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齐英伟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用捣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5993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用捣药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固定连接上支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上滑动连接大滑块,所述大滑块上端铰接丝杆,所述上支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上滑动连接转动机,所述上支板开有条状通槽,所述丝杆外螺纹连接移块,所述移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伸缩杆且左侧面固定连接捣药杆,所述支撑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滑道,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小滑块,所述小滑块与第三滑道滑动连接,所述捣药杆固定连接捣药头,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旋转装置与液压缸,所述旋转装置固定连接捣药皿,所述液压缸上的液压杆末端固定连接于丝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用捣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捣药装置
,具体领域为一种中医用捣药装置。
技术介绍
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且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所以,中药药材在使用前皆需要进行捣实,也就是对草药进行捣药,中医用捣药装置的使用便捷性是其使用价值的重要指标,如果一种中医用捣药装置的使用过程较为复杂,则会大大降低其捣药过程的工作效率;传统的捣药方式大多是人手动通过捣药锤和捣药罐进行捣药,捣药装置无自动化功能,或者捣药装置结构简单,仅能在固定位置连续捣药,此种方法捣药效率不高,存在一定的不足,且传统的捣药装置较为简陋,需要消耗大量精力来实现全方位的捣药操作,费时费力,仅适用于少量药材捣药使用,在工作效率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我们提出新型的一种中医用捣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用捣药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捣药方式大多是人手动通过捣药锤和捣药罐进行捣药,捣药装置无自动化功能,或者捣药装置结构简单,仅能在固定位置连续捣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用捣药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支撑板(2),所述底座(1)为扁平长方体结构,所述支撑板(2)竖直放置且下底面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上表面固定连接上支板(3),所述上支板(3)水平放置且下底面的右侧与支撑板(2)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滑道(4),所述第一滑道(4)上滑动连接大滑块(5),所述大滑块(5)上端铰接丝杆(6),所述上支板(3)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道(7),所述第二滑道(7)上滑动连接转动机(8),所述上支板(3)与第二滑道(7)固定连接的中心位置开有条状通槽(9),所述丝杆(6)外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用捣药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支撑板(2),所述底座(1)为扁平长方体结构,所述支撑板(2)竖直放置且下底面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上表面固定连接上支板(3),所述上支板(3)水平放置且下底面的右侧与支撑板(2)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滑道(4),所述第一滑道(4)上滑动连接大滑块(5),所述大滑块(5)上端铰接丝杆(6),所述上支板(3)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道(7),所述第二滑道(7)上滑动连接转动机(8),所述上支板(3)与第二滑道(7)固定连接的中心位置开有条状通槽(9),所述丝杆(6)外螺纹连接移块(10),所述移块(10)内设有螺纹且为空心正方体结构,所述移块(10)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伸缩杆(11)的一端,所述伸缩杆(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小滑块(12),所述支撑板(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滑道(13),所述小滑块(12)与第三滑道(13)滑动连接,所述移块(10)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捣药杆(14)的一端,所述捣药杆(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捣药头(15),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英伟
申请(专利权)人:齐英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