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道路清扫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6713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道路清扫车,包括底盘、回收装置、清扫装置和喷洒装置;回收装置包括滚刷、第一电机和垃圾箱,垃圾箱下部伸入底盘下方,垃圾箱下部开设有进垃圾口,第一电机安装于底盘的底部,滚刷设置于底盘的下方,且位于进垃圾口处,滚刷与第一电机连接;清扫装置包括两个清扫机构,两个清扫机构的中间形成垃圾聚集区,垃圾聚集区位于滚刷的作用范围内;喷洒装置包括水箱和水泵,垃圾箱中的污水及灰尘依次经管道、水泵和水管进入水箱,水箱上设有钢管,钢管一端与水箱连接,另一端分为第一岔路和第二岔路,第一岔路上设有第一喷头,第二岔路上设有第二喷头;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对小区道路、学校道路、狭窄多弯路面的清扫和保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道路清扫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清扫车
,具体是一种小型道路清扫车。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科技的日益进步,城市化的进程也日益完善,同时城市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由于小型清扫车成本较低,小巧灵活,能够适应较为复杂的路面情况,能够保障在小区道路、学校等地区的清扫效果,其优秀的性能以及其特点使得小型清扫车获得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目前国内大多数采用人工清扫,且清扫车大多数也为大型清扫车,只能应用于大型道路的清扫,且多数采用柴油机发动,清扫时由于采用大型滚刷,所以需要较大的发动机转动,进一步提升了其损耗。而较小型的道路清扫车则大多数采用了将一些车型改造后,加上刷盘,但是由于狭窄道路大多数凹凸不平,所以对于刷盘的使用寿命有损耗,且不能够清理一些死角,使得垃圾并没有很好地清理。综上所述,现有清扫车有如下的缺点:成本高:大型的清扫车其造价高、结构过于复杂,另外,它的清扫刷是采用横向转动的清扫方式,其缺点是刷面的磨损面积大,耐久性差,造成使用成本升高;噪音污染:采用柴油机发动,柴油机噪声污染较大,且排放有害尾气,危害清扫人员健康;不适应复杂狭窄路面:由于复杂狭窄路面的凹凸不平,无法通过刷盘调节,所以在其上作业不适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道路清扫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清扫车成本高,噪声污染,不适应复杂狭窄路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型道路清扫车,包括底盘、回收装置、清扫装置和喷洒装置;回收装置包括滚刷、第一电机和垃圾箱,垃圾箱设置于底盘上,且垃圾箱的下部穿过底盘并伸入底盘下方,垃圾箱下部的一侧面开设有进垃圾口,第一电机固定安装于底盘的底部,滚刷设置于底盘的下方,且位于进垃圾口处,滚刷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电机带动滚刷转动;清扫装置包括两个清扫机构,两个清扫机构呈镜像对称安装于底盘的底部,且位于滚刷的两侧,两个清扫机构的中间形成垃圾聚集区,垃圾聚集区位于滚刷的作用范围内;喷洒装置包括水箱和水泵,水箱和水泵均安装于底盘上,水泵和垃圾箱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水泵和水箱之间通过水管连接,垃圾箱中的污水及灰尘依次经管道、水泵和水管进入水箱,水箱的输出端设有钢管,钢管一端与水箱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分为第一岔路和第二岔路,第一岔路延伸至底盘的前端,且端部设有第一喷头,第二岔路延伸至底盘的后端,且端部设有第二喷头。进一步的,每个清扫机构包括托盘、第二电机、刷盘、第一液压缸和第一固定杆,托盘设置于底盘的下方,第一固定杆一端与底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托盘铰接,第二电机固定安装于托盘上,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托盘且朝向地面,刷盘设置于托盘的下方,且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电机带动刷盘转动,第一液压缸一端与底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托盘固定连接,两个清扫机构的刷盘转向相反。进一步的,第一岔路上设有液压阀。进一步的,垃圾箱为“7”字型,“7”字型垃圾箱的竖箱穿过底盘并伸入底盘下方,进垃圾口开设于“7”字型垃圾箱竖箱的一侧面上。进一步的,垃圾箱与开设有进垃圾口的一侧面相邻的其中一个侧面上设有取垃圾口以及与取垃圾口相适配的钢门,钢门的一侧与垃圾箱铰接。进一步的,该小型道路清扫车还包括抓取装置,抓取装置包括伸缩杆、第二液压缸、安装块和两个爪体,安装块上开设有滑轨,滑轨内设有与其相适配的滑块,安装块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板,滑块上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杆,每个连杆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爪体一端固定连接,伸缩杆一端与底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液压缸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液压缸的另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滑轨靠近第二液压缸的一端设有限位块。进一步的,该小型道路清扫车还包括拖曳装置,拖曳装置包括拖曳钩、弹簧和第二固定杆,弹簧一端与拖曳钩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拖曳钩远离弹簧的一端与电动三轮车连接,第二固定杆远离弹簧的一端与底盘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小型道路清扫车,设置喷洒装置用于道路清扫前后淋湿路面,避免道路清扫时和清扫后产生扬尘,同时可减少用水量;通过清扫装置的两个清扫机构将垃圾聚集于滚刷的作用范围内,然后第一电机带动滚刷转动,以及在进垃圾口处产生气流和负压,气流和负压产生的吸力再将进垃圾口处的尘土、垃圾颗粒物、污水等通过气流通道吸入垃圾箱,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水泵将垃圾箱中的污水、灰尘等吸入水箱中进行沉淀,去除垃圾中的灰尘,防止二次污染;本专利技术设置抓取装置是为了方便清扫人员无需下车便能捡去大型垃圾,如水瓶等,减少风险;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拖曳装置与电动三轮车连接,使用电动三轮车拖曳该清扫车运动,节能,同时安全可靠;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对小区道路、学校道路、狭窄多弯路面的清扫和保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型道路清扫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型道路清扫车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型道路清扫车中清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型道路清扫车中喷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型道路清扫车中抓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型道路清扫车中拖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盘、2-回收装置、21-滚刷、22-垃圾箱、23-进垃圾口、24-钢门、3-清扫装置、31-托盘、32-第二电机、33-刷盘、34-第一液压缸、35-第一固定杆、4-喷洒装置、41-水箱、42-水泵、43-水管、44-钢管、45-第一喷头、46-第二喷头、47-液压阀、5-抓取装置、51-伸缩杆、52-第二液压缸、53-安装块、54-爪体、55-支撑板、6-拖曳装置、61-拖曳钩、62-弹簧、63-第二固定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型道路清扫车,包括底盘1、回收装置2、清扫装置3和喷洒装置4;回收装置2包括滚刷21、第一电机和垃圾箱22,垃圾箱22设置于底盘1上,且垃圾箱22的下部穿过底盘1并伸入底盘1下方,垃圾箱22下部的一侧面开设有进垃圾口23,第一电机固定安装于底盘1的底部,滚刷21设置于底盘1的下方,且位于进垃圾口23处,滚刷21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电机带动滚刷21转动;清扫装置3包括两个清扫机构,两个清扫机构呈镜像对称安装于底盘1的底部,且位于滚刷21的两侧,两个清扫机构的中间形成垃圾聚集区,垃圾聚集区位于滚刷21的作用范围内;喷洒装置4包括水箱41和水泵42,水箱41和水泵42均安装于底盘1上,水泵42和垃圾箱22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水泵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道路清扫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回收装置(2)、清扫装置(3)和喷洒装置(4);所述回收装置(2)包括滚刷(21)、第一电机和垃圾箱(22),所述垃圾箱(22)设置于底盘(1)上,且垃圾箱(22)的下部穿过底盘(1)并伸入底盘(1)下方,所述垃圾箱(22)下部的一侧面开设有进垃圾口(23),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于底盘(1)的底部,所述滚刷(21)设置于底盘(1)的下方,且位于进垃圾口(23)处,所述滚刷(21)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滚刷(21)转动;所述清扫装置(3)包括两个清扫机构,两个清扫机构呈镜像对称安装于底盘(1)的底部,且位于滚刷(21)的两侧,两个清扫机构的中间形成垃圾聚集区,所述垃圾聚集区位于滚刷(21)的作用范围内;所述喷洒装置(4)包括水箱(41)和水泵(42),所述水箱(41)和水泵(42)均安装于底盘(1)上,所述水泵(42)和垃圾箱(22)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水泵(42)和水箱(41)之间通过水管(43)连接,所述垃圾箱(22)中的污水及灰尘依次经管道、水泵(42)和水管(43)进入水箱(41),所述水箱(41)的输出端设有钢管(44),所述钢管(44)一端与水箱(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分为第一岔路和第二岔路,所述第一岔路延伸至底盘(1)的前端,且端部设有第一喷头(45),所述第二岔路延伸至底盘(1)的后端,且端部设有第二喷头(4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道路清扫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回收装置(2)、清扫装置(3)和喷洒装置(4);所述回收装置(2)包括滚刷(21)、第一电机和垃圾箱(22),所述垃圾箱(22)设置于底盘(1)上,且垃圾箱(22)的下部穿过底盘(1)并伸入底盘(1)下方,所述垃圾箱(22)下部的一侧面开设有进垃圾口(23),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于底盘(1)的底部,所述滚刷(21)设置于底盘(1)的下方,且位于进垃圾口(23)处,所述滚刷(21)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滚刷(21)转动;所述清扫装置(3)包括两个清扫机构,两个清扫机构呈镜像对称安装于底盘(1)的底部,且位于滚刷(21)的两侧,两个清扫机构的中间形成垃圾聚集区,所述垃圾聚集区位于滚刷(21)的作用范围内;所述喷洒装置(4)包括水箱(41)和水泵(42),所述水箱(41)和水泵(42)均安装于底盘(1)上,所述水泵(42)和垃圾箱(22)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水泵(42)和水箱(41)之间通过水管(43)连接,所述垃圾箱(22)中的污水及灰尘依次经管道、水泵(42)和水管(43)进入水箱(41),所述水箱(41)的输出端设有钢管(44),所述钢管(44)一端与水箱(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分为第一岔路和第二岔路,所述第一岔路延伸至底盘(1)的前端,且端部设有第一喷头(45),所述第二岔路延伸至底盘(1)的后端,且端部设有第二喷头(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道路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清扫机构包括托盘(31)、第二电机(32)、刷盘(33)、第一液压缸(34)和第一固定杆(35),所述托盘(31)设置于底盘(1)的下方,所述第一固定杆(35)一端与底盘(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托盘(31)铰接,所述第二电机(32)固定安装于托盘(31)上,所述第二电机(32)的输出轴穿过托盘(31)且朝向地面,所述刷盘(33)设置于托盘(31)的下方,且与第二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奇陈凡张伟根王延杰骆敏舟朱灯林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