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一种风向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风向测试装置以及结果输出装置;所述风向检测装置,用于生成多个风向电平信号,并向所述结果输出装置输出所述多个风向电平信号;所述结果输出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多个风向电平信号,并根据所述多个风向电平信号确定当前风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向检测系统
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风向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功率较大的电子产品系统来说,均需在内部设置风扇已对其电子器件进行散热处理。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偶尔会出现风扇装配反向的情况发生。此时,风向与电子产品系统设计的风扇位置相反,影响电子产品系统的可靠性。在现有风向检测方案中,主要依靠人工目检,由人体感受风向;或,使用较轻的条状物,根据条状物的飘动方向,人工目检风向。但仅依据人工目检确定风向,容易出现风向的错检或遗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风向检测系统,以解决现有风向检测方案中,仅依据人工目检确定风向,容易出现风向的错检或遗漏的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风向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风向测试装置以及结果输出装置;所述风向检测装置,用于生成多个风向电平信号,并向所述结果输出装置输出所述多个风向电平信号;所述结果输出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多个风向电平信号,并根据所述多个风向电平信号确定当前风向。因此,通过应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风向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风向测试装置以及结果输出装置;其中,风向检测装置,用于生成多个风向电平信号,并向结果输出装置输出多个风向电平信号;结果输出装置,用于接收多个风向电平信号,并根据多个风向电平信号确定当前风向。如此,以解决现有风向检测方案中,仅依据人工目检确定风向,容易出现风向的错检或遗漏的问题。实现了对风向的自动检测,检测速度快,节省人力、时间成本;同时,也提供了风向检测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向检测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向检测装置正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向检测装置右视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向检测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风向检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例。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对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向检测系统进行详细地说明。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向检测系统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风向测试装置10以及结果输出装置2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风向检测装置10,用于生成多个风向电平信号,并向结果输出装置输出多个风向电平信号;结果输出装置20,用于接收多个风向电平信号,并根据多个风向电平信号确定当前风向。如图2、图3所示,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向检测装置正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向检测装置右视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风向检测装置10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第一光电检测二极管(PD1)、第二光电检测二极管(PD2);其中,每个发光二极管的位置与每个光电检测二极管的位置平行设置,以使得每个光电检测二极管获取对称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信号。进一步地,风向检测装置10还包括:第一结构件111、第二结构件112、第一遮光片113、第二遮光片114;其中,第一结构件111的位置与第二结构件112的位置对应设置;第一遮光片113与第二遮光片114平行设置。更进一步地,第一结构件111的第一端与风向测试装置的顶面固定连接,第二结构件112的第一端与风向检测装置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一结构件111的第二端的第一侧面与第一遮光片113的第一端转轴连接,第一结构件111的第二端的第二侧面与第二遮光片114的第一端转轴连接;第一遮光片113的第二端与第二结构件112的第二端的第一侧面贴合,第二遮光片114的第二端与第二结构件112的第二端的第二侧面贴合;其中,第一结构件111、第二结构件112、第一遮光片113、第二遮光片114形成风洞空间。更进一步地,第一结构件111设置于第一光电检测二极管(PD1)与第二光电检测二极管(PD2)之间,第二结构件112设置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之间。本申请实施例中,将风向测试装置10放置在待测设备的入风口或出风口(可根据实际待测设备的结构布置),让风经过风向测试装置10,风向测试装置10自动检测并反馈多个风向电平信号至结果输出装置20,从而使得结果输出装置20根据多个风向电平信号确定当前风向,同时,根据当前风向判断待测设备的风扇方向是否装配正确。更进一步地,当遮光片被风吹起后,遮光片挡住发光二极管输出的光信号,如此,使得光电检测二极管检测不到光信号,则光电检测二极管生成并输出风向电平信号。需要说明的是,可选择材质较轻且易被风吹起的材料作为遮光片。遮光片的长度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遮光片的长度大于两个结构件之间的距离,二是,遮光片被风吹起后,可完全遮挡住与遮光片同侧的发光二极管输出的光信号。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风向检测装置10,用于生成风向电平信号,具体包括:当第一遮光片113的第二端未与第二结构件112的第二端的第一侧面贴合,且第一遮光片113与第二结构件112的第二端的第一侧面之间的角度超过角度阈值时,第一光电检测二极管(PD1)输出第一风向电平信号;当第二遮光片114的第二端与第二结构件112的第二端的第二侧面贴合时,第二光电检测二极管(PD2)输出第二风向电平信号。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风向检测装置10,用于生成风向电平信号,具体包括:当第二遮光片114的第二端未与第二结构件112的第二端的第二侧面贴合,且第二遮光片114与第二结构件112的第二端的第二侧面之间的角度超过角度阈值时,第二光电检测二极管(PD2)输出第三风向电平信号;当第一遮光片113的第二端与第二结构件112的第二端的第一侧面贴合时,第一光电检测二极管(PD1)输出第四风向电平信号。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风向检测装置10,用于生成风向电平信号,具体包括:当第一遮光片113的第二端与第二结构件112的第二端的第一侧面贴合时,第一光电检测二极管(PD1)输出第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向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风向测试装置以及结果输出装置;/n所述风向检测装置,用于生成多个风向电平信号,并向所述结果输出装置输出所述多个风向电平信号;/n所述结果输出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多个风向电平信号,并根据所述多个风向电平信号确定当前风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向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风向测试装置以及结果输出装置;
所述风向检测装置,用于生成多个风向电平信号,并向所述结果输出装置输出所述多个风向电平信号;
所述结果输出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多个风向电平信号,并根据所述多个风向电平信号确定当前风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一光电检测二极管、第二光电检测二极管;
每个发光二极管的位置与每个光电检测二极管的位置平行设置,以使得每个光电检测二极管获取对称位置的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结构件、第二结构件、第一遮光片、第二遮光片;
所述第一结构件的位置与所述第二结构件的位置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遮光片与所述第二遮光片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风向测试装置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结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风向检测装置的底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结构件的第二端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遮光片的第一端转轴连接,所述第一结构件的第二端的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二遮光片的第一端转轴连接;
所述第一遮光片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结构件的第二端的第一侧面贴合,所述第二遮光片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结构件的第二端的第二侧面贴合;
所述第一结构件、所述第二结构件、所述第一遮光片、所述第二遮光片形成风洞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光电检测二极管与第二光电检测二极管之间,所述第二结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检测装置,用于生成风向电平信号,具体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君,
申请(专利权)人: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