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扩散装置及搭载其的气浮式分离设备及除磷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6199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0
本申请公开一种扩散装置及搭载其的气浮式分离设备及除磷系统。该扩散装置,具有: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配置有进水口,与所述进水口相对的一侧配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所处平面与所述主体的轴线的夹角介于30°~60°,所述主体内配置有隔板,所述隔板靠近进水口侧,所述进水口的直径与主体的直径比介于0.1~0.45。通过这样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流速;一定的动量,使溶气水在动量较大的水流带动下,可扩散到设备内部大部分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扩散装置及搭载其的气浮式分离设备及除磷系统
本申请涉及一种环保污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扩散装置及搭载其的气浮式分离设备及除磷系统。
技术介绍
某些地区的污水由于氮磷的含量大,其排放到内湖中容易造成湖中的氮磷富营养化,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污水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针对污水处理厂单一磷指标提标改造也逐步提入下一步的环保升级议程。治理氮磷富营养化,进一步削减入湖水中总磷的含量是必要的。对于现阶段《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中对总磷的排放数值限定在TP≤0.5mg/L。内湖地区的污水处理厂尾水出水TP≤0.5mg/L拟定提标至TP≤0.05mg/L。因此需要一种新的除磷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满足排污中总磷排放标准的提高,本申请提出一种污水处理用气浮式分离设备解决上述问题。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配置有进水口,与所述进水口相对的一侧配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所处平面与所述主体的轴线的夹角介于30°~60°,所述主体内配置有隔板,所述隔板靠近进水口侧,所述进水口的直径与主体的直径比介于0.1~0.45。通过这样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流速;一定的动量,使溶气水在动量较大的水流带动下,可扩散到设备内部大部分的空间。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出水口所处平面与所述主体的轴线的夹角30°。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出水口连接扩散装置,所述出水口接近扩散装置。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出水口的面积与所述进水口的面积的比值介于5~150。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气浮式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配水装置,所述配水装置包含,设备本体、所述本体配置有一个进水口、与所述进水口相对配置的复数个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下方侧设置有如上述的扩散装置。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气浮式分离设备,还包括多层依次连接的分配水槽,所述分配水槽介于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之间,所述分配水槽间通过流道连接,以逐层例增加出水口,以均匀分散从所述进水口流入的水。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气浮式分离设备,还包括3层依次连接的分配水槽,所述分配水槽介于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之间,所述分配水槽间通过流道连接,以逐层例等比例增加出水口,以均匀分散从所述进水口流入的水。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扩散装置的轴线与所述出水口的轴线夹角介于30°~70°。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扩散装置的轴线与所述出水口的轴线夹角60°。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扩散装置的出水口背向所述配水装置的出水口。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气浮式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头分配装置,其具有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开设有开口的溶气水进水口,所述主体部的远离溶气水进水口的周向上配置有复数溶气水出水口,或所述主体部的与所述溶气水进水口相对的一侧及主体部的周向上配置有复数溶气水出水管,所述溶气水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扩散装置。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一溶气水出水口的轴线与主体部的中线夹角为90°。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溶气水出水口的截面积与所述进水口截面积的比值介于0.2~0.4。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气浮式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配水装置及与配水装置连接的气浮分离设备,其分别通过支撑件,收集装置,其配置于气浮分离设备的顶部侧,所述收集装置包含浮渣刮板、传动装置及驱动装置,所述浮渣刮板与传动装置连接,所述传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基于驱动装置的驱动传动装置移动从而带动与其连接的浮渣刮板移动,以收集浮至液体的表面絮体。有益效果本申请提出的气浮式分离设备,该气浮分离设备提高进水的流量分配均匀性及溶气水管路的气液两相混合的效果和流量分配均匀性。另外,该气浮分离设备内配置斜管,可大大提高分离室的表面负荷,保证出水效果的同时,设备的占地面积能进一步降低。有利于对现有的除磷系统的改造,扩大极限除磷的应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气浮式分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气浮式分离设备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1c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溶气水扩散装置安装与安装面的示意图;图1d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视角的气浮式分离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e为图1d的一视角的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配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溶气水扩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a、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溶气水分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a、图5b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溶气水分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限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如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提出一种气浮式分离设备及搭载其的除磷系统,该除磷系统包含,气浮式分离设备、及与气浮式分离设备匹配连接的配水装置,基于配水装置供给的水进行处理,处理达标水从出水口排放至预定点。该气浮分离设备,具有设备本体、配置于设备本体的导流板,底部配置于本体底部的排污口,加气装置,其通过管道连接气浮分离设备,向设备本体内注入混合的饱和溶气水。设备本体内的部分水可通过回收口流出经管道、循环泵进行再循环,与其中压缩空气快速混合,成为饱和溶气水。该气浮分离设备连接配水装置(也称配水箱)。较佳的,在一实施方式中,配水装置配置于气浮式分离设备内。接下来结合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的气浮式分离设备及搭载其的除磷系统。接下来结合图1c、图2a、图2b来描述本申请提出的配水装置该配水装置包含,设备本体101、本体配置有进水口102、与进水口相对配置的流道、多层分配水槽,分散的多点出水口103(如图2b,具有3层分配,这样水从进水口102流入后经流道至第一层分配水槽分配成2个出水口103a、从出水口103a流入后经流道至第二层分配水槽分配成4个出水口103b,从出水口103b流入后经流道至第三层分配水槽分配成8个出水口103,这样逐层增加出水口使得进水均分散开,便于后级充分与溶气水充分混合)。该配水装置应用时污水投加口通过法兰入口直接连接至配水装置。配水装置结构为多层配水通道。逐层增加出水口。较佳的,层级设计的层与其匹配的出水口数量的设计数量1-2-4-8。通过这样的设计,将进水均分散开,便于后级的水处理。本实施方式中,采用3层配水通道,第一层配水通道(靠近进水侧)截面积最大,流量大,第二层及第三层后的配水通道依次截面积按流量的减少而减少面积。减少配水装置出水口的截面积,提升水流流速,改善污水与溶气水的掺混效果。配水装置的各个出水口的流量值平均,最大流量偏差在10%以内。该配水装置具有设备体积小、适应性强、免维护、处理效率高的特点。运行时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主体,/n所述主体的一侧配置有进水口,与所述进水口相对的一侧配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所处平面与所述主体的轴线的夹角介于30°~60°,/n所述主体内配置有隔板,所述隔板靠近进水口侧,/n所述进水口的直径与主体的直径比介于0.1~0.4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主体,
所述主体的一侧配置有进水口,与所述进水口相对的一侧配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所处平面与所述主体的轴线的夹角介于30°~60°,
所述主体内配置有隔板,所述隔板靠近进水口侧,
所述进水口的直径与主体的直径比介于0.1~0.4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所处平面与所述主体的轴线的夹角3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的面积与所述进水口的面积的比值介于5~150。


4.一种气浮式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
配水装置,所述配水装置包含,设备本体、所述本体配置有一个进水口、与所述进水口相对配置的复数个出水口,
所述出水口的下方侧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扩散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浮式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层依次连接的分配水槽,所述分配水槽介于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之间,所述分配水槽间通过流道连接,以逐层例增加出水口,以均匀分散从所述进水口流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歆侃刘可教唐宁宁袁蔚文钱媛媛孙月娣赵静
申请(专利权)人:麦王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