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流程的车外换热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变流程的车外换热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电动汽车在车辆中的占有率越来越高,电动汽车热泵空调技术也越来越多的得到研究和应用,国内外已有多部电动汽车配置了热泵空调系统,车外换热器在热泵空调系统中不仅作为冷凝器还作为蒸发器,是热泵空调系统中重要的组件。目前大多数的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采用的车外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与蒸发器时流程分配一致,极大的衰减了换热效率,会使热泵空调系统效果欠佳。如专利文献CN108036550A提到的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用平行流冷凝器,需要四个接口来实现冷凝器与蒸发器的功能且流程分配一致,增加了车外换热器的制作成本,热泵空调系统管路连接也将会复杂。再例如专利文献CN110793354A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的可变流程换热器装置,但该设计采用波纹管并通过压力来调节流程,但由于波纹管需要单独设计且安装有一定的难度;又例如专利文献CN108826753A公开的一种可变流程平行流换热器,但该设计通过手动调节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流程的车外换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组件(1)、管路组件(2)以及分离式节温器(3);/n所述换热器组件(1)包括第一集流管(6),所述管路组件(2)包括第一管道(15)、第二管道(16)、第三管道(17)以及第四管道(18);/n所述第二管道(16)的一端为进口端,所述第二管道(16)的另一端与第一集流管(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管道(15)的一端与第二管道(16)连接;/n所述第四管道(18)的一端为出口端,所述第四管道(18)的另一端与第一集流管(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管道(15)的另一端与第四管道(18)连接;/n所述第三管道(17)的一端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流程的车外换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组件(1)、管路组件(2)以及分离式节温器(3);
所述换热器组件(1)包括第一集流管(6),所述管路组件(2)包括第一管道(15)、第二管道(16)、第三管道(17)以及第四管道(18);
所述第二管道(16)的一端为进口端,所述第二管道(16)的另一端与第一集流管(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管道(15)的一端与第二管道(16)连接;
所述第四管道(18)的一端为出口端,所述第四管道(18)的另一端与第一集流管(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管道(15)的另一端与第四管道(18)连接;
所述第三管道(17)的一端与第一集流管(6)连接,所述第三管道(17)的另一端与分离式节温器(3)连接且所述分离式节温器(3)安装在第一管道(1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流程的车外换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式节温器(3)能够在冷凝器模式和蒸发器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在冷凝器模式下,所述第二管道(16)通过第一管道(15)与第三管道(17)连通;
在蒸发器模式下,所述第四管道(18)通过第一管道(15)与第三管道(17)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流程的车外换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组件(1)还包括扁管组件以及第二集流管(7);
所述第一集流管(6)、第二集流管(7)分别设置在扁管组件的两侧并通过扁管组件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流程的车外换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6)中设置有第一边板(11)以及第二边板(12);
所述第一边板(11)、第二边板(12)依次安装在第一集流管(6)中并将第一集流管(6)分割为第一容纳空间(22)、第二容纳空间(23)、第三容纳空间(24);
所述第二管道(16)与第一容纳空间(22)连接,所述第三管道(17)与第二容纳空间(23)连接,所述第四管道(18)与第三容纳空间(2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流程的车外换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组件包括扁管(13)以及翅片(14);
所述扁管(1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扁管(13)平行布置,所述翅片(14)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扁管(1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流程的车外换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16)的进口端设置有进口组件(4),所述第四管道(18)的出口端设置有出口组件(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流程的车外换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梁,陈海涛,王明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爱斯达克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