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炉连续加料小车联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6565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炉连续加料小车联接装置,属于冶金设备领域。包括入炉连接槽、振动台、激振器、悬挂装置、小车以及油缸驱动装置,其中振动台由悬挂装置吊挂在小车上方,小车与油缸驱动装置相连并由油缸驱动装置驱动其前后运动;入炉连接槽安装在振动台的顶部,振动台的尾部安装有激振器,激振器设置在小车上;入炉连接槽上具有与预热槽相衔接的阶梯段,阶梯段与预热槽搭接构成连续阶梯结构。本方案的电炉连续加料小车联接装置构思巧妙,通过物料在入炉联接槽后部阶梯段发生翻滚,极大的改善了废钢预热效果,适用于对现有设备的优化改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炉连续加料小车联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炉连续加料小车联接装置。
技术介绍
电炉炼钢中,基于振动的连续加料技术已广泛应用,如CONSTEEL(US5400358)以及国内仿制的连续加料系统。连续加料系统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实现连续加料装置与电炉的联接或脱离功能。为实现该功能,传统连续加料是通过联接小车实现的,如图1所示。入炉联接槽2的下部联接激振器3,激振器3联接在振动台4上,振动台4由悬挂装置6悬挂在小车5上,小车5由油缸驱动装置7驱动前进/后退,从而带动入炉联接槽2前后运动,确保电炉1与预热槽8间的联接与导通。该技术在废钢连续移动的CONSTEEL中数十年来未有变动,是一项成熟的技术。由于传统连续加料是一个稳定运动的过程,故其对废钢的预热效果有限,而小车联接装置所处位置为电炉的入料端口,可利用的余热量大,若能在此处破坏废钢的连续稳定运动,则能有效提升废钢的预热效果并实现节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炉连续加料小车联接装置,通过阶梯破坏废钢的连续稳定运动,从而有效提升废钢预热效果并节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炉连续加料小车联接装置,包括入炉连接槽、振动台、激振器、悬挂装置、小车以及油缸驱动装置,其中振动台由悬挂装置吊挂在小车上方,小车与油缸驱动装置相连并由油缸驱动装置驱动其前后运动;入炉连接槽安装在振动台的顶部,振动台的尾部安装有激振器,激振器设置在小车上;入炉连接槽上具有与预热槽相衔接的阶梯段,阶梯段与预热槽搭接构成连续阶梯结构。进一步,预热槽的槽底面与阶梯段的梯底面间高度差H为废钢料层厚度的0.5~1.2倍。进一步,阶梯段可拆卸连接在入炉连接槽上。进一步,入炉联接槽由若干段U槽串联组合而成。进一步,振动台为卧式T型结构,T型头与激振器联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入炉连接槽的尾部特别设置了一段阶梯段,通过该阶梯段和预热槽的搭接关系形成了一个高位的阶梯结构,该阶梯结构的存在可使物料在输送过程中产生一个较大的“翻滚”动作,该“翻滚”动作可扰动废钢。一方面,可将预热槽底部的低温废钢部分翻到表面进行高温烟气的预热;另一方面,可扰流烟气的流动,从而提高废钢的预热效果。(2)入炉联接槽由若干段U槽串联组合而成,形成了较长的预热槽,而该区域烟气温度高,较长的入炉联接槽可延长废钢在该区域的停留时间,使得废钢在入炉联接槽内可以获得更久的预热时间,从而提高预热效果。(3)卧式T型梁结构的振动台,在延长入炉连接槽长度的前提下,优化了振动台和入炉连接槽的动态力学结构(振动输送的动力学平衡),设备运行更稳定可靠,同时加长的入炉连接槽也延长了预热时间(增加了80%~150%),提高了废钢的预热效果。(4)阶梯段局部更换,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并且便于维护。总的来说,本方案的电炉连续加料小车联接装置构思巧妙,极大的改善了废钢预热效果,适用于对现有设备的优化改进。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传统电炉连续加料小车联接装置;图2为本方案的电炉连续加料小车联接装置;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图4为振动台与激振器的连接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电炉1、入炉联接槽2、激振器3、振动台4、小车5、悬挂装置6、油缸驱动装置7、预热槽8、阶梯段2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2~图4,为一种电炉连续加料小车联接装置,包括入炉连接槽2、振动台4、激振器3、悬挂装置6、小车5以及油缸驱动装置7,其中入炉连接槽2的两端可对应与电炉1以及预热槽8相衔接,振动台4由悬挂装置6吊挂在小车5上方,小车5与油缸驱动装置7相连并由油缸驱动装置7驱动其前后运动;入炉连接槽2安装在振动台4的顶部,振动台4的尾部安装有激振器3,激振器3设置在小车5上;入炉连接槽2上具有与预热槽8相衔接的阶梯段21,阶梯段21与预热槽8搭接构成连续阶梯结构。该电炉连续加料小车联接装置中,入炉连接槽2直接安装在振动台4上,而激振器3安装在振动台的尾部,油缸驱动装置7驱动小车5前后运动,以使得其上方的入炉连接槽2与电炉1相联接或者脱离,从而实现了预热槽8内的物料与电炉1的导通或断开。入炉连接槽2的尾部特别设置了一段阶梯段21,通过该阶梯段21和预热槽8的搭接关系形成了一个高位的阶梯结构,该阶梯结构的存在可使物料在输送过程中产生一个较大的“翻滚”动作,该“翻滚”动作可扰动废钢。一方面,可将预热槽8底部的低温废钢部分翻到表面进行高温烟气的预热;另一方面,可扰流烟气的流动,从而提高废钢的预热效果。优选的,预热槽8的槽底面与阶梯段21的梯底面间高度差H为废钢料层厚度的0.5~1.2倍。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废钢尺度一般较大(如500~1000mm),料层堆高约为600~800mm,故阶梯的高度H对物料翻滚影响较大。当设置高的阶梯时,能够较充分将预热槽底的冷态废钢翻滚到表面获得预热,从而提高废钢预热效果。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阶梯段21可拆卸连接在入炉连接槽2上。阶梯段21的存在可能增加设备的局部磨损,阶梯段局部更换则可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并且便于维护。优选的,入炉联接槽2由若干段U槽串联组合而成,前述的阶梯段21则对应连接在其尾端处。这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炉连续加料小车联接装置,包括入炉连接槽、振动台、激振器、悬挂装置、小车以及油缸驱动装置,其中振动台由悬挂装置吊挂在小车上方,小车与油缸驱动装置相连并由油缸驱动装置驱动其前后运动;其特征在于:入炉连接槽安装在振动台的顶部,振动台的尾部安装有激振器,激振器设置在小车上;入炉连接槽上具有与预热槽相衔接的阶梯段,阶梯段与预热槽搭接构成连续阶梯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炉连续加料小车联接装置,包括入炉连接槽、振动台、激振器、悬挂装置、小车以及油缸驱动装置,其中振动台由悬挂装置吊挂在小车上方,小车与油缸驱动装置相连并由油缸驱动装置驱动其前后运动;其特征在于:入炉连接槽安装在振动台的顶部,振动台的尾部安装有激振器,激振器设置在小车上;入炉连接槽上具有与预热槽相衔接的阶梯段,阶梯段与预热槽搭接构成连续阶梯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炉连续加料小车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其明谈存真张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