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计算点到参数曲线距离的混合二阶迭代算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4279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计算点到参数曲线距离的混合二阶迭代算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用边界搜索法,缩小参数值的取值范围,对参数区间进行划分;步骤二、在低于设定迭代次数的条件下采用传统一阶算法,迭代次数根据相邻两次迭代的参数值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计算点到参数曲线距离的混合二阶迭代算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计算点到参数曲线距离的混合二阶迭代算法。
技术介绍
将给定点投影到参数曲线进而求得给定点到参数曲线的最小距离,获得对应点的参数值已越来越为人所重视。在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等相关领域均有广泛应用。获得给定点到参数曲线的最短距离的关键在于得到对应点的参数值。目前,已有多种算法来解决这类问题,例如:Mortenson[1],通过New-Raphon法寻根得到参数值,Limaien等[2]通过构造辅助函数求解,Hartmann[3],Hoschek[4]等人和Hu[5]等人,提出了一阶迭代算法。Ma[6]等人提出了一种在具有良好初值的前提下基于New-Raphon法的迭代算法。2005年,Hu[7]等人基于曲面/曲线的正交投影几何关系,在考虑曲率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二阶算法,Li等人[8]提出了应用于参数曲面的混合二阶算法,这种算法将一阶算法与New-Raphon法相互结合,具二阶收敛算法。2018年,Liang[9]等人将H-H-H算法与New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计算点到参数曲线距离的混合二阶迭代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采用边界搜索法,缩小参数值的取值范围,对参数区间进行划分;/n步骤二、在低于设定迭代次数的条件下采用传统一阶算法,迭代次数根据相邻两次迭代的参数值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计算点到参数曲线距离的混合二阶迭代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边界搜索法,缩小参数值的取值范围,对参数区间进行划分;
步骤二、在低于设定迭代次数的条件下采用传统一阶算法,迭代次数根据相邻两次迭代的参数值tn+1和tn判定,当|tn+1-tn|>ε时,ε是给定误差,运用二阶迭代算法进行求解;否则返回步骤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计算点到参数曲线距离的混合二阶迭代算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
假设给定点p,对应点是q,根据几何条件推导得:
<p-q,q′>=0(1)



即对对应点q泰勒展开,c是曲线在已知点的坐标,c′是曲线在已知点处的切矢,c″是曲线在已知点的二阶导矢,Δt是已知点到目标点的变化量;



<p-c,c′>-Δt·<c′,c′>+Δt·<p-c,c″>-Δt2·<c′,c″>=0(4)
<p-c,c′>-Δt·<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改云庞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