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外墙施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外墙施工用的防护栏,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主板;利用切割磁感线原理和电磁铁的性质,对装置的运作情况进行控制,触发后续的护栏铺设操作和固定操作,增大结构之间的联动性,使操作更加便捷,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自动对侧板进行扩展,使护栏发生扩散,自动进行铺设,减少人力付出,降低工作强度,有效节省时间,工作效率更高,并且在需要拆卸的情况下自动进行收缩,方便携带,通过锥轮、第三齿轮和钻杆的共同作用,钻具自动旋转钻入地面下,对整个装置进行加固,增大其设置的稳定性,可有效降低其受到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而倾倒的几率,更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外墙施工用的防护栏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外墙施工
,具体为一种建筑外墙施工用的防护栏。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警醒外界人员,防止其进入施工现场,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方便工作人员更安全地进行施工,通常需要在建筑外墙设立防护栏。常见的防护栏大多结构固定,并且防护栏之间借助螺栓螺母连接,为了方便携带,通常需要将散开的防护栏转移到施工地,现场进行安装,需要多人配合,施工效率低,非常费时费力,并且不能很快完成安装或者拆卸,操作非常不方便。同时目前的防护栏在使用时,容易出现与地面连接不紧实的情况,防护栏设置的稳定性比较差,容易受到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影响出现倾倒的情况,不仅具有一定的安全问题,并且失去防护效果,不利于防护栏的正常使用。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外墙施工用的防护栏,具备自动铺设、稳定性高和操作便捷的优点,解决了操作不便和稳定性不佳的问题,利用切割磁感线原理和电磁铁的性质,对装置的运作情况进行控制,触发后续的护栏铺设操作和固定操作,自动对侧板进行扩展,使护栏发生扩散,自动进行铺设,减少人力付出,降低工作强度,有效节省时间,工作效率更高,并且在需要拆卸的情况下自动进行收缩,方便携带,同时钻具自动旋转钻入地面下,对整个装置进行加固,增大其设置的稳定性,可有效降低其受到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而倾倒的几率,更符合实际使用情况,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自动铺设、稳定性高和操作便捷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建筑外墙施工用的防护栏包括外壳、主板、铜棒、磁极组、第一齿轮、连杆组、侧板、转板、电磁铁、转框、第二齿轮、棘轮、锥轮、第三齿轮、钻杆。其中:上述各结构之间的位置及连接关系如下:一种建筑外墙施工用的防护栏,包括外壳,外壳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柱,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主板,主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杆,压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压框,压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磁极组,主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铜棒,铜棒与电磁铁电连接,铜棒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磁极组,磁极组由N极块和S极块构成,主板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有两个并且规格相同,第一齿轮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一齿形轮,第一齿形轮有两个并且尺寸相同,主板的外侧活动活动连接有连杆组,连杆组由连杆一、连杆二和连杆三构成,连杆一与第一齿形轮固定连接,连杆一远离第一齿形轮的一侧与连杆二活动连接,连杆二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形轮,连杆一和连杆二连接处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连杆三,两个连杆三远离其连接处的一侧分别与上侧第一齿形轮外侧的连杆一和下侧第二齿形轮外侧的连杆二活动连接。主板的外侧活动连接有侧板,侧板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二齿形轮和第一齿形轮,其底部活动连接有滚轮,主板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转板,转板有两个并且规格相同,转板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拉绳,拉绳远离转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弹簧,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铁,电磁铁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板,支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半圆弧条,支板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倒置T型杆,电磁铁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转框,转框的由圆框和直管构成,其直管内活动连接有工型杆,其圆框内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转框圆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倒置Z型杆,转框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转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棘轮,棘轮的下方活动连接有锥轮,锥轮的外侧活动连接有锥形轮,锥形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杆,螺杆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三齿轮,锥轮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钻杆,钻杆由转柱和钻具构成,转柱的表面开设有波浪状槽道。(二)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外墙施工用的防护栏,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建筑外墙施工用的防护栏,通过外壳、主板、铜棒、磁极组、电磁铁、转框、第二齿轮和棘轮的共同作用,利用切割磁感线原理和电磁铁的性质,对装置的运作情况进行控制,触发后续的护栏铺设操作和固定操作,增大结构之间的联动性,使操作更加便捷,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2、该建筑外墙施工用的防护栏,通过第一齿轮、连杆组、侧板和转板的共同作用,自动对侧板进行扩展,使护栏发生扩散,自动进行铺设,减少人力付出,降低工作强度,有效节省时间,工作效率更高,并且在需要拆卸的情况下自动进行收缩,方便携带。3、该建筑外墙施工用的防护栏,通过锥轮、第三齿轮和钻杆的共同作用,钻具自动旋转钻入地面下,对整个装置进行加固,增大其设置的稳定性,可有效降低其受到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而倾倒的几率,更符合实际使用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电磁铁和棘轮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转框和第二齿轮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1、外壳;2、主板;3、铜棒;4、磁极组;5、第一齿轮;6、连杆组;7、侧板;8、转板;9、电磁铁;10、转框;11、第二齿轮;12、棘轮;13、锥轮;14、第三齿轮;15、钻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建筑外墙施工用的防护栏,包括外壳1,外壳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柱,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主板2,主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杆,压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压框,压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磁极组4,主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铜棒3,铜棒3与电磁铁9电连接,铜棒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绝缘块,铜棒3通过绝缘块与主板2固定连接,铜棒3位于磁极组4的N极块和S极块之间,铜棒3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磁极组4,磁极组4由N极块和S极块构成,主板2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一齿轮5,第一齿轮5有两个并且规格相同,两个第一齿轮5分别位于主板2的上下两端,第一齿轮5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一齿形轮,其尺寸与第一齿轮5的尺寸相适配,第一齿形轮有两个并且尺寸相同,第一齿轮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轴。主板2的外侧活动活动连接有连杆组6,连杆组6由连杆一、连杆二和连杆三构成,连杆一与第一齿形轮固定连接,连杆一远离第一齿形轮的一侧与连杆二活动连接,连杆二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形轮,连杆一和连杆二连接处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连杆三,两个连杆三远离其连接处的一侧分别与上侧第一齿形轮外侧的连杆一和下侧第二齿形轮外侧的连杆二活动连接,主板2的外侧活动连接有侧板7,侧板7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二齿形轮和第一齿形轮,并且其外侧的第二齿形轮与第一齿形轮相啮合,其底部活动连接有滚轮,主板2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转板8,转板8有两个并且规格相同,转板8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拉绳,拉绳远离转板8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弹簧,其拉绳活动连接在第一齿轮5转轴的外侧,初始时,转板8拉绳外侧的弹簧处于拉伸状态,转板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轴。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铁9,电磁铁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板,支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外墙施工用的防护栏,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主板(2),主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铜棒(3),铜棒(3)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磁极组(4),主板(2)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一齿轮(5),主板(2)的外侧活动活动连接有连杆组(6),主板(2)的外侧活动连接有侧板(7),主板(2)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转板(8),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铁(9),电磁铁(9)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转框(10),转框(10)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11),转框(10)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棘轮(12),棘轮(12)的下方活动连接有锥轮(13),锥轮(13)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三齿轮(14),第三齿轮(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钻杆(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外墙施工用的防护栏,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主板(2),主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铜棒(3),铜棒(3)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磁极组(4),主板(2)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一齿轮(5),主板(2)的外侧活动活动连接有连杆组(6),主板(2)的外侧活动连接有侧板(7),主板(2)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转板(8),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铁(9),电磁铁(9)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转框(10),转框(10)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11),转框(10)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棘轮(12),棘轮(12)的下方活动连接有锥轮(13),锥轮(13)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三齿轮(14),第三齿轮(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钻杆(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施工用的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柱,主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杆,压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压框,压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磁极组(4),铜棒(3)与电磁铁(9)电连接,磁极组(4)由N极块和S极块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施工用的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5)有两个并且规格相同,第一齿轮(5)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一齿形轮,第一齿形轮有两个并且尺寸相同,连杆组(6)由连杆一、连杆二和连杆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桦,叶玉敬,叶国锋,叶娘汀,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爱得威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