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料循环利用的热流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686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原料循环利用的热流道系统,包括热塑机,所述热塑机包括热熔器、输液管、热咀、顶出推板和压模杆,所述热熔器的输出端连通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远离热熔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热咀,所述压模杆的一端与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压模杆的外侧壁与顶出推板滑动连接,所述顶出推板的下方设置有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的顶部入料口连通有料斗,所述料斗位于顶出推板的下方;通过分离装置将水口余料和产品分离开,产品通过导向板,被输送带送出,水口余料通过第一传输带送入水口料金属分离器中,处理后重新作为原料加入热流道循环中,大大的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有效的防止了水口余料被排入自然环境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料循环利用的热流道系统
本技术涉及热流道
,具体为一种原料循环利用的热流道系统。
技术介绍
热流道(HotRunnerSystems)是在注塑模具中使用的,将融化的塑料粒子注入到模具的型腔中的加热组件系统。热流道模具是将传统式模具或三板式模具的浇道与流道经过加热,于每一成形时即不需要取出流道和浇道的一种崭新构造。热流道是通过加热的办法来保证流道和浇口的塑料保持熔融状态。由于在流道附近或中心设有加热棒和加热圈,从注塑机喷嘴出口到浇口的整个流道都处于高温状态,使流道中的塑料保持熔融,停机后一般不需要打开流道取出凝料,再开机时只需加热流道到所需温度即可。因此,热流道工艺有时称为热集流管系统,或者称为无流道模塑。现有的,一般的热流道系统中,产生的水口余料与产品混杂,需要工作人员手工检出,十分麻烦,检出后的水口余料含有杂质,难以重复利用,浪费资源,成本较高,为此,提出一种原料循环利用的热流道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料循环利用的热流道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料循环利用的热流道系统,包括热塑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机(1)包括热熔器(2)、输液管(3)、热咀(4)、顶出推板(5)和压模杆(6),所述热熔器(2)的输出端连通有输液管(3),所述输液管(3)远离热熔器(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热咀(4),所述压模杆(6)的一端与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压模杆(6)的外侧壁与顶出推板(5)滑动连接,所述顶出推板(5)的下方设置有分离装置(7),所述分离装置(7)的顶部入料口连通有料斗(8),所述料斗(8)位于顶出推板(5)的下方,所述分离装置(7)的底部余料出口连通有水口料管(15),所述水口料管(15)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传输带(17),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料循环利用的热流道系统,包括热塑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机(1)包括热熔器(2)、输液管(3)、热咀(4)、顶出推板(5)和压模杆(6),所述热熔器(2)的输出端连通有输液管(3),所述输液管(3)远离热熔器(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热咀(4),所述压模杆(6)的一端与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压模杆(6)的外侧壁与顶出推板(5)滑动连接,所述顶出推板(5)的下方设置有分离装置(7),所述分离装置(7)的顶部入料口连通有料斗(8),所述料斗(8)位于顶出推板(5)的下方,所述分离装置(7)的底部余料出口连通有水口料管(15),所述水口料管(15)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传输带(17),所述分离装置(7)靠近产品出料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料循环利用的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7)的内侧壁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以分离装置(7)的中心点为对称中心对称的滑槽(11),所述滑槽(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10),所述滑杆(10)的一端焊接有支架(9),所述支架(9)远离滑杆(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16),所述转轴(16)的两端均与分离装置(7)的内侧壁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料循环利用的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亚泰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