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圈弯曲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6314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圈弯曲模,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接有竖筒,所述底板的加工有通孔,所述竖筒的上方设有压块,所述压块的底部设有支块,所述压块的内部设有调节组件。该线圈弯曲模,通过底板、竖筒、凹槽、斜槽、支块、压块、通孔和调节组件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通过圆筒顶部斜面设置直接对直线材弯曲压制,进而大大提升弯曲便捷性,同时通过转动横杆可带动圆板转动,进而带动四哥支块同时做向心或离心运动,进而对不同直径的直线材进行弯曲压制通过底板、竖筒、凹槽、斜槽、支块、压块、通孔和调节组件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卡板可探入凹槽内对直线材进行预固定,进而大大提升固定速度和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圈弯曲模
本技术涉及线圈弯曲模
,具体为一种线圈弯曲模。
技术介绍
弯曲模是指将毛坯或半成品制件弯曲成一定形状的冲模。弯曲模的结构与一般冲裁模结构相似,分上下两个部分,它由凸、凹模,定位、卸料、导向及紧固件等组成,但弯曲模具还有它的特点,如凸、凹模除一般动作外,有时还需要作摆动、转动等动作。弯曲模结构形式应根据弯曲件形状,精度要求及生产批量等进行选择。例如申请号“201820066367.7”一种磁极线圈水平弯曲模,包括底板、可调撑杆、弓形夹紧块和中间底座,以及成对设置的底座、模芯固定板、L形撑杆座、弯曲模芯和抽拉垫板,底板固定在绕线机上,虽然提高了本技术的通用性,消除了铜排水平弯曲时的产生的起皱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线圈弯曲模,在使用时,对直线材弯曲压制过程较为复杂,弯曲便捷性差,同时不可对不同直径的直线材进行弯曲压制,使其适用范围窄,进而降低使用实用性,且无法对直线材进行预固定,进而大大减低固定速度和精度,进一步减低压膜效率,延长压膜时间,进而不方便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圈弯曲模,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接有竖筒(2),所述底板(1)的加工有通孔(9),所述竖筒(2)的内壁下方加工有凹槽(3),所述竖筒(2)的内壁左侧上方加工有斜槽(4),所述竖筒(2)的上方设有压块(8),所述压块(8)的底部设有支块(5),所述压块(8)的内部设有调节组件(6);/n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内腔(601)、圆板(602)、齿条(603)、齿轮(604)、横杆(605)、六角孔(606)、螺旋槽(607)、滑杆(608)、滑块(609)和滑槽(610);/n所述内腔(601)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圆板(602),所述圆板(602)的顶部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弯曲模,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接有竖筒(2),所述底板(1)的加工有通孔(9),所述竖筒(2)的内壁下方加工有凹槽(3),所述竖筒(2)的内壁左侧上方加工有斜槽(4),所述竖筒(2)的上方设有压块(8),所述压块(8)的底部设有支块(5),所述压块(8)的内部设有调节组件(6);
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内腔(601)、圆板(602)、齿条(603)、齿轮(604)、横杆(605)、六角孔(606)、螺旋槽(607)、滑杆(608)、滑块(609)和滑槽(610);
所述内腔(601)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圆板(602),所述圆板(602)的顶部通过齿条(603)啮合连接有齿轮(604),所述齿轮(604)的左端固接有横杆(605),所述横杆(605)的外壁通过轴承与内腔(601)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横杆(605)的左端加工有六角孔(606),所述圆板(602)的底部通过螺旋槽(607)滑动卡接有多个滑杆(608),所述滑杆(608)的外壁固接有滑块(609),所述滑块(609)的外壁通过滑槽(610)与压块(8)的底部间隙配合,所述滑杆(608)的底部与支块(5)的顶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弯曲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608)和支块(5)一一对应。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葭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