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电缆网用压接电连接器压接端子组件密封性测试方法,步骤如下:1)将储水器中装上水,并将密封转接腔放入储水器中;2)开启压缩空气减压阀,要求放入储水箱中的密封转接腔无明显气泡漏出;3)将待检测压接组件的导线端插入密封转接腔上密封插座的安装孔中;将密封转接腔放入储水器中;4)将加工完成的待检测压接组件的插针或者插孔端子放入试管中,将试管口倒置,将试管中空气排空,并将试管与试管固定工装进行固定,放入储水器中;5)重新打开压缩空气阀,并调整压缩空气出气口的压力值;6)肉眼观察密封插座与待检测压接组件导线插接处,要求无明显气泡冒出;7)打开秒表开始计时,查看组件的密封性;8)关闭压缩空气减压阀,将密封转接腔以及试管固定工装从储水器中拿出,并将待测组件从密封插座及试管中拔出,完成气密性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网用压接电连接器压接端子组件密封性测试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缆网用压接电连接器压接端子组件密封性测试方法,利用压缩空气导入压接端子组件中,并在压接端子处观察漏气情况,属于电子装联
技术介绍
随着航天器轻小型化、低成本化的发展趋势,对整星减重及低成本化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其中整星电缆网产品,是连接各分系统,从而实现整星功能的重要产品之一,也占据了整星较大的重量比。故电缆网减重、低成本化生产,以适应航天器的应用需求,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铜铝复合导线电缆中的铜铝复合金属导体具有重量轻、导电性好、密度小、柔软、耐腐蚀等特点,其使用聚酰亚胺和聚四氟乙烯作为主要的绝缘材料,具有质量轻、电气性能、机械性能俱佳的突出优点,在国外航天、航空上已大量应用,这类线对减轻航天器自身重量、提高综合性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在国外航空产业和民用通信卫星中,铜铝复合金属导线已被广泛采用来替代铜芯线,以达到减重的目的。但国外基于技术封锁等因素对我国航天器用铜铝复合导线、端子实施禁运。为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实现航天器电缆的轻量化,我国开展了铜铝复合导线及相应连接器的国产工作,并开展了压接件装联技术攻关,以及相应检测设备的研制。其中铜铝复合导线由于同时存在铜、铝两种金属,由于电位差的原因,在空气中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因此,与传统铜导线压接件不同的是,铜铝复合导线压接组件对压接后端子的密封性有较高的要求,故端子的密封性成为衡量电缆装联质量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之一。而由于技术封锁的原因,我国市场上并没有标准的压接端子组件密封性检测设备,急需要自行设计研制其密封性检测设备,并形成专门的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局限性,提供一种电缆网用压接电连接器压接端子组件密封性测试方法,解决了国内市场上无铜铝复合导线压接组件专用密封性检测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合格判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压接端子组件密封性测试装置,包括透明储水器、减压阀、三通,压力表、两根供气管、密封转接腔、快接接头,密封插座、试管固定工装、试管和L型支架;第1根供气管为进气管,一端连接压缩空气管道的减压阀,另一端连接三通的第一个接口;第2根供气管为出气管,一端连接三通的第二个接口,另一端通过快接接头安装在密封转接腔中;三通的第三个接口安装压力表;将连接好的减压阀、三通、压力表固定在一个L形的支架上;将密封插座安装在密封转接腔中,将密封转接腔放入储水器中;将试管固定在试管固定工装上,并放入储水器中。所述选用密封转接腔及密封插座时,保证将多个压接组件样品装入,且不漏气。所述储水箱为透明的。一种电缆网用压接电连接器压接端子组件密封性测试方法,步骤如下:(1)将储水器中装上水,并将密封转接腔放入储水器中,要求水量可完全淹没密封转接腔;(2)开启压缩空气减压阀,要求放入储水箱中的密封转接腔无明显气泡漏出;关闭压缩空气减压阀;(3)将待检测压接组件的导线端插入密封转接腔上密封插座的安装孔中;将密封转接腔放入储水器中;(4)将加工完成的待检测压接组件的插针或者插孔端子放入试管中,将试管口倒置,将试管中空气排空,并将试管与试管固定工装进行固定,放入储水器中,要求储水器中的水面高于试管高度;(5)重新打开压缩空气阀,并调整压缩空气出气口的压力值,观察压力表压力值为0.1MPa时保持该压力;(6)肉眼观察密封插座与待检测压接组件导线插接处,要求无明显气泡冒出;(7)打开秒表开始计时,查看组件的密封性;具体过程为:观察放入水中的试管内的待检测压接组件的端子部位,看是否漏气,并记录漏气量以及漏气部位;要求筛选试验前的待测组件在5分钟时,试管内收集到的气泡量不超过1ml为合格;环境试验后的待测组件在5分钟时,试管内收集到的气泡量不超过1.3ml为合格;否则应判定为不合格,并记录漏气总量;(8)关闭压缩空气减压阀,将密封转接腔以及试管固定工装从储水器中拿出,并将待测组件从密封插座及试管中拔出,完成气密性测试。所述步骤(1)及步骤(4)中储水器中水的深度应能完全淹没试管高度及密封转接腔高度。所述步骤(4)中的试管放入储水器中后,保证无残留空气,且试管需要倒置。所述步骤(5)中,测试压力为0.1MPa。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1、一般导线压接件不可检漏,也无相应的检漏装置及方法。本专利技术为国内首次针对铜铝复合导线压接件的检漏装置及检测方法;2、本专利技术在我国首次建立铜铝复合导线压接件的检漏标准,制定了铜铝导线压接件的检漏合格与否判据;3、现有电子元器件检漏一般采用氟油、氦质谱等检漏方法,但不适用于铜铝复合导线压接件。本专利技术基于气体体积流量的检漏原理,创新性的提出从导线芯线与绝缘层间充入压缩空气的方法,在水中进行检漏;4、本专利技术比电子元器件传统检漏方法效率提高约30倍,可实现快速检漏,检漏一批试样总共仅耗时约8分钟。5、本专利技术可同时实现一批1~39只待测压接件同时检漏,且可通过更换芯数更多的密封插座,可扩展实现更多的同时检测数量。附图说明图1密封转接腔与压缩空气管道连接示意图;图2为L型支架示意图;图3为储水器示意图;图4为试管固定工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1)设计一套压接端子组件密封性测试装置包括透明储水器、减压阀、压力表、压缩空气供气管、三通、密封转接腔、试管固定工装、试管、L型支架、快接接头、密封插座。并将减压阀、三通、压力表固定在L形支架上。将密封性测试装置与压缩空气供气管连接,压缩空气的压力不应小于0.2MPa。将储水器装上水,水的深度应能淹没垂直放置的15ml,Φ16mm的试管及高为80mm的密封转接腔。要求密封转接腔在0.2MPa下,放入储水器中,密封转接腔无明显气泡漏出。关闭压缩空气阀。含透明储水器1个、减压阀1个、三通1个,精度不低于0.1MPa的压力表1个、供气管2根、密封转接腔1个、快接接头1只,J599/20FB35SN压接型连接器密封插座3只、试管固定工装多个、最小刻度为0.1ml,体积为15ml,直径为Φ16mm的试管多个、L型支架1个。该装置各部件连接关系为:其中1根供气管为进气管,一端连接压缩空气管道的减压阀,另一端连接三通的第一个接口。第2根供气管为出气管,一端连接三通的第二个接口,另一端通过快接接头安装在密封转接腔中。三通的第三个接口安装压力表。将连接好的减压阀、三通、压力表固定在一个L形的支架上,如图1~图3所示;将3个密封插座中的插孔取出,并用与插孔规格匹配的堵塞塞住。将密封插座安装在密封转接腔中,将密封转接腔放入储水器中。将试管固定在试管固定工装上,并放入储水器中;(2)安装被测的压接组件根据所需检测的压接组件数量,将密封转接腔上密封插座中同样数量的堵塞拔出,并在拔出的位置插入待检测压接组件一端的导线端头。将密封转接腔放入储水器中。根据所需检测的压接组件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接端子组件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储水器、减压阀、三通,压力表、两根供气管、密封转接腔、快接接头,密封插座、试管固定工装、试管和L型支架;第1根供气管为进气管,一端连接压缩空气管道的减压阀,另一端连接三通的第一个接口;第2根供气管为出气管,一端连接三通的第二个接口,另一端通过快接接头安装在密封转接腔中;三通的第三个接口安装压力表;将连接好的减压阀、三通、压力表固定在一个L形的支架上;将密封插座安装在密封转接腔中,将密封转接腔放入储水器中;将试管固定在试管固定工装上,并放入储水器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接端子组件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储水器、减压阀、三通,压力表、两根供气管、密封转接腔、快接接头,密封插座、试管固定工装、试管和L型支架;第1根供气管为进气管,一端连接压缩空气管道的减压阀,另一端连接三通的第一个接口;第2根供气管为出气管,一端连接三通的第二个接口,另一端通过快接接头安装在密封转接腔中;三通的第三个接口安装压力表;将连接好的减压阀、三通、压力表固定在一个L形的支架上;将密封插座安装在密封转接腔中,将密封转接腔放入储水器中;将试管固定在试管固定工装上,并放入储水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接端子组件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用密封转接腔及密封插座时,保证将多个压接组件样品装入,且不漏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接端子组件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为透明的。
4.一种电缆网用压接电连接器压接端子组件密封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储水器中装上水,并将密封转接腔放入储水器中,要求水量可完全淹没密封转接腔;
(2)开启压缩空气减压阀,要求放入储水箱中的密封转接腔无明显气泡漏出;关闭压缩空气减压阀;
(3)将待检测压接组件的导线端插入密封转接腔上密封插座的安装孔中;将密封转接腔放入储水器中;
(4)将加工完成的待检测压接组件的插针或者插孔端子放入试管中,将试管口倒置,将试管中空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雅容,郝春雨,飞景明,曹瑞,王智彬,张明华,张彬彬,张振明,张辰华,刘国玲,胡慧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