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垃圾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740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垃圾回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前侧活动连接有活动门。通过设置拉杆、定位机构、限位杆和限位槽的配合使用,能够使使用者拉动拉杆移动,拉杆带动支撑机构移动,拉杆带动移动块移动,移动块带动限位杆移动,当限位杆移动出限位槽时,将定位机构卡入拉杆中,将垃圾回收桶放至两个定位壳之间,松开定位机构,推动拉杆,拉杆带动限位杆卡入限位槽中,解决了现有智能垃圾回收桶需要人为清理垃圾箱,垃圾箱无法在回收箱内定位,在人们投放不同种类的垃圾时,如需要较重较大的垃圾种类,容易造成垃圾箱的晃动和倾斜,且投放垃圾出现丢歪的情况,不便于使用者清理垃圾箱,该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垃圾回收装置
本技术属于垃圾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市政道路垃圾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垃圾回收装置集成了身份识别、信息屏幕、端口扫描、监控摄像、移动网络等多项功能,可以承载多重任务需求:通过监控装置,实时监控垃圾投递现场,有效识别垃圾分类的准确率,引导居民实现正确分类方式,提高管理效率;红外端口扫描,支持绿色账户卡识别,反应更加灵敏,避免了原先手机扫描时可能遇到的网络差、光线暗、对焦慢等问题。智能垃圾回收桶是现回收可利用垃圾的环保垃圾箱,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智能垃圾回收桶需要人为清理垃圾箱,垃圾箱无法在回收箱内定位,在人们投放不同种类的垃圾时,如需要较重较大的垃圾种类,容易造成垃圾箱的晃动和倾斜,且投放垃圾出现丢歪的情况,不便于使用者清理垃圾箱,增加使用者的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市政道路垃圾回收装置,具备对垃圾回收桶定位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智能垃圾回收桶需要人为清理垃圾箱,垃圾箱无法在回收箱内定位,在人们投放不同种类的垃圾时,如需要较重较大的垃圾种类,容易造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道路垃圾回收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前侧活动连接有活动门(2),所述箱体(1)内腔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壳(3),两个定位壳(3)相对的一侧之间活动连接有垃圾回收桶(4),所述定位壳(3)的顶部和底部均活动连接有移动块(5),所述定位壳(3)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移动块(5)靠近固定板(6)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机构(7),所述移动块(5)远离垃圾回收桶(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8),两个拉杆(8)相反的一侧均设置有定位机构(9),两个移动块(5)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0),所述垃圾回收桶(4)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与限位杆(10)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垃圾回收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前侧活动连接有活动门(2),所述箱体(1)内腔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壳(3),两个定位壳(3)相对的一侧之间活动连接有垃圾回收桶(4),所述定位壳(3)的顶部和底部均活动连接有移动块(5),所述定位壳(3)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移动块(5)靠近固定板(6)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机构(7),所述移动块(5)远离垃圾回收桶(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8),两个拉杆(8)相反的一侧均设置有定位机构(9),两个移动块(5)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0),所述垃圾回收桶(4)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与限位杆(10)配合使用的限位槽(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7)包括滑槽(701),所述滑槽(701)开设于固定板(6)的顶部和底部,所述滑槽(70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滑块(702),所述滑块(702)靠近移动块(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03),所述支撑杆(703)靠近移动块(5)的一侧与移动块(5)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9)包括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栋梁刘颂华
申请(专利权)人:宇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