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流控测试卡、测试卡组件、设备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7329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流控测试卡、测试卡组件、设备及控制方法,包括卡本体,卡本体上设有:样本池,用于容纳待测液体;至少三个功能区,包括沿待测液体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过滤区、定量区和溶解混合区;抽吸口,与抽吸装置连接,在阀组件的控制下,抽吸装置用于提供待测液体从样本池流出后,流向过滤区、定量区以及溶解混合区的动力;阀组件,包括设置在各功能区与抽吸口之间的若干阀门,在任一功能区处于工作状态时,若干阀门处于相应的打开或关闭状态,以阻止待测液体向下一级的功能区流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微流控测试卡不仅能够精准定量,而且还能够精准控制各进程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流控测试卡、测试卡组件、设备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流控测试卡、测试卡组件、设备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近些年,微流控芯片技术在产品应用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这种芯片是在微米级尺度空间内对微升的流体进行精密操控的微型化、集成化的生物芯片,整体构造甚至只有硬币大小。自诞生以来,微流控芯片以灵敏度高、效率高、试剂消耗量低、环境污染小、实现系统小型化和集成化,便于携带和现场快速检测,可以实现复杂的体外诊断流程自动化,实现快速分析和诊断的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医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快速定量检测BNP的微流控荧光免疫芯片,包括底板和顶板,其中底板为空心凹槽长方形,顶板置于底板凹槽的正上方,构成底板和顶板的密封结构,顶板的上平面有样品加样口和测试卡接口,底板的凹槽内经回形管装有串接在一起的样品加样区、血细胞过滤区、微栅反应腔、时间阀、识别反应区和废液池,血细胞过滤区上装有血细胞滤膜,样品加样口正对底板样品凹槽内的样品加样区,回形管的负压端接测试卡接口,微栅反应腔预封装有BNP检测抗体和质控抗体,构成样品与荧光标记的BNP单克隆抗体混合反应区。该现有技术中通过测试卡接口处抽真空,使样品加样区的样品依次经过血细胞过滤区、微栅反应腔、时间阀、识别反应区和废液池。因此,不仅在反应时间上不可控,而且不能定量控制反应样本体积。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微流控芯片存在反应样本体积不能定量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定量控制反应样本体积的微流控测试卡、测试卡组件、设备及控制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流控测试卡,包括卡本体,所述卡本体上设有:样本池,用于容纳待测液体;至少三个功能区,包括沿待测液体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过滤区、定量区和溶解混合区;抽吸口,与抽吸装置连接,在阀组件的控制下,所述抽吸装置用于提供所述待测液体从所述样本池流出后,流经流向所述过滤区、定量区以及溶解混合区的动力;阀组件,包括设置在各所述功能区与所述抽吸口之间的若干阀门,在任一所述功能区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若干阀门处于相应的打开或关闭状态,以阻止所述待测液体向下一级的功能区流动。所述的微流控测试卡,所述抽吸口分别通过第一通路、第二通路和第三通路与所述过滤区、定量区和溶解混合区连通;所述阀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通路上的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通路上的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通路上的第二阀门和第五阀门;所述过滤区对所述待测液体进行过滤时,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开启,剩余阀门关闭;所述定量区对过滤后的所述待测液体进行定量时,所述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开启,剩余阀门关闭;所述溶解混合区对定量后的所述待测液体进行溶解混合时,所述第二阀门和第五阀门开启,剩余阀门关闭。所述的微流控测试卡,所述卡本体上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通路上的横向检测腔。所述的微流控测试卡,所述横向检测腔横向水平设置,所述第三通路包括分别与所述横向检测腔的两端连通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且所述第一段和第二段均与所述横向检测腔垂直设置,所述横向检测腔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通路的宽度。所述的微流控测试卡,所述卡本体上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通路上的纵向检测腔,所述纵向检测腔位于所述样本池和所述过滤区之间。所述的微流控测试卡,所述卡本体上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通路上的废液存储结构,且所述废液存储结构处于所述横向检测腔与抽吸口之间。所述的微流控测试卡,所述溶解混合区包括溶解混合槽,以及串设在所述溶解混合槽上的若干扩容腔。所述的微流控测试卡,至少其中一所述扩容腔的底部开设有固体试剂腔。所述的微流控测试卡,所述溶解混合槽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溶解混合单元,以及将相邻两所述溶解混合单元的首尾端连通的连通槽,每一所述溶解混合单元的其中一所述扩容腔的底部开设有所述固体试剂腔。所述的微流控测试卡,所述定量区为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的进口并联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阀门和与所述抽吸口连通的第三阀门,所述U形结构的出口并联有与所述过滤区连通的第四阀门和与所述溶解混合区连通的第五阀门。所述的微流控测试卡,所述阀组件中的各阀门均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一种微流控测试卡组件,包括所述的微流控测试卡,以及与所述微流控测试卡的正面对接的第一覆膜。所述的微流控测试卡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微流控测试卡的背面对接的第二覆膜。所述的微流控测试卡组件,所述阀组件中各阀门设于所述微流控测试卡的背面,所述第二覆膜为弹性膜。一种微流控测试卡设备,包括所述的微流控测试卡组件,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阀组件中的各阀门电连接。所述的微流控测试卡设备,所述抽吸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一种微流控测试卡的控制方法,包括所述的微流控测试卡,包括如下步骤:移液步骤,断开过滤区与定量区之间的阀门连接,通过抽吸装置将样本池内的待测液体抽吸入过滤区内;定量步骤,断开定量区与溶解混合区之间的阀门连接,以及打开过滤区与定量区的阀门,通过抽吸装置将过滤后的待测液体抽吸入定量区内,在定量区内填满待测液体后,断开定量区与过滤区的阀门连接;溶解混合步骤,打开定量区与溶解混合区的阀门,通过抽吸装置将定量后的待测液体抽吸入溶解混合区内溶解混合。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微流控测试卡,不仅集成多种操控流体的功能,包括对样本的过滤、定量、与生化试剂的混合、反应等功能,而且能够通过阀组件的打开和关闭来控制液体在测试卡不同功能区上的流动位置,以精确控制液体处于各功能区(如过滤、定量、溶解混合等)的时间,实时监测液体在测试卡内流动状况,定量控制反应样本体积,使样本定量参与生化或免疫反应,真正达到流量的精确可控。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微流控测试卡,抽吸口分别通过第一通路、第二通路和第三通路与过滤区、定量区和溶解混合区连通,且每一通路上设有一定数量的阀门用于控制与其他通路的通断情况,从而保证每一功能区的独立工作,使其不受其他功能区的影响,实现了对样本体积的精准控制。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微流控测试卡,溶解混合区中扩容腔的设置,能够使得溶解混合槽的槽宽出现扩大或缩小的变化,从而易形成紊流,提高混合效果。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微流控测试卡设备,通过控制器与阀组件中的各阀门电连接,实现对阀门的自动控制,提高控制的精度和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微流控测试卡的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微流控测试卡处于移液过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标示阀门关闭,黑粗实线表示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流控测试卡,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本体,所述卡本体上设有:/n样本池(7),用于容纳待测液体;/n至少三个功能区,包括沿待测液体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过滤区(8)、定量区(9)和溶解混合区(10);/n抽吸口(6),与抽吸装置连接,在阀组件的控制下,所述抽吸装置用于提供所述待测液体从所述样本池(7)流出后,流向所述过滤区(8)、定量区(9)以及溶解混合区(10)的动力;/n阀组件,包括设置在各所述功能区与所述抽吸口(6)之间的若干阀门,在任一所述功能区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若干阀门处于相应的打开或关闭状态,以阻止所述待测液体向下一级的功能区流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控测试卡,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本体,所述卡本体上设有:
样本池(7),用于容纳待测液体;
至少三个功能区,包括沿待测液体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过滤区(8)、定量区(9)和溶解混合区(10);
抽吸口(6),与抽吸装置连接,在阀组件的控制下,所述抽吸装置用于提供所述待测液体从所述样本池(7)流出后,流向所述过滤区(8)、定量区(9)以及溶解混合区(10)的动力;
阀组件,包括设置在各所述功能区与所述抽吸口(6)之间的若干阀门,在任一所述功能区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若干阀门处于相应的打开或关闭状态,以阻止所述待测液体向下一级的功能区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测试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抽吸口(6)分别通过第一通路(17)、第二通路(18)和第三通路(19)与所述过滤区(8)、定量区(9)和溶解混合区(10)连通;
所述阀组件包括:
设于所述第一通路(17)上的第一阀门(1),设置在所述第二通路(18)上的第三阀门(3)和第四阀门(4),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通路(19)上的第二阀门(2)和第五阀门(5);
所述过滤区(8)对所述待测液体进行过滤时,所述第一阀门(1)和所述第二阀门(2)开启,剩余阀门关闭;所述定量区(9)对过滤后的所述待测液体进行定量时,所述第三阀门(3)和第四阀门(4)开启,剩余阀门关闭;所述溶解混合区(10)对定量后的所述待测液体进行溶解混合时,所述第二阀门(2)和第五阀门(5)开启,剩余阀门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控测试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本体上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通路(19)上的横向检测腔(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流控测试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检测腔(12)横向水平设置,所述第三通路(19)包括分别与所述横向检测腔(12)的两端连通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且所述第一段和第二段均与所述横向检测腔(12)垂直设置,所述横向检测腔(12)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通路(19)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控测试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本体上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通路(17)上的纵向检测腔(11),所述纵向检测腔(11)位于所述样本池(7)和所述过滤区(8)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流控测试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本体上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通路(19)上的废液存储结构(13),且所述废液存储结构(13)处于所述横向检测腔(12)与抽吸口(6)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流控测试卡,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东轩孙琦琦何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