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汽车用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625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汽车用千斤顶。便携式汽车用千斤顶包括有底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连接板、顶板、螺杆和双轴电机。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底板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顶板铰接,螺杆穿过双轴电机两侧的连接板与双轴电机连接,底板上设有万向轮,顶板上设有推拉杆。用户在搬运千斤顶时,推动推拉杆,万向轮带动千斤顶整体移动,用户在使用千斤顶时,双轴电机转动,经一系列联动后顶板上升或下降,无论是搬运还是使用用户都不需要付出较多的力气。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便携式汽车用千斤顶,用户可以在不付出较多力气的情况下完成对千斤顶的搬运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汽车用千斤顶
本技术涉及汽车维修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汽车用千斤顶。
技术介绍
千斤顶是是指用刚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的小行程内顶开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千斤顶主要交通运输等部门作为车辆修理及其它起重、支撑等工作。现有技术中,传统千斤顶的重量较重,且在使用时需要用户手动按压以达到举升的目的。在搬运和使用的过程中较为费力,一些力气较小的用户使用起来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便携式汽车用千斤顶,所述便携式汽车用千斤顶的搬运和使用都较为便捷,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耗费过多的力气。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便携式汽车用千斤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万向轮;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设置有两个,且每个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底板铰接;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有两个,且每个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分别与每个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设置有两个,且每个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每个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铰接;顶板,所述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汽车用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100),所述底板(100)上设有万向轮(110);/n第一连杆(200),所述第一连杆(200)设置有两个,且每个所述第一连杆(200)的一端与所述底板(100)铰接;/n连接板(300),所述连接板(300)设置有两个,且每个所述连接板(300)的一端分别与每个所述第一连杆(200)的另一端铰接;/n第二连杆(400),所述第二连杆(400)设置有两个,且每个所述第二连杆(400)的一端分别与每个所述连接板(300)的另一端铰接;/n顶板(500),所述顶板(500)与每个所述第二连杆(400)的另一端铰接,所述顶板(500)上设有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汽车用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00),所述底板(100)上设有万向轮(110);
第一连杆(200),所述第一连杆(200)设置有两个,且每个所述第一连杆(200)的一端与所述底板(100)铰接;
连接板(300),所述连接板(300)设置有两个,且每个所述连接板(300)的一端分别与每个所述第一连杆(200)的另一端铰接;
第二连杆(400),所述第二连杆(400)设置有两个,且每个所述第二连杆(400)的一端分别与每个所述连接板(300)的另一端铰接;
顶板(500),所述顶板(500)与每个所述第二连杆(400)的另一端铰接,所述顶板(500)上设有推拉杆(520),所述推拉杆(520)的一端与所述顶板(500)的一端连接;
双轴电机(600);
螺杆(700),所述螺杆(700)设有两个,每个所述螺杆(700)分别穿过每个所述连接板(300)与所述双轴电机(60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汽车用千斤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两个第三连杆(800),每个所述第三连杆(800)的一端分别与每个所述第一连杆(200)的杆身铰接,每个所述第三连杆(800)的另一端与所述双轴电机(600)的底部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凤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