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塑料保温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289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冲击塑料保温桶,属于塑料桶技术领域,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由内胆和外壳组成,所述内胆位于外壳内部,所述内胆底部与外壳内侧壁底部之间安装有弹簧且弹簧为多个,所述内胆与外壳之间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填充有橡胶减震垫,所述桶体顶部外侧壁开设有螺纹槽A,其内胆底部与外壳内侧壁底部之间安装的弹簧可以吸收桶体底部所受到冲击和振动,对底部的冲击和振动起到缓冲消减的作用,空腔内部填充有橡胶减震垫,具有良好的减震、隔音和缓冲性能,通过内胆与外壳的双重结构加上橡胶减震垫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了桶体的抗冲击性能,避免磕碰等情况对桶体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冲击塑料保温桶
本技术涉及塑料桶
,尤其涉及一种抗冲击塑料保温桶。
技术介绍
塑料桶的材料多采用聚乙烯、聚丙烯等塑料吹塑、注塑而成,上海塑胶制品化工、农药、医药、食品、五金电子、机电等行业液体、固体物品的外包装,塑料桶多用于各种液体的储存和运输,对特殊的危险品包装具有良好的特性,它有不易碎、不生锈、质轻等特点,而且耐油、耐强腐蚀性能好优异,多用于需要保温、防潮、耐压、抗腐蚀的危险品包装。专利号为CN107792501A的公布了一种塑料桶,结构新颖,桶体上端注液孔中带有过滤漏斗,且桶体内设置有吸附杂质的海绵,这使塑料桶能够对液体进行双重过滤,另外,桶体一侧的水位杆可清晰地辨别塑料桶的余量,以便及时注液。上述塑料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1、塑料桶通常为单一壳体结构设计,其壳体较薄,溶液直接装在其中,其抗冲击性能较差,在移动和运输过程中发生磕碰时容易造成桶体的变形和破裂,影响使用效果;2、塑料桶通常只具备简单的装载功能,其功能性较为单一,不便于装载有温度环境要求的液体,适用范围较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抗冲击塑料保温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抗冲击塑料保温桶,旨在提高塑料桶的抗冲击能力以及塑料桶的保温性。本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冲击塑料保温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由内胆和外壳组成,所述内胆位于外壳内部,所述内胆底部与外壳内侧壁底部之间安装有弹簧且弹簧为多个,所述内胆与外壳之间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填充有橡胶减震垫,所述桶体顶部外侧壁开设有螺纹槽A,所述桶体顶部通过螺纹槽A可拆卸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内侧壁开设有与螺纹槽A相对应的螺纹槽B,所述顶盖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接柱,所述桶体顶部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内侧壁粘接有密封垫圈。可选的,所述顶盖表面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为两个。可选的,所述桶体外侧壁安装有转轴且转轴为两个,所述桶体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提手。可选的,所述桶体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且支腿为四个,所述支腿底部粘接有胶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桶体由内胆和外壳组成,内胆置于外壳内部且内胆与外壳之间相固定,内胆底部与外壳内侧壁底部之间安装有弹簧,在桶体的移动和运输过程中,弹簧可以吸收桶体底部所受到冲击和振动,对底部的冲击和振动起到缓冲消减的作用,提升桶体的抗冲击能力,内胆与外壳之间开设有空腔且空腔内部填充有橡胶减震垫,其主要材料为橡胶,橡胶的弹性是由其卷曲分子构象的变化产生的,橡胶分子间相互作用会妨碍分子链的运动,从而表现出黏性阻尼的特点,因而具有良好的减震、隔音和缓冲性能,通过内胆与外壳的双重结构加上橡胶减震垫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了桶体的抗冲击性能,避免磕碰等情况对桶体造成损坏。2、桶体整体采用内胆加外壳的结构,当桶体内部装载溶液时,溶液接触内胆但不接触外壳,且由于空腔的存在,阻断了热量的传播,使得桶体装载溶液时具备一定的保温性能,桶体顶部开设有插接槽且插接槽内壁粘接有密封垫圈,顶盖的底部固定有插接柱,闭合顶盖时,将插接柱对转插接槽插入,并旋转顶盖,通过顶盖内壁的螺纹槽B与桶体顶部外壁的螺纹槽A使得顶盖与桶体螺合连接在一起,插接柱完全插接至插接槽内部,密封垫圈可以对插接柱与插接槽连接处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相较于传统的塑料桶顶盖与桶体的单一连接方式,使得桶体与顶盖连接处更加密封严实,减少热量从连接处的传播,进一步提升桶体的保温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抗冲击塑料保温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抗冲击塑料保温桶的桶体顶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抗冲击塑料保温桶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桶体;2、内胆;3、外壳;4、弹簧;5、空腔;501、橡胶减震垫;6、螺纹槽A;7、顶盖;701、凹槽;702、螺纹槽B;703、插接柱;8、插接槽;801、密封垫圈;9、转轴;901、提手;10、支腿;1001、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将结合图1~图3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抗冲击塑料保温桶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冲击塑料保温桶,包括桶体1,所述桶体1由内胆2和外壳3组成,所述内胆2位于外壳3内部,所述内胆2底部与外壳3内侧壁底部之间安装有弹簧4且弹簧4为多个,所述内胆2与外壳3之间开设有空腔5,所述空腔5内部填充有橡胶减震垫501,所述桶体1顶部外侧壁开设有螺纹槽A6,所述桶体1顶部通过螺纹槽A6可拆卸连接有顶盖7,所述顶盖7内侧壁开设有与螺纹槽A6相对应的螺纹槽B702,所述顶盖7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接柱703,所述桶体1顶部开设有插接槽8,所述插接槽8内侧壁粘接有密封垫圈801。示例的,内胆2底部与外壳3内侧壁底部之间安装的弹簧4可以吸收桶体1底部所受到冲击和振动,对底部的冲击和振动起到缓冲消减的作用,空腔5内部填充有橡胶减震垫501,其主要材料为橡胶,橡胶的弹性是由其卷曲分子构象的变化产生的,橡胶分子间相互作用会妨碍分子链的运动,从而表现出黏性阻尼的特点,因而具有良好的减震、隔音和缓冲性能,通过内胆2与外壳3的双重结构加上橡胶减震垫501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了桶体1的抗冲击性能,避免磕碰等情况对桶体1造成损坏,溶液接触内胆2但不接触外壳3,且由于空腔5的存在,阻断了热量的传播,插接柱703完全插接至插接槽8内部,密封垫圈801可以对插接柱703与插接槽8连接处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进一步提升桶体1的保温性能参考图1和图3所示,所述顶盖7表面开设有凹槽701且凹槽701为两个。示例的,通过在顶盖7表面开设的凹槽701可以方便人员拧动顶盖7以密封或打开桶体1。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桶体1外侧壁安装有转轴9且转轴9为两个,所述桶体1通过转轴9活动连接有提手901。示例的,桶体1外壁通过转轴9活动安装有提手901,通过提手901可以方便提起和移动桶体1。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桶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10且支腿10为四个,所述支腿10底部粘接有胶垫1001。示例的,桶体1底部固定的支腿10可以起到支撑桶体1的作用,胶垫1001可以减少桶体1对承载物的压力,同时提升支腿10的防滑性能。使用时,桶体1由内胆2和外壳3组成,内胆2置于外壳3内部且内胆2与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冲击塑料保温桶,包括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由内胆(2)和外壳(3)组成,所述内胆(2)位于外壳(3)内部,所述内胆(2)底部与外壳(3)内侧壁底部之间安装有弹簧(4)且弹簧(4)为多个,所述内胆(2)与外壳(3)之间开设有空腔(5),所述空腔(5)内部填充有橡胶减震垫(501),所述桶体(1)顶部外侧壁开设有螺纹槽A(6),所述桶体(1)顶部通过螺纹槽A(6)可拆卸连接有顶盖(7),所述顶盖(7)内侧壁开设有与螺纹槽A(6)相对应的螺纹槽B(702),所述顶盖(7)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接柱(703),所述桶体(1)顶部开设有插接槽(8),所述插接槽(8)内侧壁粘接有密封垫圈(8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冲击塑料保温桶,包括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由内胆(2)和外壳(3)组成,所述内胆(2)位于外壳(3)内部,所述内胆(2)底部与外壳(3)内侧壁底部之间安装有弹簧(4)且弹簧(4)为多个,所述内胆(2)与外壳(3)之间开设有空腔(5),所述空腔(5)内部填充有橡胶减震垫(501),所述桶体(1)顶部外侧壁开设有螺纹槽A(6),所述桶体(1)顶部通过螺纹槽A(6)可拆卸连接有顶盖(7),所述顶盖(7)内侧壁开设有与螺纹槽A(6)相对应的螺纹槽B(702),所述顶盖(7)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接柱(703),所述桶体(1)顶部开设有插接槽(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鸿升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