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面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6449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防水涂料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立面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包括:沥青30~60份,软化油0~30份,SBS2~5份,SBR1~4份,增粘剂0.5~3份,非晶态α‑烯烃共聚物0.5~5份,非固化改性剂2~8份,填料15~40份,热稳定剂0.2~1份。其制备方法为将沥青、软化油混合,至135~145℃,加入非晶态α‑烯烃共聚物、非固化改性剂、SBS、SBR、增粘剂,升温至170~190℃,溶胀3~4h,过胶体磨后加入热稳定剂、填料,在150~160℃出料。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在立面施工时易流挂、不易起厚及与卷材复合使用时防水卷材滑移、脱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面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防水涂料
,涉及一种立面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结构的渗漏是长期以来困扰建筑行业的一个难题。因热胀冷缩、震动、位移、沉降等原因经常会导致建筑物的防水层分离、脱层、老化、破裂,从而引发建筑物防水层失效,发生渗漏、窜水等现象。一般防水材料能够满足常规的防水要求,但建筑构造中混凝土极易发生变形的特殊部位如变形缝对防水材料使用则要求更高,应具有良好的抗渗性、粘结性、柔韧延伸性、抗流失性、耐高低温等特性要求。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是以橡胶粉、沥青和特殊添加剂为主要原料,在在应用状态下保持粘性膏状体的且有蠕变性能的一种新型防水材料。该材料能封闭基层裂缝和毛细孔,适应复杂的施工作业面,与空气长期接触后不固化,始终保持粘稠胶质的特性,自愈能力强、碰触即粘、难以剥离,在-20℃仍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它能解决因基层开裂引起传递给防水层造成的防水层断裂、挠曲疲劳或处于高应力状态下的提前老化等问题,同时,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具有的蠕变性材料的粘滞性使其能够很好地封闭基层的毛细孔和裂缝,解决了防水层的渗漏、窜水难题,使防水可靠性得到大幅度提高,还能解决现有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复合使用时的相容性问题,其产品始终保持粘滞状态,没有形成涂膜,即使基层变形,防水涂料也几乎没有应力传递,与基层一直保持粘附性,即使基层(混凝土)开裂也能保持与基层的再粘结,并可在潮湿基面施工,一次施工即可达到需要厚度,无需养护即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但是常规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用于立面施工时易流挂,不易起厚,与卷材复合后因重力、温度等因素易发生脱落、滑移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立面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非固化沥青防水涂料用于里面施工时易流挂、不易起厚及与卷材复合后脱落、滑移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立面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沥青30~60份,软化油0~30份,SBS2~5份,SBR1~4份,增粘剂0.5~3份,非晶态α-烯烃共聚物0.5~5份,非固化改性剂2~8份,填料15~40份,热稳定剂0.2~1份,所述沥青为70#沥青、90#沥青或200#沥青。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沥青43份,软化油15份,SBS4份,SBR2份,增粘剂1份,非晶态α-烯烃共聚物1份,非固化改性剂5份,填料24份,热稳定剂0.5份,所述沥青为70#沥青或90#沥青。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非固化改性剂为聚丙烯蜡或聚乙烯蜡。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热稳定剂为硬脂酸锌与甘露醇质量比为3:1的混合物。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增粘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丁苯颗粒10份,山梨醇酐单油酸酯8份,磺基琥珀酸二异辛酯钠5份,硅烷偶联剂2份。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增粘剂的制备方法为:将丁苯颗粒与山梨醇酐单油酸酯、磺基琥珀酸二异辛酯钠、硅烷偶联剂混合后密炼30~60min,得到。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填料为云母粉、重钙粉、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立面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上述的配方,称取各组分备用;S2.将沥青、软化油混合均匀,升温至135~145℃,得到油料;S3.向油料中加入非晶态α-烯烃共聚物,搅拌20~40min至熔化,得到熔化料;S4.向熔化料中依次加入非固化改性剂、SBS、SBR、增粘剂,升温至170~190℃,溶胀3~4h,得到改性料;S5.将改性料过胶体磨后加入热稳定剂,搅拌10~20min,通过液下加料方式加入填料,在150~160℃搅拌50~70min,出料,得到一种立面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对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配方进行设计,使得制备的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耐热性为90~95℃无滑动、流淌、滴落,低温柔性为-30℃无断裂,在130℃下的粘度低至24~27,粘结强度高至0.39~0.44MPa,全部100%内聚破坏。本专利技术的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配方中各组分相互配伍,使得制备的非固化橡胶防水涂料不仅具有良好的耐高低温性、粘结性能,而且施工温度较低,从而有效解决了立面施工时易流挂、不易起厚及与卷材复合后易滑移、脱落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中,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配方中加入高初熔点、低分子量的非固化改性剂聚丙烯蜡或聚乙烯蜡,提高了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耐热温度,加入SBR、增粘剂提升低温耐受性;其中当非固化橡胶防水涂料的配方中采用的沥青为200#沥青时,配方中无需添加软化油,且得到的非固化橡胶防水涂料的稳定性更优,解决传统添加软化油体系存在的浮油、离析等问题。3、本专利技术中,将硬脂酸锌与甘露醇相互配伍作为热稳定剂,提高了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热稳定性和防粘釜特性,从而避免了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在高温条件下结构发生变化及因此导致的粘釜现象,因此,提高了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耐热稳定性和防粘釜性。4、本专利技术中,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配方中加入增粘剂且增粘剂中丁苯颗粒与山梨醇酐单油酸酯、磺基琥珀酸二异辛酯钠、硅烷偶联剂相互配伍,提高了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与基材及防水卷材的粘结效果。5、本专利技术中,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配方中加入非晶态α-烯烃共聚物,显著提高了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耐热性,从而提高了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立面使用性能。6、本专利技术中,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配方中加入特定的非固化改性剂、热稳定剂、增粘剂和非晶态α-烯烃共聚物,特定的非固化改性剂与热稳定剂、增粘剂、非晶态α-烯烃共聚物协同增效,显著提高了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耐热性,使得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在较低温度下的使用效果好,延长了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使用寿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立面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200#沥青55份,SBS4份,SBR2份,增粘剂1.5份,非晶态α-烯烃共聚物1份,非固化改性剂4.5份,填料35份,热稳定剂0.2份,其中,非固化改性剂为聚丙烯蜡或聚乙烯蜡,热稳定剂为硬脂酸锌与甘露醇质量比为3:1的混合物,增粘剂为10份丁苯颗粒、8份山梨醇酐单油酸酯、5份磺基琥珀酸二异辛酯钠、2份硅烷偶联剂混合后密炼30min得到的物质,填料为滑石粉;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上述的配方,称取各组分备用;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面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n沥青30~60份,软化油0~30份,SBS2~5份,SBR1~4份,增粘剂0.5~3份,非晶态α-烯烃共聚物0.5~5份,非固化改性剂2~8份,填料15~40份,热稳定剂0.2~1份,/n所述沥青为70#沥青、90#沥青或200#沥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面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沥青30~60份,软化油0~30份,SBS2~5份,SBR1~4份,增粘剂0.5~3份,非晶态α-烯烃共聚物0.5~5份,非固化改性剂2~8份,填料15~40份,热稳定剂0.2~1份,
所述沥青为70#沥青、90#沥青或200#沥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面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沥青43份,软化油15份,SBS4份,SBR2份,增粘剂1份,非晶态α-烯烃共聚物1份,非固化改性剂5份,填料24份,热稳定剂0.5份,
所述沥青为70#沥青或90#沥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立面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固化改性剂为聚丙烯蜡或聚乙烯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立面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稳定剂为由硬脂酸锌与甘露醇以质量比为3:1组成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立面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丁苯颗粒10份,山梨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智宁郝宁王海澜李小飞刘金宝宋正红孙平刚
申请(专利权)人:远大洪雨唐山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