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导热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6455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3
一种结构导热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份:A组分:树脂20~50份和相变储热粉体30~70份;B组份:树脂固化剂1~10份和相变储热粉体20~70份;其中A组分与B组分的重量比为1:0.7~1,A组分和B组分中的所述相变储热粉体为改性剂吸附相变材料后的粉体,其具有较好的导热和储能性能,通过与空气中的水份发生缩合反应放出低分子引起交联固化成高性能弹性体,并且利用相变材料的性能,使得所述结构导热胶能够将电池充放电产生的热量隔绝并储存起来,不仅强化了传热性能,且提高了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导热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封装胶
,具体涉及一种结构导热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大力提倡绿色能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受到各国政府大力支持,动力电池的发展也异常火爆。动力电池是指为交通运输工具提供动力的电池,一般是相对于为便携式电子设备提供能量的小型电池而言。新能源汽车的开发研究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及社会关注的热点,用户对于新能源汽车性能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池包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能源,要求电池包能够大倍率充放电,以提高汽车功率,但电芯在大倍率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在有限的空间中,热量易积聚,造成电池包局部过热,进而导致电池包性能下降,甚至会引发热失控,危及车主的人身财产安全,为保证新能源电池包工作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需要一种高效率的电池包冷却散热材料,控制电池包的温升,保证温度一致性。然而,现有的导热胶组分中的环氧树脂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系数仅为0.18W/(m·K)左右,所制得的导热材料往往传热性能差,影响电池的散热效果,且固-液相变材料在熔融后相变为液相,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构导热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份:/nA组分:树脂20~50份和相变储热粉体30~70份;/nB组份:树脂固化剂1~10份和相变储热粉体20~70份;/n其中A组分与B组分的重量比为1:0.7~1,A组分和B组分中的所述相变储热粉体为改性剂吸附相变材料后的粉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导热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份:
A组分:树脂20~50份和相变储热粉体30~70份;
B组份:树脂固化剂1~10份和相变储热粉体20~70份;
其中A组分与B组分的重量比为1:0.7~1,A组分和B组分中的所述相变储热粉体为改性剂吸附相变材料后的粉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导热胶,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还包括:10~30份重量的阻燃剂,所述B组份还包括:10~30份重量的阻燃剂、0.5~5份重量的偶联剂和0.5~5份重量的消泡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构导热胶,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还包括:5~15份重量的导热粉体,所述导热材料为氧化铝、氮化硼、氮化铝、石墨和碳纳米管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导热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为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和硅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导热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储热粉体为气凝胶吸附相变材料后的粉体、膨胀石墨吸附相变材料后的粉体或微胶囊吸附相变材料后的粉体,所述相变材料为烷烃蜡、聚乙烯蜡、聚丙烯蜡和石蜡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6.一种结构导热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强张秋兵杨小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力王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