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备超声波控制多点水平提升的爬升系统
本技术专利技术涉及到超高桥墩的施工设备,确切地说是一种具备超声波控制多点水平提升的爬升系统。
技术介绍
四川省西昌市金阳县金阳河特大桥主墩,最大墩高196m位居同类型墩柱世界第一。墩柱由四肢格构柱及柱间砼肋板形成单箱单室截面,格构柱由直径钢管和外包20cm厚砼组成,格构柱间砼肋板壁厚50cm。钢管内为C80自密实补偿收缩混凝土,其余部位为C30自密实补偿收缩混凝土。墩内竖向每隔12m设置一道1m厚的横隔板,格构墩钢管分段长度与隔板间距相对应。钢管之间设平撑梁和斜撑梁,顺桥向只设平撑梁,钢管与平撑梁采用螺栓连接,与斜撑梁焊接。施工难点:一是主桥格构柱钢管的单根吊装重量大、起吊高度高;二是单根钢管高空定位与拼装作业时间长、安全风险高;三是超高、长距离泵送混凝土难度大。根据该桥的设计高度与施工难度,结合市场上目前所有的吊装与提升设备的实际情况,只有专项开发一套重型提升机,才能满足该桥施工的需要。然而,在提升过程中要实现多个提升机,能在同一水平线上同时提升,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经过我们现场技术人员多次反复研究后,在另一项技术专利技术“一种自爬式重型提升机的爬升系统”的基础上,再次专利技术了具备超声波控制多点水平提升的爬升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备超声波控制多点水平提升的爬升系统;配合一种自爬式重型提升机的爬升系统,在提升机的顶升受力件处设计了高差测量水柱及超声波传感器,由高差测量水柱来识别各个提升点水位的高低,通过超声 ...
【技术保护点】
1.具备超声波控制多点水平提升的爬升系统,包括承重梁提升架、连续式穿心千斤顶,其特征在于:爬升系统包括架体系统,在所述架体系统(1)的底端四根钢管立柱内侧设置有四组顶升受力件(6),在各组顶升受力件(6)上分别设置有高差测量水柱(8),在所述的各组高差测量水柱(8)顶部安装有超声波传感器(9),底部设置有出水孔;所述的各组超声波传感器(9)通过信号收集线与超声波收集处理器连接,所述的各组高差测量水柱(8)底部设置的出水孔通过水管将各组高差测量水柱(8)串联,在各组高差测量水柱(8)内注入适量的液体;/n在四组顶升受力件(6)上分别设置有四组连续式穿心千斤顶(7),各组连续式穿心千斤顶分别由两支组成,一支升缩油缸垂直向上,一支升缩油缸垂直向下;在所述架体系统顶端顺桥向左右两侧设置有两桁外挂式提升架(2),所述的外挂式提升架由承重横梁与两根承重竖梁组成,在外挂式提升架的承重竖梁(3)之间水平设置有承重竖梁撑缩杆(4),所述外挂式提升架的承重竖梁(3)上分别设置有两组钢绞线(5);所述的钢绞线(5)底端端头分别穿过所述的四组连续式穿心千斤顶(7)。/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备超声波控制多点水平提升的爬升系统,包括承重梁提升架、连续式穿心千斤顶,其特征在于:爬升系统包括架体系统,在所述架体系统(1)的底端四根钢管立柱内侧设置有四组顶升受力件(6),在各组顶升受力件(6)上分别设置有高差测量水柱(8),在所述的各组高差测量水柱(8)顶部安装有超声波传感器(9),底部设置有出水孔;所述的各组超声波传感器(9)通过信号收集线与超声波收集处理器连接,所述的各组高差测量水柱(8)底部设置的出水孔通过水管将各组高差测量水柱(8)串联,在各组高差测量水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锐,王宏伟,汪碧云,陈维兵,杨君,李青洋,俞坤升,梁洋,李一科,何理,罗启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