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幕墙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678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幕墙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沉淀池、过滤池、蓄水池、安装在幕墙上的截水槽和导流管,截水槽的一头与导流管相连通,截留槽的另一头设有挡板,导流管的底部通过汇流管与沉淀池连通,沉淀池通过第一排水口与过滤池相连通,过滤池通过第二排水口与蓄水池相连通。有益效果是:利用安装在幕墙上的截水槽将落到幕墙表面的雨水截留至导流管中,然后通过汇流管流入沉淀池中进行沉淀,使雨水中夹杂的颗粒物沉淀到沉淀池底部,然后雨水流入过滤池中进行过滤,最后将过滤后的雨水储存在蓄水池中备用,经过沉淀和过滤后的雨水能够用于大楼日常的保洁、绿植灌溉,能够节约水资源、降低日常用水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幕墙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幕墙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帷幕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面板和支承结构体系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雨水落到幕墙上会顺着幕墙表面向下流,通常这些雨水流到地面从排污管排走,不能对这些雨水进行回收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幕墙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幕墙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用于对雨水中固体杂质进行沉淀的沉淀池、用于过滤雨水的过滤池、用于储存雨水的蓄水池、安装在幕墙上的截水槽和导流管,所述截水槽的一头与导流管相连通,所述截留槽的另一头设有挡板,所述导流管的底部通过汇流管与沉淀池连通,所述沉淀池通过第一排水口与过滤池相连通,所述过滤池通过第二排水口与蓄水池相连通;所述蓄水池中安装有水泵,所述蓄水池顶部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给水泵供电。其中,所述截水槽有挡板的一头高于截水槽与导流管连通的一头。其中,所述截水槽与幕墙的衔接缝处涂抹有密封胶。其中,所述截水槽的横截面为U形。其中,所述截水槽通过螺丝安装在幕墙的支承结构上或者通过黏合剂粘贴在幕墙的面板上。<br>其中,所述沉淀池中安装有多组叠放的蜂窝斜管。其中,所述过滤池中从下往上依次铺设有承托层和滤料层,所述承托层由级配碎石铺设而成,所述滤料层由颗粒活性炭和砂铺设而成。其中,所述导流管包括多个第一标准节,所述第一标准节的尾部设有能够插入另一第一标准节头部的第一插管,所述第一标准节的侧面开设有与截水槽相连通的半圆形的进水孔。其中,所述汇流管包括多个第二标准节和弯接,所述第二标准节的尾部设有能够插入另一第二标准节头部的插管,所述弯接的尾部插入开设在第二标准节侧面的插孔中,所述导流管的底部插入弯接的头部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安装在幕墙上的截水槽将落到幕墙表面的雨水截留至导流管中,然后通过汇流管流入沉淀池中进行沉淀,使雨水中夹杂的颗粒物沉淀到沉淀池底部,然后雨水流入过滤池中进行过滤,最后将过滤后的雨水储存在蓄水池中备用,经过沉淀和过滤后的雨水能够用于大楼日常的保洁、绿植灌溉,能够节约水资源、降低日常用水费用。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幕墙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截水槽与导流管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汇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沉淀池、过滤池、蓄水池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幕墙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用于对雨水中固体杂质进行沉淀的沉淀池5、用于过滤雨水的过滤池7、用于储存雨水的蓄水池9、安装在幕墙1上的截水槽2和导流管3,截水槽2的一头与导流管3相连通,截留槽2的另一头设有挡板10,导流管3的底部通过汇流管4与沉淀池5连通,沉淀池5通过第一排水口6与过滤池7相连通,过滤池7通过第二排水口8与蓄水池9相连通;蓄水池9中安装有水泵11,蓄水池9顶部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12,太阳能电池板12给水泵11供电。截水槽2通过螺丝安装在幕墙1的支承结构上或者通过黏合剂粘贴在幕墙1的面板上,具体为截水槽2与幕墙1的衔接缝处涂抹有密封胶。截水槽2的横截面为U形。截水槽2有挡板10的一头高于截水槽2与导流管3连通的一头。导流管3包括多个第一标准节13,第一标准节13的尾部设有能够插入另一第一标准节13头部的第一插管14,第一标准节13的侧面开设有与截水槽2相连通的半圆形的进水孔15。本实施例中,沉淀池5中安装有多组叠放的蜂窝斜管19。另外,过滤池7中从下往上依次铺设有承托层20和滤料层21,承托层20由级配碎石铺设而成,滤料层21由颗粒活性炭和砂铺设而成。本实施例中,汇流管4包括多个第二标准节16和弯接17,第二标准节16的尾部设有能够插入另一第二标准节16头部的插管18,弯接17的尾部插入开设在第二标准节16侧面的插孔中,导流管3的底部插入弯接17的头部中。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幕墙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雨水中固体杂质进行沉淀的沉淀池、用于过滤雨水的过滤池、用于储存雨水的蓄水池、安装在幕墙上的截水槽和导流管,所述截水槽的一头与导流管相连通,所述截留槽的另一头设有挡板,所述导流管的底部通过汇流管与沉淀池连通,所述沉淀池通过第一排水口与过滤池相连通,所述过滤池通过第二排水口与蓄水池相连通;所述蓄水池中安装有水泵,所述蓄水池顶部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给水泵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幕墙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雨水中固体杂质进行沉淀的沉淀池、用于过滤雨水的过滤池、用于储存雨水的蓄水池、安装在幕墙上的截水槽和导流管,所述截水槽的一头与导流管相连通,所述截留槽的另一头设有挡板,所述导流管的底部通过汇流管与沉淀池连通,所述沉淀池通过第一排水口与过滤池相连通,所述过滤池通过第二排水口与蓄水池相连通;所述蓄水池中安装有水泵,所述蓄水池顶部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给水泵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水槽有挡板的一头高于截水槽与导流管连通的一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水槽与幕墙的衔接缝处涂抹有密封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水槽的横截面为U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莉徐建山何升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爱富兰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