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驱动装置、相机模组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7409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镜头驱动装置、相机模组及电子设备,该镜头驱动装置包括固定组件、载体,所述载体用于承载镜头,活动收容于所述固定组件中;所述载体与所述固定组件在至少两侧设有缓冲间隙与限位间隙,所述限位间隙小于所述缓冲间隙,所述缓冲间隙中填设有阻尼元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镜头驱动装置不局限在凸柱限位部上设阻尼元件进行缓冲吸震,而是分别设置缓冲间隙与限位间隙,可在面积较大的结构上设限位间隙进行限位,从而增加限位撞击面积,避免撞伤限位结构,而缓冲间隙中的阻尼元件仅提供吸收震动余波作用而不需要限位对撞,可以防止结构损坏及能够更快速稳定动子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镜头驱动装置、相机模组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像
,特别是涉及一种镜头驱动装置、相机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相机模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除了相机,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上都配备了相机模组,以方便人们随时随地拍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与乐趣。相机模组包括固定焦距(FF)相机模组和自动对焦(AF)相机模组,在自动对焦(AF)相机模组中,可通过镜头驱动装置(马达)驱动镜头移动,实现对焦。镜头驱动装置一般包括底座、下弹簧、载体、上弹簧、磁体、线圈和壳体,下弹簧设于底座上,载体设于底座上,用于承载镜头,且位于上弹簧和下弹簧之间,线圈通过下弹簧与镜头驱动装置下方的线路板电性连接,实现电导通。当线圈通电时,线圈在磁体磁力作用下产生驱动载体上下移动的力,从而带动安装于载体上的镜头上下移动,实现对焦。该镜头驱动装置在组装时一般是将下弹簧、载体和线圈组装成动子部分,再将动子部分组装至底座上,最后再将该组装好的部分整体与内部设有磁体和上弹簧的壳体连接。镜头驱动装置中,载体与底座是两个主要部件,分别固定镜头与线路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组件、载体,所述载体用于承载镜头,活动收容于所述固定组件中;所述载体与所述固定组件在至少两侧设有缓冲间隙与限位间隙,所述限位间隙小于所述缓冲间隙,所述缓冲间隙中填设有阻尼元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组件、载体,所述载体用于承载镜头,活动收容于所述固定组件中;所述载体与所述固定组件在至少两侧设有缓冲间隙与限位间隙,所述限位间隙小于所述缓冲间隙,所述缓冲间隙中填设有阻尼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座体以及由所述座体沿光轴方向延伸的侧壁,所述底座包括至少两个沿光轴方向延伸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朝向所述载体方向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载体设于所述底座上,对应所述凸起结构部位设置有至少两个载体凸出部,所述载体凸出部对应所述弧形凹槽,且所述载体凸出部与所述弧形凹槽槽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形成所述缓冲间隙;所述载体在设置有所述载体凸出部的一侧设有挡墙,所述挡墙与所述底座对应侧壁之间设有第二间隙形成所述限位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座、磁体及壳体,所述磁体固定于所述壳体内侧;所述底座包括至少两个沿光轴方向延伸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朝向所述载体方向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载体设于所述底座上,对应所述凸起结构部位设置有至少两个载体凸出部,所述载体凸出部对应所述弧形凹槽,且所述载体凸出部与所述弧形凹槽槽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形成所述缓冲间隙;所述载体在设置有所述载体凸出部的一侧设有挡墙,所述挡墙与所述磁体之间设有第三间隙形成所述限位间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座、壳体,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方,包括壳本体以及由所述壳本体周缘朝所述底座延伸的侧部;所述底座包括至少两个沿光轴方向延伸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朝向所述载体方向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载体设于所述底座上,对应所述凸起结构部位设置有至少两个载体凸出部,所述载体凸出部对应所述弧形凹槽,且所述载体凸出部与所述弧形凹槽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在伟周聚鹤
申请(专利权)人: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