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藻水分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712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体化藻水分离设备,该设备由前至后依次设有相连通的絮凝区、接触区一、分离区一、接触区二、分离区二;所述絮凝区的前端连接进水管,絮凝区内设有可投加絮凝药剂的加药管一;所述接触区一内设置溶气释放器一;所述分离区一的上部设有可将絮凝体刮入排渣管的刮渣装置一,分离区一的下部设有集水管一,通过集水管一将气浮分离的出水汇集进入接触区二;所述接触区二内设置溶气释放器二及加药管二;所述分离区二的上部设有可将絮凝体刮入排渣管的刮渣装置二,分离区二的下部设有集水管二,集水管二的外端连接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体化藻水分离设备能有效解决蓝藻水华的问题,且处理效率高,出水质量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藻水分离设备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设备
,具体是一体化藻水分离设备。
技术介绍
蓝藻水华多发生在6-9月,藻体漂浮与水面形成翠绿色的水体或薄层,严重破坏水体景观,并散发恶臭气味。蓝藻大量繁殖并消耗水中溶解氧,导致其他水生动植物死亡,降低水体生物多样性,同时产生藻毒素,直接威胁人类及其他动物的生存。最常见的治理措施是组织大范围人工打捞,人们驾驶打捞船在湖面打捞起大量蓝藻集中堆放,但是这种方法只能解决一时问题,而且人工打捞的藻浆大部分是水分,并不能进行有效分离,同时集中堆放的藻浆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蓝藻死亡腐败后继而会污染环境和地下水。藻浆一般含固率0.1-1.5%之间,外观呈稠厚粘滑的液体,采用一般的过滤或者絮凝分离已经很难处理,固液分离困难,处理效率低下。因此,需要研发一种高效安全、能够有效控制蓝藻水华的藻水分离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体化藻水分离设备,能有效解决蓝藻水华的问题,且处理效率高,出水质量好。本技术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r>本技术一体化藻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化藻水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由前至后依次相连通的絮凝区(2)、接触区一(6)、分离区一(7)、接触区二(10)、分离区二(14);所述絮凝区(2)的前端连接进水管(1),絮凝区(2)内设有可投加絮凝药剂的加药管一(3);所述接触区一(6)内设置溶气释放器一(4);所述分离区一(7)的上部设有可将絮凝体刮入排渣管(16)的刮渣装置一(9),分离区一(7)的下部设有集水管一(8),通过集水管一(8)将气浮分离的出水汇集进入接触区二(10);所述接触区二(10)内设置溶气释放器二(11)及加药管二(12);所述分离区二(14)的上部设有可将絮凝体刮入排渣管(16)的刮渣装置二(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藻水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由前至后依次相连通的絮凝区(2)、接触区一(6)、分离区一(7)、接触区二(10)、分离区二(14);所述絮凝区(2)的前端连接进水管(1),絮凝区(2)内设有可投加絮凝药剂的加药管一(3);所述接触区一(6)内设置溶气释放器一(4);所述分离区一(7)的上部设有可将絮凝体刮入排渣管(16)的刮渣装置一(9),分离区一(7)的下部设有集水管一(8),通过集水管一(8)将气浮分离的出水汇集进入接触区二(10);所述接触区二(10)内设置溶气释放器二(11)及加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立海陈永利方圆成刚潘瑞王靖文洪雷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