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智能化发热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6962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智能化发热面料,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包括发热面料层,发热面料层包括低阻石墨烯层、上聚酰亚胺膜层、下聚酰亚胺膜层和柔性高分子材料层,上聚酰亚胺膜层和下聚酰亚胺膜层分别设置在低阻石墨烯层的顶部和底部外壁上,且柔性高分子材料层设置在上聚酰亚胺膜层和下聚酰亚胺膜层远离低阻石墨烯层的另一侧外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低阻石墨烯层发热稳定、均匀等特质使得发热面料能够均匀且稳定地发热,低阻石墨烯层能够辐射出对身体有益的远红外线,可缓解身体疲劳,改善血液循环,从而提高了石墨烯发热面料的使用舒适度,导电银浆膜起到了连接低阻石墨烯层和铜箔的作用,可以有效防止阻石墨烯层和铜箔接触不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智能化发热面料
本技术涉及面料
,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智能化发热面料。
技术介绍
在寒冷的冬季,兼具轻薄、保暖、美观特性的服装是人们的最爱,然而,传统的服装远远不能满足人美冬季爱美、保暖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智能加热服装应运而生;智能加热服装的核心是加热组件,轻薄、加热效果好的加热组件对于智能加热服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方式形成的蜂窝状平面薄膜,是一种只有一个原子层厚度的二维材料;石墨烯具有优良的导电性(电子迁移率可达到2×105cm2/V·s)、散热性(室温下热导系数是5000W·m-1·K-1)和较高红外发射率;石墨烯能够发射5~25μm的远红外线,能够被人体充分吸收,使细胞发生共振,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是一种很好的理疗保健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导电、散热、保健等领域。现有的发热面料主要采用电热元件,存在下列问题:现有的电热元件不适于为服装提供热量;现有的发热面料导电能力较弱;现有的发热膜不柔软、不易折叠、舒适性差;面料防风、防雨效果较差。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石墨烯智能化发热面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烯智能化发热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包括发热面料层(4),所述发热面料层(4)包括低阻石墨烯层(6)、上聚酰亚胺膜层(5)、下聚酰亚胺膜层(11)和柔性高分子材料层(16),所述上聚酰亚胺膜层(5)和下聚酰亚胺膜层(11)分别设置在低阻石墨烯层(6)的顶部和底部外壁上,且柔性高分子材料层(16)设置在上聚酰亚胺膜层(5)和下聚酰亚胺膜层(11)远离低阻石墨烯层(6)的另一侧外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智能化发热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包括发热面料层(4),所述发热面料层(4)包括低阻石墨烯层(6)、上聚酰亚胺膜层(5)、下聚酰亚胺膜层(11)和柔性高分子材料层(16),所述上聚酰亚胺膜层(5)和下聚酰亚胺膜层(11)分别设置在低阻石墨烯层(6)的顶部和底部外壁上,且柔性高分子材料层(16)设置在上聚酰亚胺膜层(5)和下聚酰亚胺膜层(11)远离低阻石墨烯层(6)的另一侧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智能化发热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阻石墨烯层(6)顶部和底部外壁的两侧均设置有导电银浆膜(8),且导电银浆膜(8)远离低阻石墨烯层(6)的另一侧外壁上设置有铜箔(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烯智能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冠斌许晓婷董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裁神定制服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