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速器主动润滑壳体及变速器润滑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速器主动润滑壳体及变速器润滑方法,属于变速器润滑
技术介绍
现市场上常用的新能源箱主要的润滑方式为飞溅润滑和主动润滑,两者都具有各自的缺陷。飞溅润滑:该润滑方式充分利用了齿轮作为动力原件,将润滑油飞溅到高处,再通过在变速箱壳体内添加挡油筋,将润滑油导到需要润滑及散热处,该方案优势为经济性好,不需要额外添加零件,成本低。劣势是因为润滑油的动力来自齿轮的旋转,流量不可控,在低速高扭工况时,因为齿轮转速较低,润滑油无法通过飞溅到达指定位置,导致各个摩擦位置缺少润滑剂散热功能,更恶劣的是传递的扭矩高,摩擦面正压力也到达高值,导致摩擦面的油膜破裂,产生大量的热量,最终如果温度超过材料的耐热极限就会对产品产生破坏,而在高速运转时,齿轮高速甩油,挡油筋挡油,消化了大量能量,导致变速箱总体效率降低。主动润滑:该润滑方式能解决飞溅润滑确定,通过控制系统对润滑系统的油泵转速控制,在油泵的出油口位置接上管道,将润滑油输到需要润滑的位置,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控制油泵的转速得到 ...
【技术保护点】
1.变速器主动润滑壳体,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置与变速器润滑系统的油泵出油口连接的主干道(3)和将润滑油输送至变速器中各轴承和齿轮接触处的支干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干道(3)一体成型在壳体(1)中,且壳体(1) 上设置用于冷却主干道输送的润滑油的温度交换器(5)和与支干道(4)联通的积油腔(2),主干道(3)和支干道(4)通过温度交换器(5)和积油腔(2)联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变速器主动润滑壳体,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置与变速器润滑系统的油泵出油口连接的主干道(3)和将润滑油输送至变速器中各轴承和齿轮接触处的支干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干道(3)一体成型在壳体(1)中,且壳体(1)上设置用于冷却主干道输送的润滑油的温度交换器(5)和与支干道(4)联通的积油腔(2),主干道(3)和支干道(4)通过温度交换器(5)和积油腔(2)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主动润滑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变换器(5)由双道冷却腔(51)和盖在双道冷却腔(51)上将其封闭的后盖(52)组成,主支道(3)和双道冷却腔(51)均与壳体(1)一体铸造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主动润滑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道冷却腔(51)中具有用于油液流经的油道(51.1)和用于冷却液流经的冷却道(51.2),主干道(3)与油道(51.1)的前端进油口联通,积油腔(2)与油道(51.1)的后端出油口联通,冷却道(51.2)环绕包围油道(5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器主动润滑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道冷却腔(51)为一体成型在壳体(1)上的长方体凹腔,双道冷却腔(51)的外缘(53)与后盖(52)通过螺栓连接,双道冷却腔(51)中具有用于形成油道(51.1)的内缘(54),内缘(54)在双道冷却腔(51)中为循环回路结构,外缘(53)和内缘(54)之间形成冷却道(51.2),冷却道(51.2)的进水口(51.21)和出水口(51.22)分别开设在后盖(5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器主动润滑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道(51.1)呈多个几字型连接的波浪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桂兵,李和广,钟家宗,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