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道车辆用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7135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道车辆用减震装置,包括坐凳、靠背板、减震支撑和弧形钢板,坐凳包括一体成型的凳板和斜靠板,凳板的上端面后侧对称固定设置有连接块,斜靠板的正面对称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滑块,靠背板的一端通过转轴铰接于连接块之间,靠背板的背面设置有环套,若干减震支撑横向成排倾斜固定设置于斜靠板与靠背板之间,减震支撑包括穿插连接的支杆和套杆,支杆和套杆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套杆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弧形钢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滑块之上,环套套设于弧形钢板之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靠背板和斜靠板之间设置有减震支撑和弧形钢板,双重减震,缓冲后仰冲击力,震动影响程度达到最小,这样会使乘客们的舒适度和满意度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道车辆用减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辆减震
,具体涉及一种铁道车辆用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高铁是性价比,舒适度都非常高的交通工具,购票便利,价格优惠,人们出行越来越多依赖高铁,不仅是因为它的速度快,而且相比公路运输,在其旅行过程中,乘客舒适度更好,乘客桌板和其前面乘客的座椅直接连接并同时运动,这就造成了在前面乘客为满足自己对座椅舒适度要求调整坐姿时,向后顶靠座椅靠背用力过大时,易导致座椅靠背及其上设置的桌板发生震动,致使桌板上的物品因为惯性而发生晃动或移动,甚至脱离桌板,给乘客的旅行带来烦恼,所以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铁道车辆用减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铁道车辆用减震装置,靠背板和斜靠板之间设置有减震支撑和弧形钢板,双重减震,缓冲后仰冲击力,震动影响程度达到最小,这样会使乘客们的舒适度和满意度较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铁道车辆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凳、靠背板、减震支撑和弧形钢板,所述坐凳包括一体成型的凳板和斜靠板,凳板的上端面后侧对称固定设置有连接块,所述斜靠板的正面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滑块,所述靠背板的一端通过转轴铰接于连接块之间,靠背板的背面固定设置有环套,若干所述减震支撑横向成排倾斜固定设置于斜靠板与靠背板之间,减震支撑包括穿插连接的支杆和套杆,所述支杆和套杆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套杆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所述弧形钢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滑块之上,所述环套套设于弧形钢板之上。进一步的,所述凳板的上端面和靠背板的正面均固定设置有海绵垫。进一步的,所述凳板的下端面四角固定设置有支腿。进一步的,所述靠背板和斜靠板之间设置有伸缩皮老虎套。进一步的,所述滑块的外侧面与滑槽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进一步的,所述支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四角开设有连接孔。(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减震支撑包括穿插连接的支杆和套杆,所述支杆和套杆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能够缓冲后仰冲击力,套杆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具有剪切力,可根据撞击的不同速度产生不同的阻力,也可缓冲后仰冲击力。2.靠背板和斜靠板之间设置有弧形钢板,弧形钢板自身具有弹性,从而缓解冲击力,当向后靠时,弧形钢板推动滑块在滑槽内向两侧运动,滑块的外侧面与滑槽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也可起到缓冲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靠背板和斜靠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减震支撑的结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斜靠板的正面示意图。1-坐凳;2-靠背板;3-减震支撑;4-弧形钢板;5-滑块;6-转轴;7-环套;8-第一弹簧;9-非牛顿流体;10-第二弹簧;11-凳板;12-斜靠板;13-连接块;14-滑槽;15-海绵垫;16-支腿;17-伸缩皮老虎套;18-连接座;31-支杆;32-套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铁道车辆用减震装置,包括坐凳1、靠背板2、减震支撑3和弧形钢板4,所述坐凳1包括一体成型的凳板11和斜靠板12,凳板11的上端面后侧对称固定设置有连接块13,所述斜靠板12的正面对称开设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内设置有滑块5,所述靠背板2的一端通过转轴6铰接于连接块13之间,靠背板2的背面固定设置有环套7,若干所述减震支撑3横向成排倾斜固定设置于斜靠板12与靠背板2之间,减震支撑3包括穿插连接的支杆31和套杆32,所述支杆31和套杆32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8,套杆32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9,所述弧形钢板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滑块5之上,所述环套7套设于弧形钢板4之上。其中,所述凳板11的上端面和靠背板2的正面均固定设置有海绵垫15;所述凳板11的下端面四角固定设置有支腿16;所述靠背板2和斜靠板12之间设置有伸缩皮老虎套17;所述滑块5的外侧面与滑槽14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10;所述支腿16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座18,所述连接座18的四角开设有连接孔。本技术提到的一种铁道车辆用减震装置,其在具体使用时,凳板11的下端面四角固定设置有支腿16,支腿16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座18,所述连接座18的四角开设有连接孔,可将座椅固定安装于车子之上,靠背板2的一端通过转轴6铰接于连接块13之间,若干减震支撑3横向成排倾斜固定设置于斜靠板12与靠背板2之间,减震支撑3包括穿插连接的支杆31和套杆32,支杆31和套杆32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8,后仰时第一弹簧8能够缓冲后仰冲击力,套杆32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9,非牛顿流体9具有剪切力,可根据撞击的不同速度产生不同的阻力,也可缓冲后仰冲击力。斜靠板12的正面对称开设有滑槽14,滑槽14内设置有滑块5,弧形钢板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滑块5之上,环套7套设于弧形钢板4之上,后仰时,靠背板2压着弧形钢板4,弧形钢板4自身具有弹性,可缓冲压力,同时弧形钢板4两端向外扩张,推着滑块5在滑槽14内向两侧运动,滑块5的外侧面与滑槽14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10,第二弹簧10也缓解冲击力,震动影响程度达到最小,这样会使乘客们的舒适度和满意度较高。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道车辆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凳(1)、靠背板(2)、减震支撑(3)和弧形钢板(4),所述坐凳(1)包括一体成型的凳板(11)和斜靠板(12),凳板(11)的上端面后侧对称固定设置有连接块(13),所述斜靠板(12)的正面对称开设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内设置有滑块(5),所述靠背板(2)的一端通过转轴(6)铰接于连接块(13)之间,靠背板(2)的背面固定设置有环套(7),若干所述减震支撑(3)横向成排倾斜固定设置于斜靠板(12)与靠背板(2)之间,减震支撑(3)包括穿插连接的支杆(31)和套杆(32),所述支杆(31)和套杆(32)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8),套杆(32)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9),所述弧形钢板(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滑块(5)之上,所述环套(7)套设于弧形钢板(4)之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道车辆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凳(1)、靠背板(2)、减震支撑(3)和弧形钢板(4),所述坐凳(1)包括一体成型的凳板(11)和斜靠板(12),凳板(11)的上端面后侧对称固定设置有连接块(13),所述斜靠板(12)的正面对称开设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内设置有滑块(5),所述靠背板(2)的一端通过转轴(6)铰接于连接块(13)之间,靠背板(2)的背面固定设置有环套(7),若干所述减震支撑(3)横向成排倾斜固定设置于斜靠板(12)与靠背板(2)之间,减震支撑(3)包括穿插连接的支杆(31)和套杆(32),所述支杆(31)和套杆(32)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8),套杆(32)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9),所述弧形钢板(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滑块(5)之上,所述环套(7)套设于弧形钢板(4)之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松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