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燃制衣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849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纱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防燃制衣线,包括线芯和防护套,所述线芯位于所述防护套的内部,所述防护套的外部缠绕有牛奶纤维,所述线芯包括第一编织线、第二编织线和氨纶;通过在线芯的外部设有防护套,在防燃层的作用下,提高了本装置的阻燃性能,防燃层可为聚酰亚胺纤维,在第一编织线、第二编织线与氨纶的相互作用下,提高了线芯的连接强度,同时氨纶的设置,使得线芯可具有一定弹性,通过防燃层的外侧设有卡槽和抵紧块,通过卡槽对牛奶纤维进行卡合限位,接着通过抵紧块对缠绕的牛奶纤维进行抵紧,从而从而牛奶纤维可紧密的贴合在防护套的外侧,有效防止牛奶纤维发生偏移与错位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燃制衣线
本技术属于纱线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防燃制衣线。
技术介绍
纺织纤维,经过加工织造而成的产品称之为纺织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纺织品为易燃品,每年由纺织品引起的火灾约占火灾总数的一半以上。能源、冶金、交通、化工、石油、航天、航空及特种兵种的工作服对抗阻燃、强度等性能的要求在日益提高,现有的制衣线阻燃性较低,通过制衣线在制成防护服等防护用品时,已不能满足多种高性能的需求。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防燃制衣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燃制衣线,具有防燃效果好,以及高紧密,纱线不易松散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燃制衣线,包括线芯和防护套,所述线芯位于所述防护套的内部,所述防护套的外部缠绕有牛奶纤维,所述线芯包括第一编织线、第二编织线和氨纶,所述第一编织线、所述第二编织线和所述氨纶相互螺旋交捻,所述第一编织线、所述第二编织线与所述氨纶的中心处设有加强线,所述防护套包括粘黏层和防燃层,所述粘黏层粘接固定在所述防燃层的内部,所述防燃层的外部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牛奶纤维相适配的卡槽,所述牛奶纤维可卡合固定在所述卡槽的内部,且所述防燃层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抵紧块。优选的,所述粘黏层远离所述防护套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编织线、所述第二编织线、所述氨纶粘接固定。优选的,所述抵紧块等间距分布在所述粘黏层的外部,且所述抵紧块为橡胶材质。优选的,所述抵紧块为螺旋分布,且所述抵紧块为弧形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编织线、所述第二编织线和所述氨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强线,所述加强线为尼龙材质。优选的,所述卡槽螺旋分布在所述粘黏层的外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线芯的外部设有防护套,在防燃层的作用下,提高了本装置的阻燃性能,防燃层可为聚酰亚胺纤维,在第一编织线、第二编织线与氨纶的相互作用下,提高了线芯的连接强度,同时氨纶的设置,使得线芯可具有一定弹性,以及可通过粘黏层对第一编织线、第二编织线与氨纶进行粘接固定,当第一编织线、第二编织线与氨纶其中一个发生断裂时,可通过粘黏层保持线芯整体的连接,使得线芯仍然可继续使用,并且通过防燃层的外侧设有卡槽和抵紧块,通过卡槽对牛奶纤维进行卡合限位,接着通过抵紧块对缠绕的牛奶纤维进行抵紧,从而从而牛奶纤维可紧密的贴合在防护套的外侧,有效防止牛奶纤维发生偏移与错位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防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防燃层与牛奶纤维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线芯;11、第一编织线;12、第二编织线;13、氨纶;14、加强线;2、防护套;21、粘黏层;22、防燃层;23、卡槽;24、抵紧块;3、牛奶纤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燃制衣线,包括线芯1和防护套2,线芯1位于防护套2的内部,防护套2的外部缠绕有牛奶纤维3,线芯1包括第一编织线11、第二编织线12和氨纶13,第一编织线11、第二编织线12和氨纶13相互螺旋交捻,第一编织线11、第二编织线12与氨纶13的中心处设有加强线14,防护套2包括粘黏层21和防燃层22,粘黏层21粘接固定在防燃层22的内部,防燃层22的外部开设有若干个与牛奶纤维3相适配的卡槽23,牛奶纤维3可卡合固定在卡槽23的内部,且防燃层22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抵紧块24。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在线芯1的外部设有防护套2,在防燃层22的作用下,提高了本装置的阻燃性能,防燃层22可为聚酰亚胺纤维,聚酰亚胺纤维具有耐高温阻燃性能,在第一编织线11、第二编织线12与氨纶13的相互作用下,提高了线芯1的连接强度,同时氨纶13的设置,使得线芯1可具有一定弹性,以及可通过粘黏层21对第一编织线11、第二编织线12与氨纶13进行粘接固定,当第一编织线11、第二编织线12与氨纶13其中一个发生断裂时,可通过粘黏层21保持线芯1整体的连接,使得线芯1仍然可继续使用,并且通过防燃层22的外侧设有卡槽23和抵紧块24,通过卡槽23对牛奶纤维3进行卡合限位,接着通过抵紧块24对缠绕的牛奶纤维3进行抵紧,从而从而牛奶纤维3可紧密的贴合在防护套2的外侧,有效防止牛奶纤维3发生偏移与错位的情况发生,第一编织线11、第二编织线12为亚麻材质,亚麻具有吸湿性好,放湿也快,不易产生静电热传导大,迅速散热,穿着凉爽,出汗后不贴身,较耐水洗,耐热性好。在图1中:线芯1位于防护套2的内部,防护套2的外部缠绕有牛奶纤维3,线芯1包括第一编织线11、第二编织线12和氨纶13,第一编织线11、第二编织线12和氨纶13相互螺旋交捻,第一编织线11、第二编织线12与氨纶13的中心处设有加强线14,防护套2包括粘黏层21和防燃层22,粘黏层21粘接固定在防燃层22的内部,在防燃层22的作用下,提高了本装置的阻燃性能,防燃层22可为聚酰亚胺纤维,聚酰亚胺纤维具有耐高温阻燃性能,从而提高了本装置整体的阻燃性能,以及第一编织线11、第二编织线12与氨纶13之间设有粘黏层21,可通过粘黏层21对第一编织线11、第二编织线12与氨纶13进行粘接固定,当第一编织线11、第二编织线12与氨纶13其中一个发生断裂时,可通过粘黏层21保持线芯1整体的连接,使得线芯1仍然可继续使用。在图2中:粘黏层21远离防护套2的一侧与第一编织线11、第二编织线12、氨纶13粘接固定,第一编织线11、第二编织线12和氨纶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强线14,加强线14为尼龙材质,加强线14与第一编织线11、第二编织线12的相互配合下,可增强线芯1的连接强度,使得线芯1不易断裂,同时氨纶13的设置,使得线芯1可具有一定弹性。在图3-4中:防燃层22的外部开设有若干个与牛奶纤维3相适配的卡槽23,牛奶纤维3可卡合固定在卡槽23的内部,且防燃层22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抵紧块24,抵紧块24等间距分布在粘黏层21的外部,且抵紧块24为橡胶材质,卡槽23螺旋分布在粘黏层21的外部,抵紧块24为螺旋分布,且抵紧块24为弧形结构,通过防燃层22的外侧设有卡槽23和抵紧块24,通过卡槽23对牛奶纤维3在防燃层22外侧的位置进行纤维,使得牛奶纤维3卡合固定在防燃层22的外部,接着通过抵紧块24对缠绕的牛奶纤维3进行抵紧,从而从而牛奶纤维3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燃制衣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芯(1)和防护套(2),所述线芯(1)位于所述防护套(2)的内部,所述防护套(2)的外部缠绕有牛奶纤维(3),所述线芯(1)包括第一编织线(11)、第二编织线(12)和氨纶(13),所述第一编织线(11)、所述第二编织线(12)和所述氨纶(13)相互螺旋交捻,所述第一编织线(11)、所述第二编织线(12)与所述氨纶(13)的中心处设有加强线(14),所述防护套(2)包括粘黏层(21)和防燃层(22),所述粘黏层(21)粘接固定在所述防燃层(22)的内部,所述防燃层(22)的外部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牛奶纤维(3)相适配的卡槽(23),所述牛奶纤维(3)可卡合固定在所述卡槽(23)的内部,且所述防燃层(22)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抵紧块(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燃制衣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芯(1)和防护套(2),所述线芯(1)位于所述防护套(2)的内部,所述防护套(2)的外部缠绕有牛奶纤维(3),所述线芯(1)包括第一编织线(11)、第二编织线(12)和氨纶(13),所述第一编织线(11)、所述第二编织线(12)和所述氨纶(13)相互螺旋交捻,所述第一编织线(11)、所述第二编织线(12)与所述氨纶(13)的中心处设有加强线(14),所述防护套(2)包括粘黏层(21)和防燃层(22),所述粘黏层(21)粘接固定在所述防燃层(22)的内部,所述防燃层(22)的外部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牛奶纤维(3)相适配的卡槽(23),所述牛奶纤维(3)可卡合固定在所述卡槽(23)的内部,且所述防燃层(22)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抵紧块(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燃制衣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昌贵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惠谭服饰辅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