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霖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小型风能发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69117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小型风能发电设备,包括:底座;第一立柱,与所述底座的顶端中心位置相适配插接;第二立柱,与所述第一立柱的顶端相适配插接;机座,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柱的顶端,所述轴承的内环与所述第二立柱的顶端过盈配合,且所述轴承的外环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座的底端中心位置;风能发电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座的顶端;夹持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的外壁上。该便携式小型风能发电设备,可对第二立柱进行升降和固定,以提高风轮的高度,以使其能够更大程度的受到风力作用,各组件均可便于进行拆卸,且拆卸后携带更加便利,安装简单,极大地适用于人们野外旅行和工作中进行携带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小型风能发电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能利用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小型风能发电设备。
技术介绍
风能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由于太阳辐射造成地球表面各部分受热不均匀,引起大气层中压力分布不平衡,在水平气压梯度的作用下,空气沿水平方向运动形成风,风能资源的总储量非常巨大,一年中技术可开发的能量约5.3X10^13千瓦时,风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储量大、分布广,但它的能量密度低(只有水能的1/800),并且不稳定,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风能可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得到开发利用。风能利用是综合性的工程技术,通过风力机将风的动能转化成机械能、电能和热能等;目前,人们在野外游玩或工作时经常会由于电量储备不足而影响生活或工作,而现有的风力发电装置体积较大,不可拆卸,从而不便进行出行携带,因此现推出一种便携式小型风能发电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小型风能发电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风力发电装置体积较大,不可拆卸,从而不便进行出行携带的问题。<br>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小型风能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1);/n第一立柱(2),与所述底座(1)的顶端中心位置相适配插接;/n第二立柱(3),与所述第一立柱(2)的顶端相适配插接;/n机座(4),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柱(3)的顶端,所述轴承的内环与所述第二立柱(3)的顶端过盈配合;/n风能发电机构(5),设置在所述机座(4)的顶端;/n夹持固定组件(6),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2)的外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小型风能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
第一立柱(2),与所述底座(1)的顶端中心位置相适配插接;
第二立柱(3),与所述第一立柱(2)的顶端相适配插接;
机座(4),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柱(3)的顶端,所述轴承的内环与所述第二立柱(3)的顶端过盈配合;
风能发电机构(5),设置在所述机座(4)的顶端;
夹持固定组件(6),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2)的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小型风能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2)的内腔前后两侧均沿上下方向开设有滑槽(7),所述滑槽(7)的内腔插接有滑块(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小型风能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2)的内腔一侧顶端开设有凹槽(8),所述凹槽(9)的内腔转动设置有可左右摆动的连接杆(10),所述第一立柱(2)的外壁顶端开设有通孔(11),所述通孔(11)的内腔插接有推柱(12),且所述推柱(12)的内侧与所述连接杆(10)的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小型风能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0)的一侧顶端与凹槽(8)的内腔内侧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13),所述第二立柱(3)的外壁一侧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若干个卡槽(14),所述连接杆(10)的另一侧顶端固定设置有卡块(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小型风能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能发电机构(5)包括:
壳体(51),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坐(4)的顶端;
小型风力发电机(52),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51)的内腔一侧;
风轮(53),所述小型风力发电机(52)的输出端延伸出所述壳体(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李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