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多样性篱笆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6822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多样性篱笆的制作方法,其采用硬木或其他的当地原生硬木作为主材制作篱笆主体,同时栽种适合于当地气候、环境或其他当地特有的灌木或木质藤本类植物作为装饰植株,植株的枝条缠绕编织于篱笆架上,植株的枝条覆盖于整个篱笆主体;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木质的篱笆主体为骨架,以活体植株编制篱笆,随着植株的不断生长,后期将自然成型为各种造型的篱笆,同时摆脱对木质篱笆主体的依赖而单独存在,大大延长了篱笆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还可以采用多种植株制作篱笆,丰富篱笆的生物多样性,同时也能够提高篱笆的抗病虫能力;且由于采用可塑性强的活体植株制作篱笆,其造型可以不断更换,篱笆的美观度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多样性篱笆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园林装饰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多样性篱笆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篱笆,是古今中外常见的空间围护设施,又叫栅栏、护栏、杖子,常见于院子、菜园、花园等开敞空间外围,现在也常见于园林绿化中作为装饰;传统的篱笆多以围护功能、耐久度为首要考虑因素,对其承载的功能多元化未能充分挖掘,材料和制作方式越发趋同,造型、功能单一,且难以与周边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进行良好的融合;木质或竹质的篱笆外形美观但易损毁,使用寿命较短;单一灌木绿篱观赏性有限且生物多样性较低,对区域生态系统贡献甚微;人造材质篱笆坚固耐用但与生态环境难以相融。我国现已迈入生态文明建时期,篱笆这一传承数千年的先民智慧应当具有更符合当下生态价值观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一种生物多样性篱笆系统在传统篱笆的结构基础上进行生态理念植入,使其满足篱笆的基本功能同时,还可以作为鸟类、昆虫等小型野生动物的栖息取食场所和生物通廊,具有观赏价值高、维护便利、使用寿命长、生态功能丰富等多重优点,可适用于生态修复、园林绿化、空间区隔、园地围挡等多种城乡场景,满足多重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篱笆的生物多样性及观赏性较差,对其所在区域的生态系统贡献差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所养性篱笆的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多种不同种类的活体植株构件篱笆,不但提高了篱笆的生物多样性和观赏性,还延长了篱笆的使用寿命;同时多种活体植物构件的篱笆还能够丰富其所在地的植物种类,大大提高了篱笆对当地生态系统的贡献。一种生物多样性篱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原材料准备:选用笔直的原木作为纵木和横木,纵木的一端设置斜切的插接端,同时在纵木的立面钻取两排对称的连接孔;同时在横木的两端固定与连接孔适配的连接钢钉;S2、篱笆制作:将纵木的插接端插入到底面预先开挖的固定孔内,同时回填固定纵木,再通过连接钢钉和连接孔实现纵木和横木的固定,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完成篱笆主体的制作;S3、在两相邻纵木的间隙之间栽种活体植物,同时对植物的纸条进行整理,并将枝条缠绕固定关于纵木和横木上,使纵木、横木和植物枝条交织成网状;S4、同时以季度为单位对步骤S3中活体植物的新生枝条采用与步骤S3相同的缠绕方法进行定型管理,使其生长并覆盖整个篱笆主体,同时。优选的,步骤S1中的纵木和横木选用松木、杉木、桦木、杨木或其他当地硬质原木;所述纵木的直径为7-15cm,其长度为80-210cm;所述横木直径为5-7cm,长度为80-120cm。优选的,步骤S1中连接孔的孔径为0.5cm、1cm、1.5cm或2cm,其深度为2-5cm,两相邻连接孔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0cm。优选的,步骤S2中纵木埋深不小于30cm,纵木露出地表部分不低于50cm;且两相邻纵木之间的间隔为80-100cm。优选的,步骤S3中活体植物为灌木或木质藤本类植物,且两相邻纵木之间至少种植2-3中不同种类的植株。优选的,步骤S4中还包括枝条修剪,对与纵木高度比值大于1.5的枝条进行顶端修剪,修剪后的枝条与纵木的高度比值为1-1.5。优选的,步骤S3中枝条以S形缠绕或辫式编制的方式与纵木、横木交织成网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硬木或其他的当地原生硬木作为主材制作篱笆主体,同时栽种适合于当地气候、环境或其他当地特有的灌木或木质藤本类植物作为装饰植株,植株的枝条编制于篱笆架上,植株的枝条覆盖于整个篱笆主体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植株的枝条覆盖整个篱笆主体,其能够对篱笆主体提供保护,避免其快速老化,延长篱笆主体的使用寿命,保证在前期植株生长过程中篱笆主体的使用寿命,并为植株的生长提供支撑;其次,本专利技术在前期通过篱笆主体为植株提供支撑,在后期植株完成生产及造型后,其自身能够保证稳定的支撑,此时篱笆主要由活体的植株构成,与木质的篱笆相比,其使用寿命就是植株的寿命,因此本专利技术能够最大限度的延长篱笆的使用寿命;同时本专利技术通过多种植株构造篱笆,同时植株也精选当地的灌木和木质藤本作物,其不但大大提高了篱笆的生物多样性,同时也提高了植物对于当地气候的适应能力;而多样性的生物结构不但能够提高篱笆应对极端气候的能力,保证篱笆的使用寿命,同时也能够提高篱笆的观赏性;同时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多种活体植物作为构件篱笆的主材,因此其不但能够丰富当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完全成型的篱笆还可以作为鸟类、昆虫等小型野生动物的栖息取食场所和生物通廊,从而构建成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提高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且其还具有观赏价值高、维护便利、使用寿命长、生态功能丰富等多重优点,可适用于生态修复、园林绿化、空间区隔、园地围挡等多种城乡场景,满足多重需求;最后,本专利技术通过活体植株作为主要原料构造篱笆,其能够结合植株的实际生长状况进行修剪,进而制作各种造型,大大拓展了篱笆的造型;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在整个篱笆的使用过程中灵活改变篱笆的造型,与制作完成就不能更改的传统篱笆相比,其造型更加灵活、多样,提高了篱笆的美学观赏性。2、本专利技术的纵木和横木均采用硬质原木制作,有利于提高篱笆的结构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通过相互配合的连接孔和连接钢钉实现纵木和横木的连接,其连接方式简单、牢靠,能够大大提高篱笆的组装效率。3、本专利技术采用灌木或木质藤本类植物作为栽种植株,一方面此类植株栽种难度较低,能够有效提高篱笆的成功率,同时其生长高度与篱笆的高度符合,能够满足篱笆的使用需求;且此种植株的可塑性强,能够有效提高篱笆的造型能力,进而满足造型的多样化需求。4、本专利技术还将对与纵木高度比值大于1.5的枝条进行顶端修剪,修剪后的枝条与纵木的高度比值为1-1.5,通过对植株顶端的修剪消除植株的顶端优势,从而引导植株横向生长,保证覆盖整个篱笆主体,同时为篱笆的造型提供更多的枝条。5、本专利技术的枝条以S形缠绕或辫式编制的方式与纵木、横木交织成网状,在前期能够有效提高枝条与纵木和横木的连接强度,进而保证定型效果,避免植株生长过程中造型发生松动,影响篱笆的美观度,同时此种造型方式不但操作方便,同时也能够提高篱笆的美观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方式1本实施方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实施方式,其公开了一种生物多样性篱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原材料准备,选取直径为7-15cm、长度为80-210cm的笔直原木作为纵木主材,剔除原木上的枝丫;选取原木的一端作为插入端,并将该端斜切,斜切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60°;同时在纵木的两侧钻取相对称的连接孔,连接孔的数目根据涉及的横木数量确定,其相邻两连接孔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0cm,同时根据需要支撑的横木的要求,连接孔的孔径为0.5cm、1cm、1.5cm或2cm;连接孔的深度为为2-5cm;选取直径为5-7cm,长度为80-120cm的笔直原木作为纵木主材,剔除原木上的枝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多样性篱笆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原材料准备:选用笔直的原木作为纵木和横木,纵木的一端设置斜切的插接端,同时在纵木的立面钻取两排对称的连接孔;同时在横木的两端固定与连接孔适配的连接钢钉;/nS2、篱笆制作:将纵木的插接端插入到底面预先开挖的固定孔内,同时回填固定纵木,再通过连接钢钉和连接孔实现纵木和横木的固定,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完成篱笆主体的制作;/nS3、在两相邻纵木的间隙之间栽种活体植物,同时对植物的纸条进行整理,并将枝条缠绕固定关于纵木和横木上,使纵木、横木和植物枝条交织成网状;/nS4、同时以季度为单位对步骤S3中活体植物的新生枝条采用与步骤S3相同的缠绕方法进行定型管理,使其生长并覆盖整个篱笆主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多样性篱笆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材料准备:选用笔直的原木作为纵木和横木,纵木的一端设置斜切的插接端,同时在纵木的立面钻取两排对称的连接孔;同时在横木的两端固定与连接孔适配的连接钢钉;
S2、篱笆制作:将纵木的插接端插入到底面预先开挖的固定孔内,同时回填固定纵木,再通过连接钢钉和连接孔实现纵木和横木的固定,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完成篱笆主体的制作;
S3、在两相邻纵木的间隙之间栽种活体植物,同时对植物的纸条进行整理,并将枝条缠绕固定关于纵木和横木上,使纵木、横木和植物枝条交织成网状;
S4、同时以季度为单位对步骤S3中活体植物的新生枝条采用与步骤S3相同的缠绕方法进行定型管理,使其生长并覆盖整个篱笆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多样性篱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纵木和横木选用松木、杉木、桦木、杨木或其他当地硬质原木;所述纵木的直径为7-15cm,其长度为80-210cm;所述横木直径为5-7cm,长度为80-120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无畏刘刚邓曼丹
申请(专利权)人:野趣生境环境设计成都研究院有限合伙四川野趣生境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