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涂料涂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766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涂层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噪涂料涂层,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环氧树脂层、连接层、阻尼层、聚氨酯丙烯酸酯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降噪涂料涂层降噪性能优异,适用于电子产品等金属,同时,耐磨性和附着力性能优异,延长了降噪涂料涂层的使用寿命,增加了该降噪涂料涂层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噪涂料涂层
本技术涉及涂层领域,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降噪涂料涂层。
技术介绍
自带电机类的电子设备,在调试与使用过程中,会通过传动系统产生较大的振动及噪音现象,影响设备的可靠性及用户使用的舒适度。噪音的来源主要是空载电机运转噪音、齿轮啮合噪音以及噪音腔体共鸣。电子设备中的电机发出的振动传到壳体后,会引起壳体的振动并发出噪音,导致壳体材料成为噪音的二次振源,使周围空间产生“噪音污染”。使用阻尼减震涂料能够降低其噪音污染,然而,目前的涂料涂层的附着力、降噪效果、防水防腐、使用寿命等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降噪涂料涂层,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环氧树脂层1、连接层2、阻尼层3、聚氨酯丙烯酸酯层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环氧树脂层1的厚度为20~30μ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环氧树脂层1的材料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或双酚F型环氧树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环氧树脂层1的材料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层2的材料选自丙烯酸树脂LR-7518、丙烯酸树脂LR-7524、丙烯酸树脂LR-7568、丙烯酸树脂LR-7506中任一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层2的材料为丙烯酸树脂LR-756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层2的厚度为5~10μ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阻尼层3的厚度为1~2m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层4的材料选自LE-6706、LM601、AgiSynTM242中任一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层4的厚度为0.05~0.15m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降噪涂料涂层降噪性能优异,适用于电子产品等金属,同时,耐磨性和附着力性能优异,延长了降噪涂料涂层的使用寿命,增加了该降噪涂料涂层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降噪涂料涂层的结构示意图;1-环氧树脂层;2-连接层;3-阻尼层;4-聚氨酯丙烯酸酯层具体实施方式除非另有说明、从上下文暗示或属于现有技术的惯例,否则本申请中所有的份数和百分比都基于重量,且所用的测试和表征方法都是与本申请的提交日期同步的。如果现有技术中披露的具体术语的定义与本申请中提供的任何定义不一致,则以本申请中提供的术语定义为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描述,并非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本技术中的词语“优选的”、“优选地”、“更优选的”等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可提供某些有益效果的本技术实施方案。然而,在相同的情况下或其他情况下,其他实施方案也可能是优选的。此外,对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的表述并不暗示其他实施方案不可用,也并非旨在将其他实施方案排除在本技术的范围之外。本技术中未提及的组分的来源均为市售。本技术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降噪涂料涂层,如图1,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环氧树脂层1、连接层2、阻尼层3、聚氨酯丙烯酸酯层4。环氧树脂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环氧树脂层是由基底上涂刷环氧树脂涂液,固化形成环氧树脂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环氧树脂层1的厚度为20~30μm。优选地,所述环氧树脂层1的厚度为25μm。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环氧树脂层1的材料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或双酚F型环氧树脂。优选地,所述环氧树脂层1的材料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连接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层是由环氧树脂层上涂刷连接层涂液,固化形成连接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层2的材料选自丙烯酸树脂LR-7518、丙烯酸树脂LR-7524、丙烯酸树脂LR-7568、丙烯酸树脂LR-7506中任一种。优选地,所述连接层2的材料为丙烯酸树脂LR-756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层2的厚度为5~10μm。优选地,所述连接层2的厚度为8μm。阻尼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阻尼层是由连接层上涂刷阻尼层涂液,固化形成阻尼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阻尼层3的厚度为1~2mm。优选地,所述阻尼层的厚度为1.5mm。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阻尼层3的材料选自MDC-RW、MDC-F、MDC-A中任一种。优选地,所述阻尼层3的材料为MDC-RW,购自东莞市讯杰通新材料有限公司。聚氨酯丙烯酸酯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层是由阻尼层上涂刷聚氨酯丙烯酸酯涂液,固化形成聚氨酯丙烯酸酯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层4的材料选自LE-6706、LM601、AgiSynTM242中任一种。优选地,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层4的材料为LM60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层4的厚度为0.05~0.15mm。优选地,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层4的厚度为0.12mm。本申请人意外地发现,在环氧树脂层和阻尼层添加一层连接层,且当连接层的材料为丙烯酸树脂LR-7568,且连接层的厚度为5~10μm时,能够显著提高降噪涂料涂层的附着力,申请人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丙烯酸树脂LR-7568提高了涂层的柔性和弹性,能够使得阻尼层充分渗透至连接层中,提高附着力。此外本申请人意外地发现,在添加聚氨酯丙烯酸酯层时,可以进一步提高降噪涂料涂层的使用寿命,且当聚氨酯丙烯酸酯层的材料为LM601时,附着力和降噪效果性能优异,申请人认为可能的原因是LM601中的长链能够充分与阻尼层相结合,粘附效果较好。本技术降噪涂料涂层的制备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作常规选择。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技术的内容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实施例1本技术的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降噪涂料涂层,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环氧树脂层1、连接层2、阻尼层3、聚氨酯丙烯酸酯层4。所述环氧树脂层1的厚度为20μm;所述环氧树脂层1的材料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所述连接层2的材料为丙烯酸树脂LR-7568;所述连接层2的厚度为5μm;所述阻尼层3的厚度为1mm;所述阻尼层3的材料为MDC-RW;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层4的材料为LM601;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层4的厚度为0.05mm。实施例2本技术的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降噪涂料涂层,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环氧树脂层1、连接层2、阻尼层3、聚氨酯丙烯酸酯层4。...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噪涂料涂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环氧树脂层(1)、连接层(2)、阻尼层(3)、聚氨酯丙烯酸酯层(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噪涂料涂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环氧树脂层(1)、连接层(2)、阻尼层(3)、聚氨酯丙烯酸酯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降噪涂料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层(1)的厚度为20~30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降噪涂料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层(1)的材料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或双酚F型环氧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降噪涂料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层(1)的材料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降噪涂料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2)的材料选自丙烯酸树脂LR-7518、丙烯酸树脂LR-7524、丙烯酸树脂LR-756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风广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广树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