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体制造总成及囊体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889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气囊或挠性接管等的囊体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囊体制造总成及囊体制造工艺。包括主轴,还包括可套设在定位环槽上的第一内成型盘、第二内成型盘,可套设在第一轴段上的两个压紧圈和两个衬套,两个可拆卸的设置在衬套外侧的基准法兰;可套设在螺纹段外侧的两个手轮螺母,可套设在压紧圈上的两个定型法兰和两个定位法兰,设于两个定型法兰内侧的两个内嵌法兰,设于两个内嵌法兰之间的压紧法兰,设于两个压紧法兰之间的囊身成型法兰;还提供一种基于前述囊体制造总成的制造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总成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连接和固定结构简单但高效,装置不仅适用于工业生产也可以用于实验教学培训等,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囊体制造总成及囊体制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气囊隔振器或挠性接管等的囊体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囊体制造总成及囊体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气囊隔振器,又称空气弹簧、气囊减振器,是一种内充压缩空气,利用气体的可压缩性起减振作用的金属橡胶制品,有长枕式、葫芦式和隔膜式等类型。空气弹簧最早应用于铁道车辆。近几年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气囊隔振器在地铁、轻轨和磁悬浮列车上亦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常用气囊隔振器的额定工作压力通常在0-0.7Mpa之间,因此承载大的气囊隔振器体积必然较大。对于船舶特别是军用舰船来说,空间非常有限,舰船大型设备的隔振要求空气弹簧的承载大,且舰船环境条件非常恶劣,因此常用的气囊隔振器不适用于舰船设备的隔振。气囊隔振器要应用于舰船设备的隔振,就必需提高其工作压力,减小尺寸。囊体由内胶、帘线、外胶组成,帘线的材质是气囊隔振器的耐压性和耐久性的决定性因素,一般采用高强度的聚酯帘线或尼龙帘线,帘线层数一般为2层或4层,层层交叉并且和囊的经线方向成一角度布置。与橡胶隔振器相比,具有质量小、舒适性好、耐疲劳、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兼具减振和消音的作用。另一方面,为解决管路系统中传递的振动和噪声。除了将浮筏隔振、气囊隔振等隔振技术应用的同时,与之相连的大通径重要管路也需要采用挠性连接件。特别是在舰船承受水下冲击作用时,管系上的设备因冲击作用会产生较大的瞬时位移,严重时会引起管系破损,因此,使用挠性接管也是必要的方案,它不仅能隔离和衰减管路结构振动和噪声,抑制流体噪声,还能补偿设备与管路系统间因振动、冲击引起的大位移。虽然气囊隔振器以及挠性接管在性能上较传统隔振装置具有很多优点,但其生产加工制造过程却较为繁琐,一方面其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高压高温处理,另一方面其自身结构分为多层,在囊体结构之外还需要额外设置联结结构,传统生产加工中采用囊体加工完成后再通过相应加工工艺装配法兰、扣件等联结结构,导致每个囊体的加工过程都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反复处理,不仅效率低下,在重复加工过程中,还容易导致囊体性能被破坏,最终产品的性能参数与设计指标存在差异等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囊体各层以及连接法兰一次性成型加工,增压、高温定型处理可以连续进行,过程中持续维持囊体结构,在提高生产制造效率的同时保证囊体性能参数负荷指标及要求,同时便于控制囊体结构参数的囊体制造总成及囊体制造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囊体制造总成,包括主轴,主轴包括中间直径较大的增压轴段,设置于增压段两侧的定位轴段,增压轴段与定位轴段内设有增压孔道,增压孔道延伸至增压轴段中心并向增压轴段外壁延伸后穿出形成多个增压孔,增压孔均匀设置在增压轴段外壁上;增压轴段与两侧定位轴段内部设有增压腔体,定位轴段由内向外分为直径逐次减小的第一轴段、第二轴段,第二轴段后侧为设有外螺纹的螺纹段;主轴作为主要支撑结构,同时还是加工工过程中向囊体内充入高压气体的通道,由高强度金属加工而成。还包括位于定位环槽外侧的第一内成型部、第二内成型部,第一内成型部和第二内成型部拼合后其外圆面形状与待加工囊体内囊内腔形状匹配;且外圆面两侧设有用于构成内囊囊口的环形定型台;还包括可套设在第一轴段上的两个压紧圈和两个衬套,两个压紧圈分别设于第一内成型部、第二内成型部外侧,两个衬套分别设于两个压紧圈外侧,同侧的衬套、压紧圈以及成型盘的贴合面为与主轴轴线垂直的面;还包括两个可拆卸的设置在衬套外侧的基准法兰、基准法兰边缘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孔;压紧圈与衬套的外径相同;还包括可套设在螺纹段外侧的两个手轮螺母,手轮螺母的内侧设有可抵在衬套上的环形台;手轮螺母上设有多个用于安装手柄的螺孔;还包括可套设在压紧圈上的两个定型法兰和两个定位法兰,两个定型法兰在内,两个定位法兰在外,定型法兰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二定位孔,定位法兰上设有与第二定位孔对应的第三定位螺孔;还包括设于两个定型法兰内侧的两个内嵌法兰,设于两个内嵌法兰之间的压紧法兰,设于两个压紧法兰之间的囊身成型法兰;内嵌法兰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四定位孔、压紧法兰设有与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五定位螺孔。对前述囊体制造总成的进一步改进或优选,第一内成型部、第二内成型部与主轴为分体结构,第一内成型部、第二内成型部通过位于增压轴段两侧的定位环槽定位,第一内成型部内设有与增压轴段形状相匹配的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壁上设有与各增压孔对应的过孔,第一内成型部从一侧扣设在增压轴段外侧,第二内成型部从另一侧扣设在安装槽的槽口以使增压轴段紧密包裹在两个成型盘之间;安装槽槽壁上的过孔为条形孔以便于可以在旋转一定角度时均能够保持增压孔与内囊之间的连通,简化装配过程。对前述囊体制造总成的进一步改进或优选,根据需要,还包括设置在内嵌法兰上各孔内的内螺纹套,内螺纹套为设有内螺纹的圆筒结构,用于配合内嵌法兰便于气囊隔振器的连接使用。对前述囊体制造总成的进一步改进或优选,主轴由左右两各半轴组合焊接而成,左右两个半轴同轴相对设置,相对的端面上设有凹槽,两处凹槽在焊接后组成高压腔体,高压腔体通过位于半轴中间的孔道连接至外部气泵。一种囊体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装配成型盘,保证轴身出气口与右成型盘上各过孔正对,对成型盘、轴身各接触面进行必要的气密处理;安装橡胶内囊至成型盘外侧,依次安装压紧圈,使用螺栓锁紧压紧圈,通过周身气孔低压鼓气检测内囊有无漏气点,无则进入下一步;装配衬套、以及手轮螺母,拧紧侧手轮螺母直至中两个手轮螺母之间的结构紧密固定;装配侧基准法兰;使用清洗剂清理压紧圈、衬套外表面,并均匀涂抹隔离剂;胶片下料,将胶片预热后包在压紧圈、衬套外表面,使用水包布1/2搭接缠绕紧固定型5min,修正搭接处多余胶片,对粘贴不实的地方扎针通孔,挤压排气;缠绕包裹帘布层;在一侧基准法兰上安装定位螺杆,螺杆数量不少于3个,用螺母固定,根据预设囊体结构计算出的内嵌法兰的位置,在定位螺杆上安装同侧的内嵌法兰,调整垂直度,确定位置后使用螺母固定;使用清洗剂清理内嵌法兰,在内嵌法兰端面刷胶浆,待干燥到必要程度后用鸭嘴钳将外层帘布撕开并翻转包裹住内嵌法兰,完成后剪除多余帘布;拆除定位螺杆,依次安装内嵌法兰两侧的端部成型法兰、压紧法兰以及定型法兰,对准各孔位置后使用螺栓固定;固定式要逐一保证受力均匀,各方向上均匀固定;根据相同方法或者根据已安装好的内嵌法兰的位置确定另一侧的内嵌法兰的位置,并按照顺序依次安装囊身成型法兰和同侧的端部成型法兰、压紧法兰以及定型法兰;通过轴身气孔向囊体内侧充气至初始充气压力,使用直线压力机或者使用压紧螺杆连接两个定型法兰后使用螺母固定并向内侧旋紧以使两个囊身成型法兰相互靠近,直至两个囊身成型法兰的间距小于1mm后,使用螺母紧固;继续充气增压,直至气囊内压力到达预设压力,使用截止阀断开通气管路,断开增压设备;将气囊或者将带有气囊的总成在拆除多余结构后放入进行硫化处理;保温成型;硫化完毕后获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囊体制造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所述主轴包括中间直径较大的增压轴段,设置于增压段两侧的定位轴段,增压轴段与定位轴段内设有增压孔道,增压孔道延伸至增压轴段中心并向增压轴段外壁延伸后穿出形成多个增压孔,增压孔均匀设置在增压轴段外壁上;增压轴段与两侧定位轴段内部设有增压腔体,定位轴段由内向外分为直径逐次减小的第一轴段、第二轴段,第二轴段后侧为设有外螺纹的螺纹段;/n主轴作为主要支撑结构,同时还是加工工过程中向囊体内充入高压气体的通道,由高强度金属加工而成;/n增压腔体外壁形成第一内成型部、第二内成型部,第一内成型部和第二内成型部组合后其外圆面形状与待加工囊体内囊内腔形状匹配;且外圆面两侧设有用于构成内囊囊口的环形定型台;/n还包括可套设在第一轴段上的两个压紧圈和两个衬套,两个压紧圈分别设于第一内成型部、第二内成型部外侧,两个衬套分别设于两个压紧圈外侧,同侧的衬套、压紧圈以及成型盘的贴合面为与主轴轴线垂直的面;/n还包括两个可拆卸的设置在衬套外侧的基准法兰、基准法兰边缘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孔;压紧圈与衬套的外径相同;/n还包括可套设在螺纹段外侧的两个手轮螺母,手轮螺母的内侧设有可抵在衬套上的环形台;手轮螺母上设有多个用于安装手柄的螺孔;/n还包括可套设在压紧圈上的两个定型法兰和两个定位法兰,两个定型法兰在内,两个定位法兰在外,定型法兰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二定位孔,定位法兰上设有与第二定位孔对应的第三定位螺孔;/n还包括设于两个定型法兰内侧的两个内嵌法兰,设于两个内嵌法兰之间的压紧法兰,设于两个压紧法兰之间的囊身成型法兰;内嵌法兰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四定位孔、压紧法兰设有与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五定位螺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囊体制造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所述主轴包括中间直径较大的增压轴段,设置于增压段两侧的定位轴段,增压轴段与定位轴段内设有增压孔道,增压孔道延伸至增压轴段中心并向增压轴段外壁延伸后穿出形成多个增压孔,增压孔均匀设置在增压轴段外壁上;增压轴段与两侧定位轴段内部设有增压腔体,定位轴段由内向外分为直径逐次减小的第一轴段、第二轴段,第二轴段后侧为设有外螺纹的螺纹段;
主轴作为主要支撑结构,同时还是加工工过程中向囊体内充入高压气体的通道,由高强度金属加工而成;
增压腔体外壁形成第一内成型部、第二内成型部,第一内成型部和第二内成型部组合后其外圆面形状与待加工囊体内囊内腔形状匹配;且外圆面两侧设有用于构成内囊囊口的环形定型台;
还包括可套设在第一轴段上的两个压紧圈和两个衬套,两个压紧圈分别设于第一内成型部、第二内成型部外侧,两个衬套分别设于两个压紧圈外侧,同侧的衬套、压紧圈以及成型盘的贴合面为与主轴轴线垂直的面;
还包括两个可拆卸的设置在衬套外侧的基准法兰、基准法兰边缘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孔;压紧圈与衬套的外径相同;
还包括可套设在螺纹段外侧的两个手轮螺母,手轮螺母的内侧设有可抵在衬套上的环形台;手轮螺母上设有多个用于安装手柄的螺孔;
还包括可套设在压紧圈上的两个定型法兰和两个定位法兰,两个定型法兰在内,两个定位法兰在外,定型法兰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二定位孔,定位法兰上设有与第二定位孔对应的第三定位螺孔;
还包括设于两个定型法兰内侧的两个内嵌法兰,设于两个内嵌法兰之间的压紧法兰,设于两个压紧法兰之间的囊身成型法兰;内嵌法兰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四定位孔、压紧法兰设有与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五定位螺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囊体制造总成,其特征在于,第一内成型部、第二内成型部与主轴为分体结构,第一内成型部、第二内成型部通过位于增压轴段两侧的定位环槽定位,第一内成型部内设有与增压轴段形状相匹配的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壁上设有与各增压孔对应的过孔,第一内成型部从一侧扣设在增压轴段外侧,第二内成型部从另一侧扣设在安装槽的槽口以使增压轴段紧密包裹在两个成型盘之间;安装槽槽壁上的过孔为条形孔以便于可以在旋转一定角度时均能够保持增压孔与内囊之间的连通,简化装配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囊体制造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内嵌法兰上各孔内的内螺纹套,内螺纹套为设有内螺纹的圆筒结构,用于配合内嵌法兰便于气囊隔振器的连接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囊体制造总成,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应龙郑伟涛于安斌张犇喻斌金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