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冲击位移检测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7254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仪器校准领域,公开了一种动态冲击位移检测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其中,动态冲击位移检测校准装置,包括调节架、承接架、第一载荷板、第二载荷板以及基座,所述第二载荷板下表面贴合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载荷板上表面贴合在所述第一载荷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一载荷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力传感器,所述承接架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所述承接架上开设有检测位,所述检测位在竖直方向上分别与所述力传感器以及调节架相对。可以采用一套装置实现多项参数校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态冲击位移检测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仪器校准领域,特别是一种动态冲击位移检测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
技术介绍
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主要用于检测施工路基的承载力,是作为重要参数之一,但是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的使用要满足一定的设计标准,通常需要出厂时或不定时校准,以免误差过大,影响测量的准确性,但是现有的校准却没有一种可以直接校准的装置,所以大大提高了校准所需要的时间,间接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动态冲击位移检测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可以采用一套装置实现多项参数校准。其技术方案如下:动态冲击位移检测校准装置,包括调节架、承接架、第一载荷板、第二载荷板以及基座,所述第二载荷板下表面贴合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载荷板上表面贴合在所述第一载荷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一载荷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力传感器,所述承接架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所述承接架上开设有检测位,所述检测位在竖直方向上分别与所述力传感器以及调节架相对。在使用时,如对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进行校准,将待校准的测试仪的导向杆下端穿过检测位,并与位于第一载荷板上的力传感器检测部分相接触,然后将导向杆上端固定在调节架上,调节架对导向杆进行调节,使得导向杆处于竖直方向上,此时位于导向杆上的重物抬升至最高位置,完成测试前的准备。开始测试,释放重物,重物顺着竖直方向上的导向杆自由下落,并撞击力传感器,测出重物自由下落的冲击力,将力传感器获取的力信息输送至处理中心。同理,当需要检测位移信息时,需要在第二载荷板和基座上加装橡胶垫,当重物冲击第一载荷板时,位于承接架上的位移传感器记录第一载荷板的位移信息,然后将位移传感器获取的位移信息输送至处理中心。最终,力信息和位移信息在处理中心中处理,校准是否合格。此过程中全程力信息和位移信息均有记录,无需手动采集,实现采用一套装置完成多项参数校准。动态冲击位移检测校准装置还包括第一基准架,所述承接架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承接架第一端部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基准架上,第二端部插入所述第一载荷板上方,所述位移传感器和所述检测位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部上。由于校准过程中会出现冲击,所以容易出现振动的情况,因此将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承接架上,此时承接架安装在第一基准架,所以有效避免了校准过程中出现的振动影响位移传感器的位移信息获取。所述位移传感器为激光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设置有三个,均匀分布在所述检测位外侧,且检测部分朝向所述第一载荷板一侧。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敏感性高,而且均布三个,可以对第一载荷板全方位检测,避免了单边检测出现误差的情况。所述承接架上还安装有光电开关,光电开关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位于所述检测位的侧部,且所述发射端发射的光线穿过所述检测位上方。重物下落到光电开关区域,光电开关的光线被阻挡,触发开关,此时的光电开关控制位移传感器的工作,所以待重物即将撞击时才开启位移传感器,避免提前开启,造成大量空挡记录的情况,而且当重物在冲击后反弹,光电开关的光线再次导通,所以再次停止记录位移信息,所以通过该设置,能有效地将实际需要记录的数据记录,而无用数据大幅减少。动态冲击位移检测校准装置,还包括第二基准架,所述调节架安装在是第二基准架上。调节架安装在第二基准架上,将调节架和承接架安装在两个不同基准架,所以两者互不干扰。所述调节架包括固定杆和调节杆,所述固定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准架上,所述调节杆一端上设置有调节环,所述调节环位于所述检测位的竖直方向的上方。调节架通过固定杆固定在第二基准架上完成固定,其中通过调节杆上设置的调节环,套设在导向杆的上方,然后通过调节杆的调节,控制导向杆调节到竖直方向上。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第二基准架的一端设置有可转动的套环,所述套环上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带通孔凸耳,所述调节杆穿过所述凸耳的通孔。套环可以转动,即在水平方向上可以转动;然后通过凸耳,控制调节杆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以调节环可以调节的区域较大,将导向杆调节到竖直方向上。动态冲击位移检测校准装置还包括起吊器,所述起吊器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基准架上。起吊器对第二载荷板吊起,此时第二载荷板被吊起后,第二载荷板和基座之间形成空间,橡胶垫放置在该空间上,由于没有阻挡,所以放置的橡胶垫更加平整,对于重物冲击产生的力可以均衡加载到橡胶垫上。所述第二载荷板两侧设置有向外突出的限位柱,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两个与所述限位柱相对应的凸柱,所述凸柱上中部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有通槽,所述限位柱穿过所述通槽。通过凸柱和限位柱的配合,限定了第二载荷板的水平方向移动以及转动,在冲击过程中,能防止第二载荷板侧滑。而且限位柱可以给起吊器一个起吊位。动态冲击位移检测校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待检测仪器一端放置于第一载荷板的力传感器上方,另一端通过调节架固定,使得待检测仪器呈现出竖直放置;释放待检测仪器的重物,重物受重力向下移动,重物阻挡住位于承接架上的光电开关的发射的光线,光电开关控制导通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开始工作,并记录重物下落后造成的第一载荷板位移变化量;重物下落击中力传感器,力传感器记录重物冲击过程的力;处理中心接收到位移传感器的位移信息和力传感器的力信息,通过计算得出待检测仪器是否符合设计标准。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的具体实例,并与具体实施方式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原理及效果。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重物上抬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重物下落后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重物上抬时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调节架;11、固定杆;12、调节杆;121、调节环;13、套环;131、凸耳;20、承接架;21、第一端部;22、第二端部;23、位移传感器;24、检测位;25、光电开关;251、发射端;252、接收端;30、第一载荷板;31、力传感器;40、第二载荷板;41、限位柱;50、基座;51、凸柱;511、通槽;60、第一基准架;70、第二基准架;80、起吊器;91、导向杆;92、重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所属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结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现实的场景的情况下,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也可以具有与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目的相对应的含义。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动态冲击位移检测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架、承接架、第一载荷板、第二载荷板以及基座,所述第二载荷板下表面贴合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载荷板上表面贴合在所述第一载荷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一载荷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力传感器,所述承接架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所述承接架上开设有检测位,所述检测位在竖直方向上分别与所述力传感器以及调节架相对。/n

【技术特征摘要】
1.动态冲击位移检测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架、承接架、第一载荷板、第二载荷板以及基座,所述第二载荷板下表面贴合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载荷板上表面贴合在所述第一载荷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一载荷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力传感器,所述承接架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所述承接架上开设有检测位,所述检测位在竖直方向上分别与所述力传感器以及调节架相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动态冲击位移检测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基准架,所述承接架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承接架第一端部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基准架上,第二端部插入所述第一载荷板上方,所述位移传感器和所述检测位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部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动态冲击位移检测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感器为激光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设置有三个,均匀分布在所述检测位外侧,且检测部分朝向所述第一载荷板一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动态冲击位移检测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架上还安装有光电开关,光电开关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位于所述检测位的侧部,且所述发射端发射的光线穿过所述检测位上方。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动态冲击位移检测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基准架,所述调节架安装在第二基准架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动态冲击位移检测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包括固定杆和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昭信古耀达魏纯程晓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