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公路出口弯坡匝道视线诱导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6707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高速公路出口弯坡匝道视线诱导系统,对于限速40km/h及以下、40~60km/h、60km/h及以上三种速度的路段区域,分别设置对应的一级、二级以及三级视线诱导系统,视线诱导系统包括在护栏底部设置高频矩形附着式轮廓标,在护栏中部设置中频组合式矩形附着式轮廓标,在护栏外侧设置中频的警示型线形诱导标,并根据不同的速度分级,在护栏内侧及上方设置圆形轮廓标、矩形附着式轮廓标以及视觉参照柱,可以提高对弯坡路段的轮廓诱导,增强驾驶人对弯道和纵坡的感知能力,有效地警示驾驶人,在匝道的起始段、中部和结束段均设置一道环形反光构造物,并在环形反光构造物下方设置车道指示器,以确保驾驶人能够在决策视距内发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公路出口弯坡匝道视线诱导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
,特指一种高速公路出口弯坡匝道视线诱导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近几年的高速公路事故统计显示,约有四成的高速公路事故是发生在出口影响区域,其中主要事故形态为追尾、碰撞固定物和翻车。驾驶人进入出口匝道处,需要减速,前后车辆会存在较大的速度差,同时出口匝道若处于弯坡路段时,驾驶人视距、视区将会受到限制,难以获取前方道路信息,致使车辆易与前车发生碰撞,或撞上匝道外侧护栏。在夜间,驾驶人获取道路信息将更为困难,事故风险率更高。因此亟需一种低成本、安全高效的高速公路出口弯坡匝道视线诱导系统设置方法。在公路上设置不同频率、形式、色彩的视线诱导设施组合,显示道路线形轮廓,进而对驾驶人进行有效视线诱导的方法已经被证实确实可行。逆反射设施在公路交通工程也已被广泛应用,其具有成本低、环保、易施工的优点,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速公路出口弯坡匝道视线诱导系统,在护栏底部、内侧、上方均设置多频、多形式的反光视线诱导设施,显示了弯纵组合路段的道路轮廓,可实现路段平、纵断面的线形诱导,也有利于提高驾驶人的速度感、距离感、方向感。在弯道内外侧均采用不同尺寸、不同形式的诱导设施,构成非对称式诱导系统,结合低频带车道指示器的环形反光构造物,加强了驾驶人的车道保持和方向感知的能力,便于驾驶人注意前方道路状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应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速公路出口弯坡匝道视线诱导系统,对于限速40km/h及以下、40~60km/h、60km/h及以上三种速度的路段区域,分别设置一级视线诱导系统、二级视线诱导系统以及三级视线诱导系统,视线诱导系统包括在护栏底部设置高频矩形附着式轮廓标,在护栏中部设置中频矩形附着式轮廓标,在护栏外侧设置中频的警示型线形诱导标,并根据不同的速度分级,在护栏内侧及上方设置圆形轮廓标、矩形附着式轮廓标以及视觉参照柱,在匝道的起始段、中部和结束段均设置一道环形反光构造物,并在环形反光构造物下方设置车道指示器。根据上述方案,所述的一级视线诱导系统是针对限速40km/h及以下的路段区域,包括在护栏上方设置间距为4~6m的单层圆形轮廓标,在护栏中部设置间距为20~30m的矩形附着式轮廓标,在护栏底端设置间距为4m~6m的矩形附着式轮廓标,在护栏外设置间距为20~30m的警示型线形诱导标。根据上述方案,所述的二级视线诱导系统是针对限速40~60km/h的路段区域,包括在护栏上方设置间距为6~8m的双层圆形轮廓标,在护栏中部设置间距为30~40m的矩形附着式轮廓标,其中以两个纵向排列为一组,在护栏底端设置间距为6~8m的矩形附着式轮廓标,在护栏外设置间距为30~40m的警示型线形诱导标。根据上述方案,所述的三级视线诱导系统是针对限速60km/h及以上的路段区域,包括在弯道内侧护栏上方设置间距为8~12m的三层圆形轮廓标,在弯道外侧护栏上方设置间距为8~12m的视觉参照柱,在护栏中部设置间距为40~60m的一组矩形附着式轮廓标,其中以三个纵向排列为一组,在护栏底端设置间距为8~12m的矩形附着式轮廓标,在护栏外设置间距为40~60m的警示型线形诱导标。根据上述方案,所述的矩形附着式轮廓标,长为15~20cm,宽为4~6cm,沿前进方向的道路左侧的均采用黄色反光膜,右侧的均采用白色反光膜。根据上述方案,所述的警示型线形诱导标设置在道路护栏两侧,其反光膜颜色为黄黑相间,线条倾斜角度为45°,警示型线形诱导标的高度为1.2m~1.5m,在弯道内侧范围内的警示型线形诱导标宽度为30~40cm,在弯道外侧范围内的警示型线形诱导标宽度为40~50cm,其支撑杆长度为1.0m。根据上述方案,所述圆形轮廓标采用直径为8~12cm的圆形反光膜,沿前进方向的道路左侧的均采用黄色反光膜,右侧的均采用白色反光膜。根据上述方案,所述的视觉参照柱采用红白相间的反光膜,其直径为5~10cm,高度为30~50cm。根据上述方案,所述的环形反光构造物,其高度为7~9m,表面采用白色的30~40cm宽的高强度耐腐蚀的高等级反光膜。根据上述方案,所述的护栏外和中部设置的中频视觉信息的设置频率:护栏上方和底部设置的高频视觉信息流的设置频率为1:3~6。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对于限速40km/h及以下、40~60km/h、60km/h及以上三种速度区间,将出口匝道区域划分为三个危险等级,由此对应设计出一级、二级、三级视线诱导系统,将适用于出口匝道全部区域,并且不同级别的视线诱导系统将有助于驾驶人清楚目前所处的速度区域,避免与前后车造成较大的速度差;2)本专利技术采用在护栏底部、内侧、上方均设置多频、多形式、多色彩的反光设施,如圆形轮廓标、矩形附着式轮廓标、视觉参照柱、警示型线形诱导标等,体现了弯纵组合路段的道路轮廓,可实现路段平、纵断面的线形诱导,也有利于提高驾驶人的速度感、距离感,并且增强驾驶人对弯道和纵坡的感知能力,进而有效地警示驾驶人;3)本专利技术采用在弯道内外侧均采用不同尺寸、不同形式的诱导设施,构成非对称式诱导系统,结合低频带车道指示器的环形反光构造物,加强了驾驶人的车道保持和方向、坡度感知的能力,便于驾驶人注意前方道路状况;4)本专利技术能有效解决驾驶人在出口弯坡匝道路段处车道保持能力差、车速控制弱,方向和坡度感知低,进而易撞上前车、护栏或冲出路外的问题,尤其在夜间,能明显提高驾驶人获取前方道路交通信息的能力,能有效保障高速公路匝道的弯道、下坡路段的交通安全;5)本专利技术采用低成本的反光设施组成的视线诱导系统,前期投资少,适用范围广,施工较为简单,对于改善目前高速公路出口弯坡匝道具有较好的效果,能确保出口匝道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出口弯坡匝道视线诱导系统应用示意图;图2是出口弯坡匝道一级视线诱导系统示意图;图3是出口弯坡匝道二级视线诱导系统示意图;图4是出口弯坡匝道三级视线诱导系统示意图。1.单层圆形轮廓标;2.双层圆形轮廓标;3.三层圆形轮廓标;7.矩形附着式轮廓标;10.视觉参照柱;20.环形反光构造物;30.车道指示器;40.警示型线形诱导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高速公路出口弯坡匝道视线诱导系统,对于限速40km/h及以下、40~60km/h、60km/h及以上三种速度的路段区域,分别设置一级视线诱导系统、二级视线诱导系统以及三级视线诱导系统,视线诱导系统包括在护栏底部设置高频矩形附着式轮廓标7,在护栏中部设置中频矩形附着式轮廓标7,在护栏外侧设置中频的警示型线形诱导标40,并根据不同的速度分级,在护栏内侧及上方设置圆形轮廓标、矩形附着式轮廓标7以及视觉参照柱10,可以提高对弯坡路段的轮廓诱导,增强驾驶人对弯道和纵坡的感知能力,有效地警示驾驶人,在匝道的起始段、中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公路出口弯坡匝道视线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限速40km/h及以下、40~60km/h、60km/h及以上三种速度的路段区域,分别设置对应的一级视线诱导系统、二级视线诱导系统以及三级视线诱导系统,所述视线诱导系统包括在护栏底部设置高频矩形附着式轮廓标(7),在护栏中部设置中频矩形附着式轮廓标(7),在护栏外侧设置中频的警示型线形诱导标(40),并根据不同的速度分级,在护栏内侧及上方设置圆形轮廓标、矩形附着式轮廓标(7)以及视觉参照柱(10),在匝道的起始段、中部和结束段均设置一道环形反光构造物(20),并在环形反光构造物(20)下方设置车道指示器(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公路出口弯坡匝道视线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限速40km/h及以下、40~60km/h、60km/h及以上三种速度的路段区域,分别设置对应的一级视线诱导系统、二级视线诱导系统以及三级视线诱导系统,所述视线诱导系统包括在护栏底部设置高频矩形附着式轮廓标(7),在护栏中部设置中频矩形附着式轮廓标(7),在护栏外侧设置中频的警示型线形诱导标(40),并根据不同的速度分级,在护栏内侧及上方设置圆形轮廓标、矩形附着式轮廓标(7)以及视觉参照柱(10),在匝道的起始段、中部和结束段均设置一道环形反光构造物(20),并在环形反光构造物(20)下方设置车道指示器(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出口弯坡匝道视线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视线诱导系统是针对限速40km/h及以下的路段区域,包括在护栏上方设置间距为4~6m的单层圆形轮廓标(1),在护栏中部设置间距为20~30m的矩形附着式轮廓标(7),在护栏底端设置间距为4m~6m的矩形附着式轮廓标(7),在护栏外设置间距为20~30m的警示型线形诱导标(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出口弯坡匝道视线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级视线诱导系统是针对限速40~60km/h的路段区域,包括在护栏上方设置间距为6~8m的双层圆形轮廓标(2),在护栏中部设置间距为30~40m的矩形附着式轮廓标(7),其中以两个纵向排列为一组,在护栏底端设置间距为6~8m的矩形附着式轮廓标(7),在护栏外设置间距为30~40m的警示型线形诱导标(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出口弯坡匝道视线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级视线诱导系统是针对限速60km/h及以上的路段区域,包括在弯道内侧护栏上方设置间距为8~12m的三层圆形轮廓标(3),在弯道外侧护栏上方设置间距为8~12m的视觉参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志刚倪玉丹梅家林郑号染傅金乾卓诗琪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