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化合物、热活化敏化荧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发光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化合物、热活化敏化荧光材料、含有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采用有机材料的光电设备正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原因有很多,如制造这类设备所用的许多材料相对便宜,与无机器件相比,光电子器件具有潜在的成本优势。在显示与照明领域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中,一般都采用蓝色荧光搭配红、绿色磷光材料使用。常见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主要采用主客体掺杂方式来调节其光色、亮度与效率,进而改善器件性能。蓝光OLED器件效率低是OLED技术的瓶颈问题。热活化敏化荧光(TASF)技术有望解决这一问题,具有高三线态能级的主体材料和激子阻挡材料是提升器件中纯有机小分子材料激子利用率的重要材料。当主发光体的能隙过大时,电子与空穴不易注入到主发光体中,而容易直接注入到客发光体中进行再结合而使得客发光体发光,如果HOMO或LUMO能阶只有其中一个包含在主发光体的HOMO/LUMO能阶内,则需了解客发光体Frenkel激发子是不是处于较低的能态,如果是则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如通式(I)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如通式(I)所示:
其中:
X为SiR2R3或CR4R5,其中R2~R5相同或者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卤素、氰基、硝基、羟基、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基;
n为0~4的整数,R1相同或者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卤素、氰基、硝基、羟基、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基;当R1为两个相邻的取代基时,能够稠合成环;
Y1~Y3各自独立地选自CR6或N;其中,R6选自氢、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卤素、氰基、硝基、羟基、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基;
Ar1、Ar2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5~C30杂芳基;
当R1、R2、R3、R4、R5、R6、Ar1或Ar2所选基团存在取代基时,所述取代基分别各自独立地选自卤素、C1~C10烷基或环烷基、C2~C10烯基、C1~C6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基团、C6~C30单环芳烃或稠环芳烃基团、C3~C30单环杂芳烃或稠环杂芳烃基团中的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1~R6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氟、氯、溴、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正己基、正辛基、异丁基、环戊基、环己基,以及取代或未取代的以下取代基: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蒽基、菲基、茚基、芴基、9,9’-二甲基芴、9,9’-螺二芴、苯并芴、荧蒽基、三亚苯基、芘基、苝基、基、并四苯基、呋喃基、噻吩基、吡啶基、吡咯基、苯并呋喃基、苯并噻吩基、异苯并呋喃基、吲哚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咔唑基、喹啉基、喹唑啉基;
进一步优选为环己基、苯基、萘基、2-吡啶基、3-吡啶基、4-吡啶基、吡咯基、喹啉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金贝,高文正,代志宏,李国孟,孙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