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谷物粮堆机械降温通风时数的预测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涉及食品科学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谷物粮堆机械降温通风时数的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上世纪50年代到1998年之前,我国的储粮仓型以苏式仓、基建平方仓、土园仓和地下仓等仓型为主;自1998年之后以高大平房仓型为主,其占新建仓容的85%,高大平房仓单仓容量大,约为5千~3万吨,便于机械化操作,同时充分利用秋冬季自然冷空气进行机械通风降低粮堆温度。粮堆生态系统中生物与非生物成分之间相互作用,是动态的,每个成分持续地影响其它成分。通风的作用就是运动合适质量的空气穿过粮堆以调节储粮存在的条件。通风技术用于修正粮堆微气候,形成危害粮粒的生物体生长发育的不利条件,产生粮食品质保持和安全储藏的有利条件。在实践应用方面,国家粮食局2002年发布了《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LS/T1202-2002),提出了允许降温通风的温度条件和湿度条件。在这个储粮技术规程及我国粮食储藏学科的专著中,粮堆冷却波峰何时离开粮堆,即在一定仓型一定谷物粮种和固定风机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谷物粮堆机械降温通风时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S200、获取所述粮堆降温通风前后的温度差△T、所述粮堆的比热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谷物粮堆机械降温通风时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200、获取所述粮堆降温通风前后的温度差△T、所述粮堆的比热Cp、所述粮堆在用于降温通风的风机下的单位通风量Q、降温通风前后所述粮堆籽粒间隙空气的平均比重SW和降温通风前后所述粮堆的焓值变化差△H;
S202、将所述△T、Cp、Q、SW和△H代入公式(7),得到所述粮堆机械降温通风时数,从而关闭风机,
式中,ψ是所述粮堆降温通风的时数,单位为小时;△T是粮堆降温通风前后的温度差,单位为℃;β是△T的校正因子;Cp是粮堆的比热,单位为kcal/kg℃;Q是所述粮堆的单位通风量,单位为m3/ht;SW是降温通风前后所述粮堆籽粒间隙空气的平均比重,单位为kg/m3;△H为降温通风前后所述粮堆的焓值变化差,单位为kcal/kg;α为△H的校正因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T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粮堆内部设置测温电缆;
通风降温前,利用所述测温电缆测量粮堆各位点的温度,取平均值得到通风降温前的粮堆温度T1;
设定通风降温后的粮堆温度为T2,将所述T1、T2代入公式(2),得到所述粮堆降温通风前后的温度差
ΔT=T1-T2(2),
其中,通风降温时,利用所述测温电缆测量粮堆各位点的温度,取平均值得到通风降温时的粮堆温度T3,当T3=T2时,关闭所述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Cp的步骤包括:
通过电容式水分测定仪获取通风降温前所述粮堆的含水率M1;设定通风降温后所述粮堆的含水率不变;将所述M1代入公式(3),得到所述粮堆的比热
Cp=A+B·M1(3),
其中,A、B为系数,M1用百分比表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SW和△H的步骤包括获取降温通风前所述粮堆的平衡相对湿度ERH1,其中
S2000、在所述粮堆内部设置测温电缆;
S2002、通风降温前,利用所述测温电缆测量粮堆各位点的温度,取平均值得到通风降温前的粮堆温度T1,设定通风降温后的粮堆温度为T2;
S2004、通过电容式水分测试仪获取通风降温前所述粮堆的含水率M1;设定通风降温后所述粮堆的含水率不变;
S2006、将T1、M1代入公式(4),得到降温通风前粮堆的平衡相对湿度
其中,C1、C2和C3为系数,设定降温通风后粮堆的平衡相对湿度不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军,郑颂,赵恢发,杨超,田琳,范存瞻,徐咏宁,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