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底部开放的碳酸盐岩储层动态分析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底部开放的碳酸盐岩储层动态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碳酸盐岩油藏在世界已发现油藏中占据重要位置,全世界256个大型油田中,碳酸盐岩油田115个,占45%,已发现的碳酸盐岩油藏储量和产量占世界总量的50%、65%,在油田开发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国外碳酸盐岩油藏主要分布在中东和美洲地区。国内塔河油田的发现是碳酸盐岩油藏新的重大突破,揭开了我国碳酸盐岩油藏勘探开发新阶段。塔河油田的主体为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主要储层类型为缝洞型储层,是多期岩溶改造作用的结果,储集空间主要有溶洞、孔洞、裂缝等,由这些特征明显不同的储集空间组合形成溶洞型、裂缝-孔洞型、裂缝型以及洞穴型储集体,其在三维空间分布的边界形态极不规则;储集空间分布不连续,孔隙度变化巨大、规律性差,非均质性非常严重。洞穴型储层储集空间为大型洞穴和裂缝,洞穴(包括大洞、巨洞)储集空间巨大,加之裂缝对沟通洞穴和改善渗流性能的作用,形成了储集空间巨大、储渗能力极好的有利储层类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底部开放的碳酸盐岩储层动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步骤1,建立底部开放的碳酸盐岩储层试井数学模型;所述底部开放的碳酸盐岩储层包括n个溶洞,在垂向上无限深处的地层仍能向溶洞提供流体;n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当n>1时,溶洞之间通过裂缝区连接;/n步骤2,对所述底部开放的碳酸盐岩储层试井数学模型进行无量纲化,并求解得到n+1个裂缝区内的压力;/n步骤3,根据所述第一个裂缝区内的压力获得无量纲井底压力;/n步骤4,对所述无量纲井底压力进行反演得到真实空间下的井底压力解;/n步骤5,根据所述真实空间下的井底压力解绘制压力曲线和压力导数曲线的双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底部开放的碳酸盐岩储层动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建立底部开放的碳酸盐岩储层试井数学模型;所述底部开放的碳酸盐岩储层包括n个溶洞,在垂向上无限深处的地层仍能向溶洞提供流体;n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当n>1时,溶洞之间通过裂缝区连接;
步骤2,对所述底部开放的碳酸盐岩储层试井数学模型进行无量纲化,并求解得到n+1个裂缝区内的压力;
步骤3,根据所述第一个裂缝区内的压力获得无量纲井底压力;
步骤4,对所述无量纲井底压力进行反演得到真实空间下的井底压力解;
步骤5,根据所述真实空间下的井底压力解绘制压力曲线和压力导数曲线的双对数曲线;
步骤6,利用所述压力曲线和压力导数曲线的双对数曲线进行动态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底部开放的碳酸盐岩储层动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n+1个所述裂缝区均为高渗条带,裂缝区是溶洞与井筒之间、溶洞与溶洞之间、地层与溶洞之间的唯一流动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底部开放的碳酸盐岩储层动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建立的底部开放的多溶洞碳酸盐岩储层试井数学模型如下:
p(z,t=0)=pi(2)
p(z→∞,t)=pi(3)
其中,p为压力,Pa;
pi为第i个裂缝区中的压力,i=1,2,...,n+1,Pa;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个裂缝区、第二个裂缝区……、第n+1裂缝区;
z为垂向坐标位置,z轴为以井筒的底端面圆心为原点向下建立的一维坐标轴;
ρ为流体密度,kg/m3;
g为重力加速度,m/s2;
cf为流体压缩系数,1/Pa;
φ为孔隙度,无量纲;
μ为流体粘度,Pa·s;
Ct为综合压缩系数,1/Pa;
k为渗透率,md;
t为时间,s;
pi为原始地层压力,Pa;
H2n-1为第n个溶洞的上边界距离原点的位置,m;
h2n为第n个溶洞的下边界距离原点的位置;
pvn为第n个溶洞中的压力,Pa;
rf为溶洞的半径,m;
Cvn为第n个溶洞的储集系数,m3/Pa;
q为日产量,m3/s;
B为流体体积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底部开放的碳酸盐岩储层动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对所述底部开放的多溶洞碳酸盐岩储层试井数学模型进行无量纲化的操作包括:
利用下面的无量纲参数对公式(1)到(6)进行无量纲化得到无量纲化后的模型:
无量纲压力pD:
无量纲时间tD:
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伟,李冬梅,张同义,徐燕东,艾爽,宋海,杜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