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式后视镜支架
本技术涉及叉车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增强叉车倒车安全性的可调节式后视镜支架。
技术介绍
叉车驾驶员在驾驶位操作叉车的过程中,驾驶员背后到地面的三角区域为视觉盲区,驾驶员直接扭头观察不到此区域。随着人们对叉车行驶安全的重视,要求在叉车上加装后视镜,后视镜通常安装在叉车车架前方一侧或两侧,然而,依靠这些位置安装的后视镜,驾驶员依然看不到其背后到地面的三角形视觉盲区,如此影响了叉车倒退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式后视镜支架,以消除叉车驾驶员背后的视觉盲区,提高叉车倒车的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式后视镜支架,包括连接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后视镜,连接板固定安装在叉车车架顶部后端,第一连杆沿水平面转动连接连接板,第二连杆沿水平面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第三连杆转动连接第二连杆且能相对第二连杆进行上下翻转,后视镜固定在第三连杆下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包括第一转接块和两根第一基杆,两根第一基杆位于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式后视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后视镜,连接板固定安装在叉车车架顶部后端,第一连杆沿水平面转动连接连接板,第二连杆沿水平面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第三连杆转动连接第二连杆且能相对第二连杆进行上下翻转,后视镜固定在第三连杆下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后视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后视镜,连接板固定安装在叉车车架顶部后端,第一连杆沿水平面转动连接连接板,第二连杆沿水平面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第三连杆转动连接第二连杆且能相对第二连杆进行上下翻转,后视镜固定在第三连杆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后视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包括第一转接块和两根第一基杆,两根第一基杆位于同一水平面且相互平行,第一转接块平行于连接板,每一第一基杆前端设有竖向的通孔,第一转接块和连接板设有与两根第一基杆上的通孔相对准的两个通孔,通过竖向的两根紧固螺栓分别使两个第一基杆的前端固定在第一转接块和连接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式后视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紧固螺栓之一的末端拧紧有相配对的螺母,另一紧固螺栓末端拧有旋钮以调整紧固程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式后视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包括两个第二转接块和两根第二基杆,两个第二转接块上下平行设置,两根第二基杆位于同一水平面且相互平行,通过竖向的两个紧固螺栓分别使两个第二基杆的前端固定在两个第二转接块之间,其中一紧固螺栓末端拧有相配对的螺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煜韬,吴鑫鑫,胡忠斌,
申请(专利权)人: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