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余垃圾转肥料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6291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厨余垃圾转肥料工艺,具体涉及厨余垃圾循环利用领域,S1、将厨余垃圾固态和液态混合物,投入机械式固液分离及清洗装置;然后启动设备往机械式固液分离及清洗装置注入热水,然后把混合物的游离状态的水分挤压出来;挤压出来的液体进入膜曝气废水处理器处理后,转变成低油污含量的水排入下水道;S2、机械式固液分离及清洗装置分离完成的固体物质,输送至具备储料及高温好氧发酵的高温发酵仓;S3、发酵完成后,高温发酵仓将固体输送至成品仓,进行中温发酵,即获得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低能耗、低成、污染少、资源化利用,且可降低反应时间,提升效率,做到降低处理成本和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厨余垃圾转肥料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厨余垃圾循环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厨余垃圾转肥料工艺。
技术介绍
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厨余垃圾含有极高的水分与有机物,很容易腐坏,产生恶臭。经过妥善处理和加工,可转化为新的资源,高有机物含量的特点使其经过严格处理后可作为肥料、饲料;但现有的厨余垃圾转肥料扔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厨余垃圾转肥料工艺,不仅低能耗、低成、污染少、资源化利用,且可降低反应时间,提升效率,做到降低处理成本和循环利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厨余垃圾转肥料工艺,具体如下:S1、将厨余垃圾固态和液态混合物,投入机械式固液分离及清洗装置;启动设备,往机械式固液分离及清洗装置注入热水,然后把混合物的游离状态的水分挤压出来;挤压出来的液体进入膜曝气废水处理器处理后,转变成低油污含量的水排入下水道,减少堵塞风险,降低污水处理厂负荷。S2、机械式固液分离及清洗装置分离完成的固态B,输送至可储料及高温好氧发酵的高温发酵仓;储料时,通过加温并吹风,风干固态B,避免异味产生。储料2-3天后开始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60-70℃;添加水分至含水率达到60%;进气口往高温发酵仓内输入氧气,排气口排出废气,废气进入冷凝器冷凝后,进入空气滤清器处理后排放;高温发酵仓具备发酵的三个条件:1、合理的温度:此仓本身具有闭环控制的加热功能,控制在60-70℃之间,达到高温好氧发酵、快速腐熟的作用;2:适当的水分,添加水分至含水率达到60%,适合微生物发酵;3:合理的氧气:由进气①提供发酵使用的氧气,产生的废气由排气②及时排走;抽走的空气进入冷凝器冷凝后③,进入空气滤清器④,从而达到无味,常温排放。S3、高温发酵仓发酵时通过混合装置搅拌均匀,并投入高温发酵包,可以使发酵的速度更加缩短,发酵更完善。S4、发酵完成后,高温发酵仓将固体输送至成品仓,进行中温发酵,成品仓堆积满后,即获得产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氧气、水和热量进行混合来加速垃圾分解过程,将厨余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转化为化肥,并且可利用发酵腔中的热量,将转化的化肥中多余的水分蒸发,在24小时内将垃圾变成肥料,整个分解过程无须排水系统,专用的碳过滤器能够减少垃圾的气味,可以一次性将约5KG的厨余垃圾变成有机肥料。采用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生物方法去除餐饮废水中的COD、NH3-N等污染物,将有机物达到CO2、H2O等无机物,从而达到废水可以直接排放下水道。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低能耗、低成、污染少、资源化利用等优势。通过对厨余垃圾进行磨碎风干等处理,将已研发出的生物添加包,通过综合环境因素等的作用,促使厨余垃圾变成可再生使用的肥料甚至是饲料,再通过薄膜技术将废水净化,以符合城市管网排放标准,达到对厨余垃圾的再生利用以及达标排放的目的。降低反应时间,能进一步提升效率,做到降低处理成本和循环利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厨余垃圾转肥料工艺,S1、将厨余垃圾固态和液态混合物,投入机械式固液分离及清洗装置;启动设备,往机械式固液分离及清洗装置注入热水,然后把混合物的游离状态的水分挤压出来;挤压出来的液体进入膜曝气废水处理器处理后,转变成低油污含量的水排入下水道,减少堵塞风险,降低污水处理厂负荷。S2、机械式固液分离及清洗装置分离完成的固态B,输送至可储料及高温好氧发酵的高温发酵仓;储料时,通过加温并吹风,风干固态B,避免异味产生。储料2-3天后开始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60-70℃;添加水分至含水率达到60%;进气口往高温发酵仓内输入氧气,排气口排出废气,废气进入冷凝器冷凝后,进入空气滤清器处理后排放;S3、高温发酵仓发酵时通过混合装置搅拌均匀,并投入高温发酵包,可以使发酵的速度更加缩短,发酵更完善。S4、发酵完成后,高温发酵仓将固体输送至成品仓,进行中温发酵,成品仓堆积满后,即获得产品。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首先,将厨余垃圾(固态和液态混合物[固液A+Ⅰ]),投入机械式固液分离及其清洗装置;启动设备,进水管会进入热水[Ⅱ]至此装置,并把混合物的游离状态的水分挤压掉。此时液体[Ⅲ],进入膜曝气废水处理器,处理后,废水会变成油污含量较少的水排入下水道,减少堵塞风险,降低污水处理厂负荷。然后,分离完成的固态B,由机械式固液分离装置,落到高温发酵仓,此仓的功能是储料并进行高温好氧发酵。储料时,通过加温并吹风,风干固态B,避免异味产生,通过高温水分蒸发,发酵降解两种方法减少重量;采用发酵技术,分解易产臭味的蛋白质、油脂为小分子有机酸,并辅以活性炭除臭,两种方法消除异味。储料2-3天后开始发酵程序。本仓具备发酵的三个条件:1、合理的温度:此仓本身具有闭环控制的加热功能,控制在60-70℃之间,达到高温好氧发酵、快速腐熟的作用,在机器内部采用生物发热和温控管发热配合工作,达到65℃以上高温发酵,利用耐高温菌种快速发酵;2:适当的水分,添加水分至含水率达到60%,适合微生物发酵;3:合理的氧气:由进气①提供发酵使用的氧气,产生的废气由排气②及时排走;抽走的空气进入冷凝器冷凝后③,进入空气滤清器④,从而达到无味,常温排放。发酵时充分混合,由mix电机,在发酵时会按照程序进行搅动。发酵时还需要投入专用的高温发酵包,可以使发酵的速度更加缩短,发酵更完善。最后发酵完成后,成品由高温发酵仓[固C],掉入成品仓,进行中温发酵,堆积满后,即成为可以直接使用的有机肥料。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厨余垃圾转肥料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nS1、将厨余垃圾固态和液态混合物,投入机械式固液分离及清洗装置;然后启动设备往机械式固液分离及清洗装置注入热水,然后把混合物的游离状态的水分挤压出来;挤压出来的液体进入膜曝气废水处理器处理后,转变成低油污含量的水排入下水道;/nS2、机械式固液分离及清洗装置分离完成的固体物质,输送至具备储料及高温好氧发酵的高温发酵仓;/nS3、发酵完成后,高温发酵仓将固体输送至成品仓,进行中温发酵,即获得产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厨余垃圾转肥料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将厨余垃圾固态和液态混合物,投入机械式固液分离及清洗装置;然后启动设备往机械式固液分离及清洗装置注入热水,然后把混合物的游离状态的水分挤压出来;挤压出来的液体进入膜曝气废水处理器处理后,转变成低油污含量的水排入下水道;
S2、机械式固液分离及清洗装置分离完成的固体物质,输送至具备储料及高温好氧发酵的高温发酵仓;
S3、发酵完成后,高温发酵仓将固体输送至成品仓,进行中温发酵,即获得产品。


2.一种厨余垃圾转肥料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S2步骤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金锋杨忠杰冯亮黄琴芬文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润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