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泵及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6923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泵及电器,其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输出传动相连的传动结构、以及与所述传动结构输出相配合的泵体,其中所述泵体包括:进水口、出水口、与所述进、出水口相连通的泵腔、以及由所述传动结构输出控制的泵芯,其中所述泵芯具有与泵腔相连通且容量可变的泵芯腔。本发明专利技术大流量低流速,实现泵腔全时储液不渗漏,当液体泵泵芯因长期疲劳或其他原因意外受损时,极大增加液体泵防泄漏可靠性,同时延长液体泵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泵及电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泵及电器。
技术介绍
液体泵是一种用于输送液体或给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电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等。家用、汽车、船舶、航空航天等电器都需要使用各式各样的液体泵。然而密封结构是液体泵中重要的一环,当液体泵泵芯因长期疲劳或其他原因意外受损时会导致整个液体泵工作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泵及电器,大流量低流速,实现泵腔全时储液不渗漏,当液体泵泵芯因长期疲劳或其他原因意外受损时,极大的增加液体泵防泄漏的功能,同时延长液体泵的寿命。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液体泵,其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输出传动相连的传动结构、以及与所述传动结构输出相配合的泵体,其中所述泵体包括:进水口、出水口、与所述进、出水口相连通的泵腔、以及由所述传动结构输出控制的泵芯,其中所述泵芯具有与泵腔相连通且容量可变的泵芯腔。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泵芯为可变形塑料或橡胶材料制成。优选地,还包括位于进水口下游且只允许单向输入的进水阀、位于出水口上游且只允许单向输出的出水阀。优选地,所述进水阀和出水阀为鸭嘴阀。优选地,所述电机包括输出齿轮,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与输出齿轮相啮合的一级齿轮、与一级齿轮相啮合的二级齿轮、由二级齿轮的二级轴带动旋转的凸轮、被凸轮所驱动的推杆座、以及一端与推杆座连接而另一端则与泵芯相连接的推杆。优选地,还包括至少部分收容推杆和泵芯的导套、和位于导套和推杆之间的密封圈。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技术方案是:第二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第一技术方案中液体泵的电器,优选地,该电器为家用厨房电器或饮水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技术方案是:一种液体泵,其包括泵体、与泵体动作配合的电磁部分,其中所述泵体包括:进水口、出水口、与所述进、出水口相连通的泵腔、以及由所述电磁部分输出控制的泵芯,其中所述泵芯为可变形塑料或橡胶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泵体包括至少部分收容泵芯的导套、以及位于导套和泵体之间的密封圈,其中所述泵芯具有与泵腔相连通且容量可变的泵芯腔。优选地,所述电磁部分包括被导套收容的推杆、与推杆磁力感应且包围推杆的线圈、设置在推杆内且设置有限位件的推杆芯、套设在推杆上的复位弹簧、和设置在推杆上且固定复位弹簧一端的卡圈。本专利技术优点是:大流量低流速,避免了传统液体泵因为传动不能真正实现液体和电器的分离,实现了泵腔全时储液不渗漏,当液体泵泵芯因长期疲劳或其他原因意外受损时,防漏O型圈开始代替泵芯工作,极大增加液体泵防泄漏可靠性,同时延长液体泵的寿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装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实施例第一视角下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实施例第二视角下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实施例第三视角下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装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揭示一种液体泵的第一实施例,其包括电机100、与电机100输出传动相连的传动结构200、以及与传动结构200输出相配合的泵体300。电机100包括位于电机输出轴上的输出齿轮110,电机100优选为直流有刷或无刷电机。其中电机输出轴的方向与泵芯330的运动方向相互垂直。电机100设置有与传动结构200配合的电机固定架120。传动结构200包括与电机固定架120固定连接的齿轮箱204、与齿轮箱204密闭配合的齿轮箱盖206、被齿轮箱204所收容且与输出齿轮110相啮合的一级齿轮210、被齿轮箱204所收容且与一级齿轮210相啮合的二级齿轮220、由二级齿轮220的二级轴222带动旋转的凸轮230、被凸轮230所驱动的推杆座240、以及一端与推杆座240连接而另一端则与泵芯330相连接的推杆250。其中一级齿轮210的齿轮数大于输出齿轮110的齿轮数,而小于二级齿轮220的齿轮数。推杆座240的一端插入到推杆250内腔而另一端则设置有推杆座轴242、和套设在推杆座轴242上且与凸轮230抵靠接触的推杆座轴承270。齿轮箱204与齿轮箱盖206形成的齿轮箱腔至少收容一级齿轮210、二级齿轮220、凸轮230、推杆座240、推杆250等。一级齿轮210设置有一级轴212。二级轴222穿过二级齿轮220、凸轮230且两端与二级轴承272连接。一级轴212、二级轴222、推杆座轴242三者相互平行。泵体300包括:进水口312、出水口314、与进、出水口312、314相连通的泵腔310、位于进水口312下游且只允许单向输入的进水阀316、位于出水口314上游且只允许单向输出的出水阀318、由传动结构200输出控制的泵芯330、至少部分收容推杆250和泵芯330的导套320、位于导套320和推杆250之间的密封圈262、以及设置在推杆座240和导套320之间的弹簧260,其中泵芯330具有与泵腔310相连通且容量可变的泵芯腔332。泵芯330为可变形塑料或橡胶材料制成制成。进水阀316和出水阀318为鸭嘴阀。工作时,电机100带动输出齿轮110传递动力到一级齿轮210,一级齿轮210传递动力到二级齿轮220,二级齿轮220带动凸轮230进行旋转运动;凸轮230旋转推动推杆座轴承270旋转,从而带动推杆座240和推杆250线性运动,由此对泵芯330进行压缩作业,泵芯330受挤压产生可恢复的弹性形变且泵芯腔332的容量变小,同时进水阀316受内部液态介质挤压而关闭,进水口312停止向泵腔310内补充液态介质,出水阀318受内部液态介质挤压则打开,出水口314则向外喷出液态介质;停止工作时,推杆座240在弹簧260的作用下,带动推杆座轴承270、推杆250、泵芯330进行释放压缩作业,泵芯330弹性变形恢复,这时,进水阀316受外部的液态介质挤压打开,进水口312开始向泵腔310内补充液态介质,出水阀318受负压作用挤压关闭,出水口314停止向外喷出液态介质。当泵芯330在做线性往复运动时,导套320对其进行限位并导向;当泵芯330因长期疲劳或其他原因意外受损时,密封圈262因为是O型圈且套设在推杆250外侧,以代替泵芯330工作,由此防止渗漏。如图6-7所示,本专利技术揭示一种液体泵的第二实施例,其采用电磁泵结构,包括泵体、与泵体动作配合的电磁部分1000。泵体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泵体300大体相似,其包括:进水口3102、出水口3104、与进、出水口3102、3104相连通的泵腔3100、位于进水口3102下游且只允许单向输入的进水阀、位于出水口3104上游且只允许单向输出的出水阀、泵芯3300、至少部分收容泵芯3300的导套、以及位于导套和泵体之间的密封圈。泵芯3300与第一实施例的泵芯330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泵,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机(100)、与所述电机(100)输出传动相连的传动结构(200)、以及与所述传动结构(200)输出相配合的泵体(300),其中所述泵体(300)包括:进水口(312)、出水口(314)、与所述进、出水口(312、314)相连通的泵腔(310)、以及由所述传动结构(200)输出控制的泵芯(330),其中所述泵芯(330)具有与泵腔(310)相连通且容量可变的泵芯腔(3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泵,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机(100)、与所述电机(100)输出传动相连的传动结构(200)、以及与所述传动结构(200)输出相配合的泵体(300),其中所述泵体(300)包括:进水口(312)、出水口(314)、与所述进、出水口(312、314)相连通的泵腔(310)、以及由所述传动结构(200)输出控制的泵芯(330),其中所述泵芯(330)具有与泵腔(310)相连通且容量可变的泵芯腔(33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芯(330)为可变形塑料或橡胶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体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进水口(312)下游且只允许单向输入的进水阀(316)、位于出水口(314)上游且只允许单向输出的出水阀(318)。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阀(316)和出水阀(318)为鸭嘴阀。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液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00)包括输出齿轮(110),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与输出齿轮(110)相啮合的一级齿轮(210)、与一级齿轮(210)相啮合的二级齿轮(220)、由二级齿轮(220)的二级轴(222)带动旋转的凸轮(230)、被凸轮(230)所驱动的推杆座(240)、以及一端与推杆座(240)连接而另一端则与泵芯(330)相连接的推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杨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凡之本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