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装载工件货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416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的装载工件货架,包括货架本体、滑动装载结构、活动支撑结构和刻度线,所述滑动装载结构设置在活动支撑结构的顶侧,通过设置滑动装载结构,在取用时,可以通过拉动活动板,滑板在滑槽内滑动配合,能够将活动板拉出货架本体内,便于物品的取放,在取放后在收缩弹簧的作用下,推动滑板复位,能够更加方便,在需要承载移动时,通过松动衔接螺杆,可以将配合板滑移处活动板内部,便于物品的移动转运,通过设置活动支撑结构,可以根据物品的大小,松动定位螺杆,改变滑条在板槽内部的位置,在两侧滑条的滑动配合下,能够改变两支撑板之间的间距,能够给物品留足充裕的保存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的装载工件货架
本技术涉及货架领域,具体为一种可移动的装载工件货架。
技术介绍
货架是现代化仓库提高效率的重要工具,随着经济飞跃发展,外资企业大量涌进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带来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目前企业仓储库房所用到的货架种类越来越趋向于自动化、智能化;货架存储不仅方便快捷而且还可以提高仓库存储效率;现有的货架在使用时,只能通过人工码放,在码放过程中会影响到旁边的货物,导致货物掉落,在取放时极为不便,大大的降低货物码放的效率,转运的能力差,不便于货物的整体移动,针对以上缺点,需要设计一种可移动的装载工件货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的装载工件货架,解决了货物取放时的不便,转运的能力差,不便于货物的整体移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移动的装载工件货架,包括货架本体、滑动装载结构、活动支撑结构和刻度线,所述活动支撑结构设置在货架本体的内部,所述滑动装载结构设置在活动支撑结构的顶侧,所述货架本体的两侧侧面镌刻有刻度线;所述滑动装载结构包括活动板、滑板、滑槽、收缩弹簧、衔接螺杆、固定螺母、配合板、卡接磁条和限位板,两所述限位板并列设置,所述滑槽开设在限位板的内部,所述滑板配合卡接在滑槽的内部,所述滑板的一侧与滑槽的一侧槽壁之间设置有收缩弹簧,所述活动板设置在两所述滑板之间,所述活动板的侧边与滑板的侧面通过连接杆配合通过焊接连接,所述配合板设置在滑板的内部,所述滑板的内腔底侧壁上与配合板的底侧壁对应交错设置有卡接磁条,所述滑板的一端侧面与配合板的一端侧面上下对应固接有固定螺母,所述衔接螺杆通过螺纹配合依次贯穿上下两所述固定螺母。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支撑结构包括滑条、定位螺杆、支撑板、板槽和水平尺,所述板槽开设有货架本体的内壁两侧,所述滑条竖直设置在板槽的内部,所述支撑板设置在两所述滑条之间,所述定位螺杆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滑条的内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板通过焊接固定在支撑板的顶侧,所述支撑板的顶侧面并列设置有四组所述滑动装载结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平尺设置在支撑板的前侧,所述定位螺杆的螺杆头直径宽于板槽的槽口宽度。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的前侧与两侧所述刻度线平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滑动装载结构,在取用时,可以通过拉动活动板,滑板在滑槽内滑动配合,能够将活动板拉出货架本体内,便于物品的取放,在取放后在收缩弹簧的作用下,推动滑板复位,能够更加方便,在需要承载移动时,通过松动衔接螺杆,可以将配合板滑移处活动板内部,便于物品的移动转运,通过设置活动支撑结构,可以根据物品的大小,松动定位螺杆,改变滑条在板槽内部的位置,在两侧滑条的滑动配合下,能够改变两支撑板之间的间距,能够给物品留足充裕的保存空间。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滑动装载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滑动装载结构剖视图;图中:1、货架本体;2、滑动装载结构;3、活动支撑结构;4、刻度线;21、活动板;22、滑板;23、滑槽;24、收缩弹簧;25、衔接螺杆;26、固定螺母;27、配合板;28、卡接磁条;29、限位板;31、滑条;32、定位螺杆;33、支撑板;34、板槽;35、水平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一种可移动的装载工件货架,包括货架本体1、滑动装载结构2、活动支撑结构3和刻度线4,活动支撑结构3设置在货架本体1的内部,滑动装载结构2设置在活动支撑结构3的顶侧,货架本体1的两侧侧面镌刻有刻度线4;滑动装载结构2包括活动板21、滑板22、滑槽23、收缩弹簧24、衔接螺杆25、固定螺母26、配合板27、卡接磁条28和限位板29,两限位板29并列设置,滑槽23开设在限位板29的内部,滑板22配合卡接在滑槽23的内部,滑板22的一侧与滑槽23的一侧槽壁之间设置有收缩弹簧24,活动板21设置在两滑板22之间,活动板21的侧边与滑板22的侧面通过连接杆配合通过焊接连接,配合板27设置在滑板22的内部,滑板22的内腔底侧壁上与配合板27的底侧壁对应交错设置有卡接磁条28,滑板22的一端侧面与配合板27的一端侧面上下对应固接有固定螺母26,衔接螺杆25通过螺纹配合依次贯穿上下两固定螺母26;活动支撑结构3包括滑条31、定位螺杆32、支撑板33、板槽34和水平尺35,板槽34开设有货架本体1的内壁两侧,滑条31竖直设置在板槽34的内部,支撑板33设置在两滑条31之间,定位螺杆32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滑条31的内部;限位板29通过焊接固定在支撑板33的顶侧,支撑板33的顶侧面并列设置有四组滑动装载结构2;水平尺35设置在支撑板33的前侧,定位螺杆32的螺杆头直径宽于板槽34的槽口宽度;支撑板33的前侧与两侧刻度线4平行,能够保持支撑板33水平设置。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进行物品摆放,可以根据物品的大小,松动定位螺杆32,改变滑条31在板槽34内部的位置,在两侧滑条31的滑动配合下,能够改变两支撑板33之间的间距,能够给物品留足充裕的保存空间,在取用时,可以通过拉动活动板21,滑板22在滑槽23内滑动配合,能够将活动板21拉出货架本体1内,便于物品的取放,在取放后在收缩弹簧24的作用下,推动滑板22复位,能够更加方便,在需要承载移动时,通过松动衔接螺杆25,可以将配合板27滑移处活动板21内部,便于物品的移动转运。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的装载工件货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货架本体(1)、滑动装载结构(2)、活动支撑结构(3)和刻度线(4),所述活动支撑结构(3)设置在货架本体(1)的内部,所述滑动装载结构(2)设置在活动支撑结构(3)的顶侧,所述货架本体(1)的两侧侧面镌刻有刻度线(4);/n所述滑动装载结构(2)包括活动板(21)、滑板(22)、滑槽(23)、收缩弹簧(24)、衔接螺杆(25)、固定螺母(26)、配合板(27)、卡接磁条(28)和限位板(29),两所述限位板(29)并列设置,所述滑槽(23)开设在限位板(29)的内部,所述滑板(22)配合卡接在滑槽(23)的内部,所述滑板(22)的一侧与滑槽(23)的一侧槽壁之间设置有收缩弹簧(24),所述活动板(21)设置在两所述滑板(22)之间,所述活动板(21)的侧边与滑板(22)的侧面通过连接杆配合通过焊接连接,所述配合板(27)设置在滑板(22)的内部,所述滑板(22)的内腔底侧壁上与配合板(27)的底侧壁对应交错设置有卡接磁条(28),所述滑板(22)的一端侧面与配合板(27)的一端侧面上下对应固接有固定螺母(26),所述衔接螺杆(25)通过螺纹配合依次贯穿上下两所述固定螺母(2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的装载工件货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货架本体(1)、滑动装载结构(2)、活动支撑结构(3)和刻度线(4),所述活动支撑结构(3)设置在货架本体(1)的内部,所述滑动装载结构(2)设置在活动支撑结构(3)的顶侧,所述货架本体(1)的两侧侧面镌刻有刻度线(4);
所述滑动装载结构(2)包括活动板(21)、滑板(22)、滑槽(23)、收缩弹簧(24)、衔接螺杆(25)、固定螺母(26)、配合板(27)、卡接磁条(28)和限位板(29),两所述限位板(29)并列设置,所述滑槽(23)开设在限位板(29)的内部,所述滑板(22)配合卡接在滑槽(23)的内部,所述滑板(22)的一侧与滑槽(23)的一侧槽壁之间设置有收缩弹簧(24),所述活动板(21)设置在两所述滑板(22)之间,所述活动板(21)的侧边与滑板(22)的侧面通过连接杆配合通过焊接连接,所述配合板(27)设置在滑板(22)的内部,所述滑板(22)的内腔底侧壁上与配合板(27)的底侧壁对应交错设置有卡接磁条(28),所述滑板(22)的一端侧面与配合板(27)的一端侧面上下对应固接有固定螺母(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善宇颜广刘克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琦开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