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6095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粉体供给装置的宽度方向上使粉体材料的供给量的均匀性提升的粉体供给装置。该粉体供给装置(100)向连续地生成成形体的加压成形机构供给粉体材料(2),粉体供给装置具备:筐体(1),其具有供给粉体材料的导入口(3)、以及排出粉体材料的排出口(4);一个或者多个螺杆(5、6),其配置于筐体的内部并被旋转驱动,由此在轴向上搬运粉体材料;马达(7、8),其配置于筐体的外部,并对螺杆进行旋转驱动;以及整流部(9),其配置于筐体的内部的、螺杆与排出口之间,并对粉体材料的流动进行整流,整流部具有旋转轴(9a),并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旋转轴垂直于螺杆的轴向、以及从排出口排出的粉体材料的宽度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粉体供给装置
本公开涉及粉体供给装置。
技术介绍
通过将对陶瓷或者金属等粉体材料进行加压成形而得到的粉末成形体在该粉末的熔点以下的温度下烧结,能够在粉体间产生结合而得到烧结体。在制造粉末成形体的方法中存在各种方法。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在螺杆馈送器出口配置有与馈送器螺杆一起旋转的分散叶片,将滞留在出口的材料以通过分散叶片削去的方式排出。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6384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1中,关于粉体供给装置的宽度方向上的粉体材料的供给量的均匀性,尚有改善的余地。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公开的粉体供给装置是向连续地生成成形体的加压成形机构供给粉体材料的粉体供给装置,其中,所述粉体供给装置具备:筐体,其具有供给所述粉体材料的导入口、以及排出所述粉体材料的排出口;一个或者多个螺杆,其配置于所述筐体的内部并被旋转驱动,由此在轴向上搬运所述粉体材料;马达,其配置于所述筐体的外部,并对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螺杆进行旋转驱动;以及整流部,其配置于所述筐体的内部的、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螺杆与所述排出口之间,并对所述粉体材料的流动进行整流,所述整流部具有旋转轴,并能够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所述旋转轴垂直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螺杆的轴向、以及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所述粉体材料的宽度方向。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使粉体供给装置的宽度方向上的粉体材料的供给量的均匀性提升的粉体供给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从上方观察本公开的粉体供给装置而得到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粉体供给装置的A-A’剖视图。图3是两根螺杆向相同的方向旋转的情况下的从排出口侧观察筐体内部时的图。图4是示出在筐体内部整流部附近的粉体材料的密度的图。图5是示出在筐体内部整流部附近的粉体材料的密度的图。图6是示出在筐体内部整流部附近的粉体材料的密度的图。图7是示出实施例1的粉体供给装置的结构的图。图8是从排出口侧观察图7的粉体供给装置的筐体的内部时的图。图9是示出实施例1的粉体供给装置的宽度方向上的粉体材料的供给量比例的分布的曲线图。图10是示出实施例2的粉体供给装置的宽度方向上的粉体材料的供给量比例的分布的曲线图。图11是示出实施例3的粉体供给装置的宽度方向上的粉体材料的供给量比例的分布的曲线图。图12是示出比较例1的粉体供给装置的宽度方向上的粉体材料的供给量比例的分布的曲线图。图13是示出比较例2的粉体供给装置的宽度方向上的粉体材料的供给量比例的分布的曲线图。图14是示出比较例3的粉体供给装置的宽度方向上的粉体材料的供给量比例的分布的曲线图。图15是统计实施例1~3以及比较例1~3的粉体材料的供给量比例的范围而得到的表。附图标记说明:1筐体2粉体材料3导入口4排出口5第一螺杆6第二螺杆7马达8马达9整流部9a旋转轴10控制部24轴线25轴线26中心线100粉体供给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完成本公开的经过)通过将对陶瓷、金属的粉体材料进行加压成形而得到的粉末成形体在该粉末的熔点以下的温度下烧结,能够在粉体间产生结合而得到烧结体。这是制造窑业制品、陶瓷、粉末冶金、或者金属陶瓷等的主要的方法。作为烧结方法,有常压烧结法、气压烧结法、热压法、热等静压(HIP)法、通电加压法、毫米波法等,将成形体在加压状态下加热是有效的。但是,这些烧结方法由于批量处理而存在生产性较低这方面的课题。于是,作为提高生产性的烧结方法,能够连续地进行处理的滚子式的烧结方法已被广泛知晓。在滚子式方法中,通过将加压对象物贯穿于一对滚子的间隙,能够连续地进行加压处理、以及在加压处理后取出的工序,从而能够得到较高的生产性。另外,在实施烧结处理的成形体的制造方法中也存在几个方法。与烧结方法同样地,为了提高生产性而谋求连续处理而不是批量处理。在基于连续处理的成形体的制造方法中,例如存在如下方法:在将粉体材料从料斗一样地载置于传送带上后,利用具有曲面的按压模具一边对粉体材料加压一边使传送带动作,由此连续地压缩成形。为了抑制因成形体中所包含的气体而在烧结后产生空隙的情况、或者为了使与烧结时的热量、载荷的传递相关的粉体材料彼此的接触面积增加,希望成形体的密度较高。但是,在该方法的情况下,由于粉体材料的逃逸而使被赋予的载荷较小,而存在成形体的密度变低这样的课题。另外,如注浆成型(slipcasting)法那样,也有如下方法:在粉体材料中添加适当的分散剂(例如海藻酸铵)而制作泥浆并倒入石膏的模型,使泥浆中的水分被石膏模型吸收而取出残留的成形体。该方法不使用模具、压制,因此能够抑制设备费用,但成形体的密度的降低、因分散剂的残留引起的成形体的纯度的降低成为课题。作为连续地得到密度较高的成形体的方法,可举出将粉体材料压入一对滚子的间隙而连续地压缩成形的方法。作为这样的方法,存在如下方法:水平地配置滚子,并在该滚子的上部配置料斗,利用重力向滚子间供给粉体材料。但是,为了使成形体的密度较高,仅通过重力来供给材料有时载荷不足。另外,在这样的配置中,垂直地排出成形体,因此成形体的回收需要费功夫。因此,认为期望如下方法:上下配置滚子,通过螺杆馈送器向上下的滚子之间连续地以高压力供给材料,并通过输送机等回收从滚子出来的成形体。对于在以上述那样的用途中使用的螺杆馈送器,谋求对滚子均匀地供给材料。因此,专利文献1所示的方法被提出。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方法中,在供给粉体材料时,由于与螺杆馈送器的筐体壁的摩擦,在筐体壁附近流动的粉体材料与在远离筐体壁的中央部流动的粉体材料相比流速降低。另外,若在螺杆馈送器出口配置分散叶片,则有时产生向滚子间供给材料时的压力损失,成为使成形体的密度降低的重要原因。这样,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方法中,虽能够提升每单位时间的材料供给量的均匀性,但没有考虑粉体供给装置的宽度方向上的材料供给量的均匀性,因此宽度方向上的材料供给量的不均匀性成为课题。另外,由于宽度方向上的材料供给量的不均匀性,在使用两根以上的螺杆馈送器的情况下螺杆馈送器的转速不会为相同速度,而产生粉体供给装置的宽度方向上的排出量的偏差,从而成为使成形体的密度降低的重要原因。于是,本专利技术者们研究用于不会产生粉体材料供给时的较大的压力损失、而使粉体供给装置的宽度方向上的材料供给量的均匀性提升的粉体供给装置,提出了以下的结构。本公开的一方案的粉体供给装置向连续地生成成形体的加压成形机构供给粉体材料,其中,所述粉体供给装置具备:筐体,其具有供给所述粉体材料的导入口、以及排出所述粉体材料的排出口;一个或者多个螺杆,其配置于所述筐体的内部并被旋转驱动,由此在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体供给装置,其向连续地生成成形体的加压成形机构供给粉体材料,其中,/n所述粉体供给装置具备:/n筐体,其具有供给所述粉体材料的导入口、以及排出所述粉体材料的排出口;/n一个或者多个螺杆,其配置于所述筐体的内部并被旋转驱动,由此在轴向上搬运所述粉体材料;/n马达,其配置于所述筐体的外部,并对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螺杆进行旋转驱动;以及/n整流部,其配置于所述筐体的内部的、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螺杆与所述排出口之间,并对所述粉体材料的流动进行整流,/n所述整流部具有旋转轴,并能够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所述旋转轴垂直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螺杆的轴向、以及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所述粉体材料的宽度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16 JP 2019-0930551.一种粉体供给装置,其向连续地生成成形体的加压成形机构供给粉体材料,其中,
所述粉体供给装置具备:
筐体,其具有供给所述粉体材料的导入口、以及排出所述粉体材料的排出口;
一个或者多个螺杆,其配置于所述筐体的内部并被旋转驱动,由此在轴向上搬运所述粉体材料;
马达,其配置于所述筐体的外部,并对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螺杆进行旋转驱动;以及
整流部,其配置于所述筐体的内部的、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螺杆与所述排出口之间,并对所述粉体材料的流动进行整流,
所述整流部具有旋转轴,并能够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所述旋转轴垂直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螺杆的轴向、以及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所述粉体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岛田佳幾宍田佳谦末次大辅福田一人平松俊哉畑中基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