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自润滑高耐久球型支座及其润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6697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效自润滑高耐久球型支座,涉及桥梁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它包括下支座板、上支座板、球冠;下支座板上的球面滑板与球冠下表面接触;球面滑板和平面滑板上均开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润滑物;下支座板与混凝土垫石连接;上支座板与混凝土主梁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自动补充润滑材料,保持下支座板和上支座板的润滑效果,保证了球面滑板和平面滑板的摩擦系数稳定,从而保证了支座的滑动和转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长效自润滑高耐久球型支座及其润滑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结构设计
,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长效自润滑高耐久球型支座。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这种长效自润滑高耐久球型支座的润滑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桥梁建筑工程上所用的盆式和球型支座滑板的储脂槽中,只能一次预存定量的硅脂,不能后期补充硅脂,造成支座在长期应用中硅脂含量降低,硅脂逐渐浓缩,润滑效果下降,滑板磨耗量增大。常规支座在正常滑移和转动过程中,硅脂润滑剂会不可避免的被带出和挥发消耗。硅脂润滑剂缺失后支座的滑动性能下降,摩擦系数增大,滑板的磨耗也会随之增大;随支座转动次数增加,硅脂润滑剂会不断附带在球面钢衬板上,逐渐流失、磨耗,润滑性能不断降低。支座硅脂润滑剂不断减少,滑板摩擦系数不断增大,会使滑板磨耗量增大,滑板不能达到与支座同寿命要求,因而影响到支座使用寿命;支座硅脂润滑剂不断减少,滑板摩擦系数不断增大,支座位移或转动功能受阻,不但不能适应桥梁的变形,反而阻止桥梁的变形,对桥梁受力状态及线路的正常运营造成严重影响,使桥梁寿命承担着风险。因此,提出一种长效自润滑高耐久球型支座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长效自润滑高耐久球型支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之处,而提供这种长效自润滑高耐久球型支座的润滑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长效自润滑高耐久球型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支座板、上支座板、位于下支座板和上支座板之间的球冠;所述下支座板上的球面滑板与球冠下表面接触;所述球冠上的平面滑板与上支座板下表面的不锈钢板接触;所述球面滑板和平面滑板上均开有多个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润滑物;所述下支座板和球冠上均有支撑润滑物的支撑组件。所述下支座板通过下锚固组件与混凝土垫石连接;所述上支座板通过上锚固组件与混凝土主梁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组件内有与润滑物连接的弹性组件。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润滑物为二硫化钼,直径为8-80mm,厚度为5-50mm。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之处,而提供这种长效自润滑高耐久球型支座的润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当上支座板活动时,润滑物为球面滑板和平面滑板表面补充润滑材料,实现润滑功能;步骤2:润滑物消耗后,支撑组件的弹性组件使得润滑物上升,及时为球面滑板和平面滑板表面补充润滑材料,实现持续润滑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自动补充润滑材料,保持下支座板和上支座板的润滑效果,保证了球面滑板和平面滑板的摩擦系数稳定,从而保证了支座的滑动和转动性能,由于支座性能的长久保持,使得支座长久有效的适应桥梁的变形,使得桥梁的受力性能得到有效保证。2)在润滑剂的持续润滑作用下,球面滑板和平面滑板的磨损降低到最小,很好的保护了滑板,大大增加了滑板的耐久性,从而提高了支座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参阅附图可知:长效自润滑高耐久球型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支座板1、上支座板2、位于下支座板1和上支座板2之间的球冠3;所述下支座板1上的球面滑板11与球冠3下表面接触;所述球冠3上的平面滑板31与上支座板2下表面的不锈钢板21接触;所述球面滑板11和平面滑板31上均开有多个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润滑物4。所述下支座板1和球冠3上均有支撑润滑物4的支撑组件41。所述下支座板1通过下锚固组件51与混凝土垫石6连接;所述上支座板2通过上锚固组件52与混凝土主梁7连接。所述支撑组件41内有与润滑物4连接的弹性组件42。所述润滑物4为二硫化钼等高耐磨材料,直径为8-80mm,厚度为5-50mm。长效自润滑高耐久球型支座的润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当上支座板2活动时,润滑物4为球面滑板11和平面滑板31表面补充润滑材料,实现润滑功能;步骤2:润滑物4消耗后,支撑组件41的弹性组件42使得润滑物4上升,及时为球面滑板11和平面滑板31表面补充润滑材料,实现持续润滑功能。实际使用中,在混凝土垫石6浇筑前,将下锚固组件51与下支座板1连接好,然后将下锚固组件51预埋在混凝土垫石6内,开始浇筑混凝土垫石6;混凝土垫石6浇筑完成后,其余构件按图1拼装好,拼装好后将上锚固组件52预埋在混凝土主梁7内,然后浇筑混凝土主梁7,至此球型支座便安装完毕。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长效自润滑高耐久球型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支座板(1)、上支座板(2)、位于下支座板(1)和上支座板(2)之间的球冠(3);/n所述下支座板(1)上的球面滑板(11)与球冠(3)下表面接触;/n所述球冠(3)上的平面滑板(31)与上支座板(2)下表面的不锈钢板(21)接触;/n所述球面滑板(11)和平面滑板(31)上均开有多个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润滑物(4);/n所述下支座板(1)和球冠(3)上均有支撑润滑物(4)的支撑组件(41);/n所述下支座板(1)通过下锚固组件(51)与混凝土垫石(6)连接;所述上支座板(2)通过上锚固组件(52)与混凝土主梁(7)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长效自润滑高耐久球型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支座板(1)、上支座板(2)、位于下支座板(1)和上支座板(2)之间的球冠(3);
所述下支座板(1)上的球面滑板(11)与球冠(3)下表面接触;
所述球冠(3)上的平面滑板(31)与上支座板(2)下表面的不锈钢板(21)接触;
所述球面滑板(11)和平面滑板(31)上均开有多个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润滑物(4);
所述下支座板(1)和球冠(3)上均有支撑润滑物(4)的支撑组件(41);
所述下支座板(1)通过下锚固组件(51)与混凝土垫石(6)连接;所述上支座板(2)通过上锚固组件(52)与混凝土主梁(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效自润滑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岭唐清华李炯李晓明张亚军徐瑞祥周涛朱璨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华科减隔震技术研发有限公司丰泽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