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茹茹专利>正文

一种污水处理用离子交换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6202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离子交换设备,包括外罐体和内罐体,内罐体设置在外罐体的内部且外罐体和内罐体之间留有空间,内罐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压板,压板将内罐体的内腔分割成活性树脂室和饱和树脂室,内罐体内腔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压板的顶部固定套接有进液主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压板的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活性树脂室容积与树脂层的体积差保持在一个稳定范围内,避免树脂饱和后体积缩小导致树脂层的密度降低,通过压板的移动以及对树脂层的阻挡作用,使得树脂层的密度保持在稳定的范围,防止树脂层密度降低过大对液流的滞留力降低,继而解决在反应持续的过程中离子交换率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离子交换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用离子交换设备。
技术介绍
废水离子交换处理法是指借助于离子交换剂中的交换离子同废水中的离子进行交换而除去废水中有害离子的方法,现有的离子交换用的设备主要有离子交换反应持续进行时,容器内部分树脂粒子逐渐饱和,而饱和的树脂粒子相较于正常的活性树脂粒子的体积会缩小,由树脂粒子组成的树脂层的密度会相对降低,当树脂层的密度降低过大时,树脂对废液的滞留力度降低,液体在树脂层中流动的速度大,未来得及进行离子交换就通过树脂层的废液量增多,导致对废液的处理效果降低;另外对于已饱和的树脂粒子来说,其已经不具有离子交换的功能,但是还受到废液的反复冲刷,加速了树脂分子内的网状结构的受损,因此提高了树脂的损耗,增加了废液处理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离子交换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用离子交换设备,具备压缩树脂层的空间、筛除饱和树脂粒子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树脂层密度降低以及饱和树脂反复受到冲刷造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用离子交换设备,包括外罐体(1)和内罐体(2),内罐体(2)设置在外罐体(1)的内部且外罐体(1)和内罐体(2)之间留有空间,其特征在于:内罐体(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压板(3),压板(3)将内罐体(2)的内腔分割成活性树脂室(201)和饱和树脂室(202),内罐体(2)内腔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4),压板(3)的顶部固定套接有进液主管(5),压板(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分液通管(6),压板(3)上开设有筛道(8),分液通管(6)的顶部固定套接有导液管(7),导液管(7)贯穿内罐体(2)上端的内壁,导液管(7)远离分液通管(6)的一端从内罐体(2)的外侧延伸并固定套接在固定板(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离子交换设备,包括外罐体(1)和内罐体(2),内罐体(2)设置在外罐体(1)的内部且外罐体(1)和内罐体(2)之间留有空间,其特征在于:内罐体(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压板(3),压板(3)将内罐体(2)的内腔分割成活性树脂室(201)和饱和树脂室(202),内罐体(2)内腔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4),压板(3)的顶部固定套接有进液主管(5),压板(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分液通管(6),压板(3)上开设有筛道(8),分液通管(6)的顶部固定套接有导液管(7),导液管(7)贯穿内罐体(2)上端的内壁,导液管(7)远离分液通管(6)的一端从内罐体(2)的外侧延伸并固定套接在固定板(4)的内部,固定板(4)上开设有出液道(10)。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离子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分液通管(6)包括侧管(601)、环形分管(602)和上分液管(603),侧管(601)的一端与进液主管(5)套接且沿压板(3)径向分布,环形分管(602)呈环形且连通在侧管(601)的下方,上分液管(603)竖直向下贯穿压板(3)的底面且均匀连通在环形分管(602)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离子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压板(3)外壁上设置有对称的棘爪(13),内罐体(2)的内壁上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茹茹
申请(专利权)人:李茹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