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边出尘功能的电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6759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双边出尘功能的电刨,属于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内置有一个腔体,且该腔体呈上下结构设置,分别为上腔体和下腔体,其中,上腔体与下腔体相互连通,且上腔体贯穿壳体的两侧;刀具,安装于下腔体内,且刀具的两端分别与壳体的两侧相连;出尘管,与上腔体嵌套连接,且出尘管的两端分别开口端和封闭端,其中,沿出尘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条出尘通道,且出尘通道的一端与下腔体相连通,出尘通道的另一端与开口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双边出尘功能的电刨,将上腔体设置呈左右贯穿结构,通过出尘管插入方向的不同,实现不同的出尘方向,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发生堵塞现象,提高出尘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边出尘功能的电刨
本技术属于电动工具
,涉及一种电刨,特别是一种具有双边出尘功能的电刨。
技术介绍
电刨广泛应用于木材加工领域,可使木材平整,随着建筑、装潢、家具事业的不断发展,电刨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电动工具,它的使用不仅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还具有效率高,使用方便等优点。传统的电刨大都是单向出尘形式,即只有一边可以出尘,限制了电刨的使用方向,为了提高电刨使用的方便性,设计了双向出尘的电刨,但是,现有的双向出尘电刨,一般通过旋钮的方式来实现出尘方向的改变,导致其中有一个出尘方向的出尘效果较差,容易发生堵塞现象。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电刨结构上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实现双向出尘,且不易发生堵塞现象,提高出尘效果的电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双向出尘,且不易发生堵塞现象,提高出尘效果的电刨。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双边出尘功能的电刨,包括:壳体,内置有一个腔体,且该腔体呈上下结构设置,分别为上腔体和下腔体,其中,上腔体与下腔体相互连通,且上腔体贯穿壳体的两侧;刀具,安装于下腔体内,且刀具的两端分别与壳体的两侧相连;出尘管,与上腔体嵌套连接,且出尘管的一端为开口端,出尘管的另一端为封闭端,其中,沿出尘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条出尘通道,且出尘通道的一端与下腔体相连通,出尘通道的另一端与开口端相连通。在上述的一种具有双边出尘功能的电刨中,在上腔体与出尘管之间设置有一个导向部。在上述的一种具有双边出尘功能的电刨中,导向部包括沿上腔体的轴线通道设置有一条形凹槽,和与该条形凹槽插接配合的凸块,其中,该凸块设置于出尘管上。在上述的一种具有双边出尘功能的电刨中,在条形凹槽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卡块,该卡块作为上腔体与出尘管的卡接部。在上述的一种具有双边出尘功能的电刨中,在出尘通道的两侧各设置有一条进风通道,其中,出尘通道与两侧的进风通道相互连通。在上述的一种具有双边出尘功能的电刨中,在每一个进风通道与出尘通道之间设置有一个阻挡部。在上述的一种具有双边出尘功能的电刨中,出尘管呈阶梯状结构设置,其中,出尘管上的阶梯部与上腔体的端部卡接配合。在上述的一种具有双边出尘功能的电刨中,出尘管包括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且第一轴段的周向直径大于第二轴段的周向直径,其中,出尘通道的进尘部设置于第二轴段上,且进尘部呈条状设置,出尘通道的出尘部设置于第一轴段上,并位于第一轴段的端部。在上述的一种具有双边出尘功能的电刨中,两个凸块位于条状进尘部的两端。在上述的一种具有双边出尘功能的电刨中,两个进风通道设置于进尘部一端的两侧,其中,每一个阻挡部与第二轴段的管壁呈一体化设置。在上述的一种具有双边出尘功能的电刨中,沿第二轴段的轴线方向设置有若干个环形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双边出尘功能的电刨,将上腔体设置呈左右贯穿结构,通过出尘管插入方向的不同,实现不同的出尘方向,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发生堵塞现象,提高出尘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具有双边出尘功能的电刨在右侧出尘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具有双边出尘功能的电刨在左侧出尘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电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A-A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出尘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壳体;110、上腔体;120、下腔体;130、条形凹槽;140、卡块;150、进风口;200、刀具;300、出尘管;310、开口端;320、封闭端;330、出尘通道;331、进尘部;332、出尘部;340、凸块;350、进风通道;360、阻挡部;370、第一轴段;380、第二轴段;390、环形凹槽;400、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双边出尘功能的电刨,包括:壳体100,内置有一个腔体,且该腔体呈上下结构设置,分别为上腔体110和下腔体120,其中,上腔体110与下腔体120相互连通,且上腔体110贯穿壳体100的两侧;刀具200,安装于下腔体120内,且刀具200的两端分别与壳体100的两侧相连;出尘管300,与上腔体110嵌套连接,且出尘管300的一端为开口端310,出尘管300的另一端为封闭端320,其中,沿出尘管300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条出尘通道330,且出尘通道330的一端与下腔体120相连通,出尘通道330的另一端与开口端310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当电刨需要右侧出尘时,将出尘管300从壳体100的右侧插入,此时,壳体100的右侧处于开口状态,而壳体100的左侧处于封闭状态;当电刨需要左侧出尘时,将出尘管300从壳体100的左侧插入,此时,壳体100的左侧处于开口状态,壳体100的右侧处于封闭状态。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双边出尘功能的电刨,将上腔体110设置呈左右贯穿结构,通过出尘管300插入方向的不同,实现不同的出尘方向,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发生堵塞现象,提高出尘效果。优选地,如图1至图5所示,在上腔体110与出尘管300之间设置有一个导向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上腔体110与出尘管300之间设置导向部,从而方便出尘管300的精确安装。进一步优选地,导向部包括沿上腔体110的轴线通道设置有一条形凹槽130,和与该条形凹槽130插接配合的凸块340,其中,该凸块340设置于出尘管300上。优选地,如图1至图5所示,在条形凹槽130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卡块140,该卡块140作为上腔体110与出尘管300的卡接部。在本实施例中,当出尘管300插入上腔体110时,出尘管300上的凸块340与上腔体110墙壁上的条形凹槽130相插接,即通过条形凹槽130与凸块340之间的插接配合,实现出尘管300沿上腔体110的轴线方向直线移动,当出尘管300移动到位后,此时出尘管300与上腔体110的其中一端相卡接,接着转动出尘管300,使得出尘管300上的凸块340与条形凹槽130端部的卡块140相卡接,从而完成出尘管300在上腔体110上的安装,方便、可靠。优选地,如图1至图5所示,在出尘通道330的两侧各设置有一条进风通道350,其中,出尘通道330与两侧的进风通道350相互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刀具200安装在下腔体120,且刀具200表面与下腔体120腔壁之间具有缝隙,当刀具200对板材进行刨削时,木屑会沿着缝隙进入上腔体110内,由于上腔体110内插接有出尘管300,且出尘管300上的出尘通道330与缝隙相连通,使得木屑直接进入出尘通道330内,并通过出尘通道330外排。为了进一步提高木屑的排放速度,并且避免缝隙与出尘通道330之间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双边出尘功能的电刨,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内置有一个腔体,且该腔体呈上下结构设置,分别为上腔体和下腔体,其中,上腔体与下腔体相互连通,且上腔体贯穿壳体的两侧;/n刀具,安装于下腔体内,且刀具的两端分别与壳体的两侧相连;/n出尘管,与上腔体嵌套连接,且出尘管的一端为开口端,出尘管的另一端为封闭端,其中,沿出尘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条出尘通道,且出尘通道的一端与下腔体相连通,出尘通道的另一端与开口端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边出尘功能的电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内置有一个腔体,且该腔体呈上下结构设置,分别为上腔体和下腔体,其中,上腔体与下腔体相互连通,且上腔体贯穿壳体的两侧;
刀具,安装于下腔体内,且刀具的两端分别与壳体的两侧相连;
出尘管,与上腔体嵌套连接,且出尘管的一端为开口端,出尘管的另一端为封闭端,其中,沿出尘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条出尘通道,且出尘通道的一端与下腔体相连通,出尘通道的另一端与开口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边出尘功能的电刨,其特征在于,在上腔体与出尘管之间设置有一个导向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双边出尘功能的电刨,其特征在于,导向部包括沿上腔体的轴线通道设置有一条形凹槽,和与该条形凹槽插接配合的凸块,其中,该凸块设置于出尘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双边出尘功能的电刨,其特征在于,在条形凹槽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卡块,该卡块作为上腔体与出尘管的卡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会甫闵新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汉浦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