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6198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液分离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除气装置。其中除气装置包括筒体、进液管、出液管及气体排放组件;进液管设置于筒体的侧壁上,进液管用于引导脱硫废水沿筒体的切线方向流入筒体内并形成旋转液流,以分离脱硫废水内的气体;出液管设置于筒体的底部;气体排放组件位于筒体的顶部;当筒体内脱硫废水的水位低于预设水位时,气体排放组件为通路状态;当筒体内脱硫废水的水位高于预设水位时,气体排放组件为断路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脱硫废水的气液分离,而且使脱硫废水旋转的液流时刻处于脱硫废水内,分离的气体能够经气体排放组件排出,提高了脱硫废水内气体的分离效率,提高了水质测量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液分离
,尤其涉及一种除气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船舶海水脱硫系统的广泛安装,为了使脱硫产生的废水排放前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废水排放前需要对水质进行连续自动取样和监测。脱硫废水在排放前与柴油机烟气的空气碰撞,混合后,脱硫废水中夹杂着较多的气泡,废水的快速排放使得气泡无法逸出。气泡的存在会很大程度干扰水质测量的准确性,因此在废水进入监测传感器之前,需要去除废水中的气泡。基于此,亟需一种除气装置,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气装置,实现了脱硫废水的气液分离,而且提高了脱硫废水内气体的分离效率,提高了水质测量的准确性。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除气装置,包括:筒体;进液管,其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侧壁上,所述进液管用于引导脱硫废水沿所述筒体的切线方向流入所述筒体内并形成旋转液流,以分离所述脱硫废水内的气体;出液管,其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底部;气体排放组件,其位于所述筒体的顶部;当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筒体(1);/n进液管(2),其设置于所述筒体(1)的侧壁上,所述进液管(2)用于引导脱硫废水沿所述筒体(1)的切线方向流入所述筒体(1)内并形成旋转液流,以分离所述脱硫废水内的气体;/n出液管(3),其设置于所述筒体(1)的底部;/n气体排放组件(4),其位于所述筒体(1)的顶部;当所述筒体(1)内所述脱硫废水的水位低于预设水位时,所述气体排放组件(4)为通路状态;当所述筒体(1)内所述脱硫废水的水位高于预设水位时,所述气体排放组件(4)为断路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1);
进液管(2),其设置于所述筒体(1)的侧壁上,所述进液管(2)用于引导脱硫废水沿所述筒体(1)的切线方向流入所述筒体(1)内并形成旋转液流,以分离所述脱硫废水内的气体;
出液管(3),其设置于所述筒体(1)的底部;
气体排放组件(4),其位于所述筒体(1)的顶部;当所述筒体(1)内所述脱硫废水的水位低于预设水位时,所述气体排放组件(4)为通路状态;当所述筒体(1)内所述脱硫废水的水位高于预设水位时,所述气体排放组件(4)为断路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排放组件(4)包括盖板(41)和气体排放部件(42),所述盖板(41)安装于筒体(1)的顶部,以封堵所述筒体(1);
所述盖板(41)上设置有通气孔(411),所述气体排放部件(42)能够控制所述通气孔(411)的通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排放部件(42)包括浮球(421)、连杆(422)及阀体(423),所述阀体(423)安装于所述通气孔(411)内,所述连杆(422)一端连接于所述阀体(423),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浮球(421),所述筒体(1)内所述脱硫废水能够能带动所述浮球(421)上下浮动,以控制所述阀体(423)的通断。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少林李海艳张邵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