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吸潮功能的全涤弹力仿麻针织染色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6980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吸潮功能的全涤弹力仿麻针织染色布,包括针织布、交织层和交织线,所述针织布是由涂料层、纤维绒层、交织层、第一针脚连接层、聚酯纤维层、第二针脚连接层、内衬隔离层和棉麻层八个分层相互整织形成的整体布料,所述涂料层附着在纤维绒层的表面,且纤维绒层与交织层之间相互连接,所述第一针脚连接层设置在交织层与聚酯纤维层之间,且聚酯纤维层的下侧连接有第二针脚连接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纤维绒层设置为纤维线未经编织构成的绒层,并在纤维绒层外侧喷刷涂料层,可以通过涂料层对湿气进行初步阻挡,同时通过纤维绒层将水汽在纤维绒层上进行吸附,最大程度防止水汽向内侧侵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吸潮功能的全涤弹力仿麻针织染色布
本技术涉及针织染色布
,具体为一种具有吸潮功能的全涤弹力仿麻针织染色布。
技术介绍
针织染色布,是指将针织线进行编制形成的布料,在针织线进行编织时在编织线内加入辅助材料来达到多种功能化,同时便于进行色彩浸染的布料,称为针织染色布;在针织染色布进行日常加工服饰进行使用时,需要其具有一定的吸潮功能与弹力,可以将湿气与使用物体之间进行阻隔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弹性,所以需要用到具有吸潮功能的全涤弹力仿麻针织染色布进行成品加工。现有的针织染色布,在进行高效防潮的同时布料的弹性会相对降低,会造成使用穿着的柔软性降低,且针织染色布防潮基本单一依靠涂料所以稳定性较差,与其他布料层之间的配合紧密度较差,会使针织染色布的使用途径减少,造成使用效率低,对使用者的使用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吸潮功能的全涤弹力仿麻针织染色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吸潮功能的全涤弹力仿麻针织染色布,包括针织布、交织层和交织线,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吸潮功能的全涤弹力仿麻针织染色布,包括针织布(1)、交织层(4)和交织线(10),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布(1)是由涂料层(2)、纤维绒层(3)、交织层(4)、第一针脚连接层(5)、聚酯纤维层(6)、第二针脚连接层(7)、内衬隔离层(8)和棉麻层(9)八个分层相互整织形成的整体布料,所述涂料层(2)附着在纤维绒层(3)的表面,且纤维绒层(3)与交织层(4)之间相互连接,所述第一针脚连接层(5)设置在交织层(4)与聚酯纤维层(6)之间,且聚酯纤维层(6)的下侧连接有第二针脚连接层(7),所述第二针脚连接层(7)的下端设置有内衬隔离层(8),且内衬隔离层(8)的另一侧上连接有棉麻层(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吸潮功能的全涤弹力仿麻针织染色布,包括针织布(1)、交织层(4)和交织线(10),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布(1)是由涂料层(2)、纤维绒层(3)、交织层(4)、第一针脚连接层(5)、聚酯纤维层(6)、第二针脚连接层(7)、内衬隔离层(8)和棉麻层(9)八个分层相互整织形成的整体布料,所述涂料层(2)附着在纤维绒层(3)的表面,且纤维绒层(3)与交织层(4)之间相互连接,所述第一针脚连接层(5)设置在交织层(4)与聚酯纤维层(6)之间,且聚酯纤维层(6)的下侧连接有第二针脚连接层(7),所述第二针脚连接层(7)的下端设置有内衬隔离层(8),且内衬隔离层(8)的另一侧上连接有棉麻层(9),所述交织层(4)上设置有交织线(10),所述交织线(10)的中间位置安装有串联中线(11),且串联中线(11)的外侧连接有硅胶线(12),所述硅胶线(12)的外侧连接有毛绒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吸潮功能的全涤弹力仿麻针织染色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绒层(3)是由纤维线未经编织构成的绒层,且纤维绒层(3)的另一端与交织层(4)之间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汉清洪宇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臻明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