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典型新能源出力及外送曲线模式快速识别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速识别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典型新能源出力及外送曲线模式快速识别方法,属于电气工程
技术介绍
针对电力外送性电网,外送曲线往往呈现于负荷曲线相似的特征,由于电力用户用电在年、月、日内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可基于历史数据分析功率外送曲线的规律,从而结合典型外送曲线与新能源特性的匹配度,合理安排中长期的调度计划和运行方案。因此利用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法从大量的历史数据中辨识出典型的外送曲线,现如今对用户对大量的用户负荷时序数据进行描述分析和分类控制时,亦采用类似方式。而针对负荷曲线在前期处理时大多数都利用的是负荷的聚类分析,聚类方法有模糊聚类、C-均值法、系统聚类、K-均值法、K-means聚类、基于人工神经网格和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等。近年来,逐步深入的进行数据挖掘研究,涌现了许多新的聚类分析法,如采用Ward法和利用最大最小距离作为度量进行聚类。针对这些负荷聚类方法算法复杂、计算量大、要求预先设定聚类初值等缺陷。由于制定运行方案时候,相似的外送的曲线的采用的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典型新能源出力及外送曲线模式快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计算曲线集合C及ΔC中两两曲线之间的距离,下式计算聚类时候采用的距离:/nD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典型新能源出力及外送曲线模式快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计算曲线集合C及ΔC中两两曲线之间的距离,下式计算聚类时候采用的距离:
Dij=w1||Xi-Xj||P+w2||ΔXi-ΔXj||P
其中w1和w2为权重系数;
s2:选取两两之间距离最大的一条曲线及对应的变化特性曲线,即为a和Δa;
s3:将a和Δa分别归入曲线类C1和ΔC1,并记C=C-C1及ΔC=ΔC-ΔC1;
s4:在曲线集合C和ΔC中,计算各条曲线及其对应变化特性曲线的与集合C1和ΔC1距离,得到最小距离所对应的曲线b及变化特性曲线Δb,并记C′i=C1+b,ΔC′1=ΔC1+Δb;
利用式(8-7)计算E(C′1,ΔC′1):
s5:如果E(C′1,ΔC′1)>T,则算法转到(1),否则将b及Δb归入曲线类C1和ΔC1中,分别记C1=C1+b,C=C-C1;ΔC1=ΔC1+Δb;ΔC=ΔC-ΔC1;算法转(3);
s6:当C或ΔC为空集时,算法终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典型新能源出力及外送曲线模式快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曲线相似度的第一种定义如下:
将n个连续观测的数据连成的曲线记为Ci=Ci(xi1,xi2,…xin),则可以定义Ci与Cj两条曲线间的距离如下:
Dij=||Xi-Xj||P
其中Xi、Xj为曲线上的点组成的向量,Xi=[xi1xi1…xin],Xj=[xj1xj2…xjn],||g||P表示为向量的p-范数,且p≥1。
技术研发人员:赵龙,张健美,周强,关涛,江栗,刘丽娟,雷俊,高鹏飞,张彦琪,韩旭杉,王琦,甄文喜,周识远,陈柏旭,陈钊,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西南分部,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