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弧形脚手架固定装置,包括:横跨设置在两组混凝土结构首尾的弧形钢架;置于所述弧形钢架外侧并与所述弧形钢架间隙设置的模板架,所述模板架与所述弧形钢架外形结构相适配;以及置于所述弧形钢架内侧并用于支撑所述弧形钢架的支杆组件;所述支杆组件与所述弧形钢架均通过连接件水平铰接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弧形脚手架固定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弧形钢架的煨弯定型型钢处增加一道水平荷载自抵消连接件,实现在高空施工时消除由于浇注混凝土出现的侧向压力而导致弧形钢架变形的技术问题,整体结构安装固定、稳定且强度高,安全性能好,施工方便,易于保养和拆装,周转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弧形脚手架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建筑辅助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弧形脚手架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行业技术水平的发展,各种造型的建筑结构形式越来越多的矗立在各地,特别是弧形大跨度高空现浇混凝土结构,在搭设过程中,钢筋或者煨弯型钢起到定型的作用,但是加工制作中难度较大,钢筋的抗变形能力比较弱;当采用煨弯方钢时,在两侧同时浇筑情况下,由于煨弯型钢缺少水平荷载抵消装置,则荷载会从水平方向传递给脚手架,给脚手架带来安全风险,且煨弯型钢整体形状会发生一定的变形,定型结构发生变化都会影响结构外观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弧形脚手架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尤其适合高空弧形脚手架的连接固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水平载荷自抵消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弧形脚手架固定装置,包括:横跨设置在两组混凝土结构首尾的弧形钢架;置于所述弧形钢架外侧并与所述弧形钢架间隙设置的模板架,所述模板架与所述弧形钢架外形结构相适配;以及置于所述弧形钢架内侧并用于支撑所述弧形钢架的支杆组件;所述支杆组件与所述弧形钢架均通过连接件水平铰接固定。进一步的,在所述弧形钢架靠近所述模板架一侧设有用于放置连接木方的卡槽,所述卡槽垂直于所述弧形钢架外侧壁设置,所述卡槽与所述木方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卡槽高度小于所述弧形钢架和所述模板架之间的间隙宽度。进一步的,所述卡槽数量不少于所述连接件数量,且至少在所述连接件所在位置处的所述弧形钢架上均设有所述卡槽。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竖直设置的连杆、置于所述连杆一侧的耳板和置于所述连杆下端面的托板,其中,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托板一端与所述弧形钢架内侧壁连接设置;所述耳板和所述托板均远离所述弧形钢架一侧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支杆组件至少包括若干水平设置的横杆和竖直设置的立杆,所述横杆和所述立杆交叉连接设置;所述横杆和/或所述立杆靠近所述弧形钢架一端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弧形钢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耳板均与设于所述横杆两端的耳座铰接;所述耳板为单侧耳板或双侧耳板结构;所述立杆上端面与所述托板连接,所述托板为开口朝所述弧形钢架一侧设置的U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支杆组件还包括若干倾斜设置的斜杆,所述斜杆与所述立杆和所述横杆交叉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支杆组件和所述弧形钢架的贝雷梁,所述贝雷梁连接相邻所述混凝土结构并靠近所述弧形钢架一端设置。一种弧形脚手架固定方法,采用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步骤包括:S1:将所述支杆组件交叉连接固定;S2:再将所述连接件焊接设置在所述弧形钢架内侧并竖直设置;S3:将所述支杆组件中的竖直立杆与所述连接件中的U型托板连接,并使所述支杆组件中的水平横杆与所述连接件中水平设置的耳板铰接;S4:将木方放置入设置在所述弧形钢架外侧壁并与所述弧形钢架外侧壁垂直设置的卡槽中,并使所述木方与所述卡槽连接固定;S5:将所述模板架放置在所述木方远离所述弧形钢架一侧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尤其适用于弧形现浇混凝土结构用脚手架的固定,在弧形钢架的煨弯定型型钢处增加一道水平荷载自抵消连接件,实现在高空施工时消除由于浇注混凝土出现的侧向压力而导致弧形钢架变形的技术问题,具有整体结构安装固定、稳定且强度高,安全性能好,施工方便,易于保养和拆装,周转方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弧形脚手架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单侧耳板与耳座的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双侧耳板与耳座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0、混凝土结构20、贝雷梁30、弧形钢架31、卡槽32、木方40、模板架50、支杆组件51、横杆52、立杆53、斜杆54、耳座60、连接件61、连杆62、耳板63、托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弧形脚手架固定装置,设置在并排设置的两组混凝土结构10中,如图1所示,包括:横跨设置在两组混凝土结构10首尾端部的贝雷梁20和弧形钢架30、置于弧形钢架30外侧并与弧形钢架30间隙设置的模板架40、以及置于弧形钢架30内侧并用于支撑弧形钢架30的支杆组件50。其中,贝雷梁20位于相邻混凝土结构10之间,连接相邻混凝土结构10并靠近弧形钢架30的一端设置,主要用于支撑支杆组件50和弧形钢架30;弧形钢架30两端分别设置在贝雷梁30上并紧贴混凝土结构10的端面设置;模板架40与弧形钢架30的外形结构相适配。为了保证弧形钢架30固定放置的稳定性以及削弱支杆组件50对弧形钢架30水平连接载荷剪切力,故支持组件50与弧形钢架30的煨弯定型型钢处均采用连接件60进行水平铰接固定。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弧形钢架30靠近模板架40的一侧设有用于放置连接木方32的卡槽31,木方32的上下两端面分别与弧形钢架30的上端面和模板架40的下端面接触,主要用于支撑并固定模板架40。卡槽31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钢板,保证卡槽31的两端和远离弧形钢架30的上端面均为开口设置,目的是有利于取放木方32。且卡槽31垂直于弧形钢架30外侧壁设置,卡槽31与木方32为可拆卸连接,优选地为螺栓连接。同时,卡槽31的高度小于弧形钢架30和模板架40之间的间隙宽度;卡槽31的数量不少于连接件60的数量,且至少在连接件60所在位置处的弧形钢架30上均设有卡槽31,即在弧形钢架30的两侧,连接件60与卡槽31和木方32相对应设置,保证弧形钢架30内外固定连接的稳固性,同时保证其受力的均匀性。支杆组件50至少包括若干水平设置的横杆51和竖直设置的立杆52,横杆51和立杆52相互交叉连接设置,且横杆51和/或立杆52靠近弧形钢架30的一端均通过连接件60与弧形钢架30连接设置。也即是说,对于横杆51和立杆52的交叉点均同时与弧形钢架30煨弯定型型钢处连接时,则连接件60在与弧形钢架30连接的同时且分别与横杆51和立杆52连接;当对于弧形钢架30靠近贝雷梁20的一端时或弧形钢架30的顶端位置时,由于空间的限制只有水平设置的横杆51或只有竖直设置的立杆52单独与弧形钢架30连接,则连接件60在与弧形钢架30内侧壁连接的同时,只能与横杆51连接或立杆52单独连接。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支杆组件50对弧形钢架30支撑的稳固性,支杆组件50还包括若干倾斜设置的斜杆53,且斜杆53与立杆52和横杆51均交叉连接,斜杆53的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此不具体限制。进一步的,连接件60包括竖直设置的连杆61、置于连杆61一侧的耳板62和置于连杆61下端面的托板63,其中,连杆61远离托板63的一端与弧形钢架30的内侧壁连接设置;耳板62和托板63均远离弧形钢架30的一侧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弧形脚手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横跨设置在两组混凝土结构首尾的弧形钢架;/n置于所述弧形钢架外侧并与所述弧形钢架间隙设置的模板架,所述模板架与所述弧形钢架外形结构相适配;/n以及置于所述弧形钢架内侧并用于支撑所述弧形钢架的支杆组件;/n所述支杆组件与所述弧形钢架均通过连接件水平铰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弧形脚手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横跨设置在两组混凝土结构首尾的弧形钢架;
置于所述弧形钢架外侧并与所述弧形钢架间隙设置的模板架,所述模板架与所述弧形钢架外形结构相适配;
以及置于所述弧形钢架内侧并用于支撑所述弧形钢架的支杆组件;
所述支杆组件与所述弧形钢架均通过连接件水平铰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形脚手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弧形钢架靠近所述模板架一侧设有用于放置连接木方的卡槽,所述卡槽垂直于所述弧形钢架外侧壁设置,所述卡槽与所述木方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弧形脚手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高度小于所述弧形钢架和所述模板架之间的间隙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弧形脚手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数量不少于所述连接件数量,且至少在所述连接件所在位置处的所述弧形钢架上均设有所述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弧形脚手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竖直设置的连杆、置于所述连杆一侧的耳板和置于所述连杆下端面的托板,其中,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托板一端与所述弧形钢架内侧壁连接设置;所述耳板和所述托板均远离所述弧形钢架一侧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弧形脚手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组件至少包括若干水平设置的横杆和竖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伟,霍翔,孙海华,闫世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