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学斌专利>正文

电机铁芯压铆装置的压铆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6326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铁芯压铆装置的压铆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压铆机效率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电机铁芯压铆装置包括具有铆压工位的转盘,本压铆结构设于铆压工位一侧,该铆压结构包括支架、捶打机构、并列设置的两夹块以及分别驱动两夹块相互靠近的单作用气缸一,两夹块靠近时形成呈竖直方向贯穿的条形孔,条形孔一侧边开口,条形孔上端为孔径向下变小的锥孔一,支架上设有能通过上述开口将铆钉杆部送入条形孔的送料机构,且铆钉头部在重力作用下下移压在锥孔一孔壁上,捶打机构包括竖直设于锥孔一正上方的顶杆以及用于驱动顶杆上下移动的驱动件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铁芯压铆装置的压铆结构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电机铁芯压铆装置,特别是一种电机铁芯压铆装置的压铆结构。
技术介绍
电机定子铁芯或转子铁芯由片状的硅钢片堆叠而成,为了保证各硅钢片配合紧密,不松散,在压制成块后需要进一步穿设多根铆钉。现有的压制铆钉的设备如中国专利库公开的一种电机定子铁芯两工位自动压铆机【申请号:201510912410.8】,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方固定连接有上模安装板,还包括旋转台板,旋转台板中心下方连接有旋转机构,旋转台板两端分别为压料部和退料部,压料部位于上模安装板正下方,压料部下方对应有压料油缸,退料部下方连接有退料油缸。上述压铆机中,铆钉需手动放置在上模安装板处,不仅效率不高,而且也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电机铁芯压铆装置的压铆结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加工效率。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电机铁芯压铆装置的压铆结构,电机铁芯压铆装置包括具有铆压工位的转盘,本压铆结构设于铆压工位一侧,其特征在于,该铆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机铁芯压铆装置的压铆结构,电机铁芯压铆装置包括具有铆压工位(4a)的转盘(4),本压铆结构设于铆压工位(4a)一侧,其特征在于,该铆压结构包括支架(14)、捶打机构、并列设置的两夹块(15)以及分别驱动两夹块(15)相互靠近的单作用气缸一(16),两夹块(15)靠近时形成呈竖直方向贯穿的条形孔(38),条形孔(38)一侧边开口(38a),条形孔(38)上端为孔径向下变小的锥孔一(3b),支架(14)上设有能通过上述开口(38a)将铆钉(37)杆部送入条形孔(38)的送料机构,且铆钉(37)头部在重力作用下下移压在锥孔一(3b)孔壁上,上述的捶打机构包括竖直设于锥孔一(3b)正上方的顶杆(...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机铁芯压铆装置的压铆结构,电机铁芯压铆装置包括具有铆压工位(4a)的转盘(4),本压铆结构设于铆压工位(4a)一侧,其特征在于,该铆压结构包括支架(14)、捶打机构、并列设置的两夹块(15)以及分别驱动两夹块(15)相互靠近的单作用气缸一(16),两夹块(15)靠近时形成呈竖直方向贯穿的条形孔(38),条形孔(38)一侧边开口(38a),条形孔(38)上端为孔径向下变小的锥孔一(3b),支架(14)上设有能通过上述开口(38a)将铆钉(37)杆部送入条形孔(38)的送料机构,且铆钉(37)头部在重力作用下下移压在锥孔一(3b)孔壁上,上述的捶打机构包括竖直设于锥孔一(3b)正上方的顶杆(17)以及用于驱动顶杆(17)上下移动的驱动件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铁芯压铆装置的压铆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的送料机构包括设于开口(38a)一侧且呈条形的料槽(18),料槽(18)呈水平设置并通过直线振动器(19)安装在支架(14)上,料槽(18)与铆钉(37)滑动配合,该料槽(18)的两端分别为进口和出口,且出口正对上述开口(38a)设置,所述出口处固定有能限制铆钉(37)向外排出的挡块(20),且挡块(20)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的料槽(18)上还设有能使出口处的铆钉(37)克服挡块(20)弹力排出并通过开口(38a)送入条形孔(38)的推料机构,上述的单作用气缸一(16)通过底座与料槽(1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铁芯压铆装置的压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料机构包括分别设于出口两侧的两推块(21)以及分别驱动两推块(21)靠近或远离的伸缩气缸三(22),伸缩气缸三(22)固定在料槽(18)上,两推块(21)沿水平方向分布,且两推块(21)的分布方向与料槽(18)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两推块(21)上均具有与铆钉(37)杆部匹配的楔形面(21a),且两推块(21)靠近时,楔形面(21a)能与铆钉(37)杆部侧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机铁芯压铆装置的压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块(15)下方还设有正对设置的两导块(30),支架(14)上还设有能使两导块(30)相互靠近的动力机构,两导块(30)靠近时形成与条形孔(38)正对且竖直贯穿的通孔(31),通孔(31)中部为孔径向下逐渐变小的锥孔二(31a),通孔(31)上端和下端的孔径分别与锥孔二(31a)的最大孔径和最小孔径相同,且通孔(31)下端形状和尺寸均与铆钉(37)杆部匹配,顶杆(17)下端侧壁上具有与锥孔二(31a)匹配的锥面一(17a),锥面一(17a)能与锥孔二(31a)孔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斌
申请(专利权)人:张学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