织层的浮凸部与所述第二平织层共同界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织物,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内夹层,所述内夹层被所述第一平织层与所述第二平织层共同夹置且至少局部容置于所述内层空间,所述内夹层包括并排地延伸的多条纱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织层的第二经纱与第二纬纱界定出多个通孔,所述内夹层的纱线中至少部分自所述通孔朝远离所述第一平织层的方向朝外穿出所述第二平织层,以于所述第二平织层的外侧面形成朝外突出的所述纱线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圈与所述内夹层的纱线的捻度较所述第一经纱、所述第一纬纱、所述第二经纱与所述第二纬纱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经纱与所述第二经纱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纬纱、所述第二纬纱与所述内夹层的纱线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织层与所述内夹层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呈相对应的波浪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舟谢祚政吕俊明陈纪玲
申请(专利权)人:伟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