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旋转喷雾脱硫的烟气旋流分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859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旋转喷雾脱硫的烟气旋流分配器,包括内烟道和外烟道,所述内烟道中设置有十字形结构的支架,且所述内烟道通过支架与外烟道连接固定,所述内烟道进口截面处设置有圆形的均流器,且内烟道的出口与外烟道的出口之间等弧度设置有若干个外部旋流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旋转喷雾脱硫塔底部单烟道,分为内外烟道组合形式,内外烟道出口均安装有旋流片,且外部旋流片倾角大于内部旋流片,从而将烟气分为垂直方向速度分量较大的向上气流,以及旋转强度较大的向四周扩散气流。不仅增加了雾化轮周围烟气对流强度,同时增加了塔内烟气的旋流强度,从而提高烟气与脱硫剂的混合强度,提高脱硫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旋转喷雾脱硫的烟气旋流分配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烟气旋流分配器,具体为一种用于旋转喷雾脱硫的烟气旋流分配器,属于烟气旋流分配器应用

技术介绍
SO2气体是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工业化进行的快速发展,由SO2所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面对严峻的污染现状,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意见》提出,到2025年底,全国钢铁企业力争80%以上完成超低排放改造,SO2浓度限值为35mg/Nm3。旋转喷雾脱硫工艺是比较成熟的半干法脱硫工艺,因其工艺简单、工况适应能力强、过程不产生废水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加强,现有的旋转喷雾脱硫技术难以满足超低排放要求。含硫烟气的分配效果是影响旋转喷雾脱硫的主要因素,它影响着脱硫塔内烟气与脱硫剂的混合强度与水分蒸发速率。旋转喷雾脱硫塔的顶部烟气分配器与中心旋流器使烟气在雾化轮周围形成强烈对流,使脱硫剂浆液在雾化轮出口便被快速干燥并发生化学反应。但现有的技术中,烟气旋流分配器存在烟气分配不合理的问题,烟气经旋流分配器后旋转向上运动,其旋流强度较弱,因此造成烟气与脱硫剂浆液混合强度差,干燥及反应效果差,产生不利影响。若改变旋流片倾角,增大旋流强度,则又会降低垂直向上方向速度分量,增加径向速度分量,同样造成气、固、液混合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同时,差的分配效果还造成烟气分配不均匀的问题,从而导致脱硫效率低。综上所述,克服现有旋转喷雾脱硫技术中烟气旋流分配器气流分配不合理的不足,是现有技术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烟气旋流分配器存在烟气分配不合理,烟气经旋流分配器后旋转向上运动,其旋流强度较弱,因此造成烟气与脱硫剂浆液混合强度差,干燥及反应效果差,产生不利影响;若改变旋流片倾角,增大旋流强度,则又会降低垂直向上方向速度分量,增加径向速度分量,同样造成气、固、液混合效果不理想;同时,差的分配效果还造成烟气分配不均匀,从而导致脱硫效率低的问题,而提出一种用于旋转喷雾脱硫的烟气旋流分配器。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旋转喷雾脱硫的烟气旋流分配器,包括内烟道和外烟道,所述内烟道中设置有十字形结构的支架,且所述内烟道通过支架与外烟道连接固定,所述内烟道进口截面处设置有圆形的均流器,且内烟道的出口与外烟道的出口之间等弧度设置有若干个外部旋流片,所述内烟道的出口等弧度设置有若干个内部旋流片,所述外部旋流片和内部旋流片均用于改变烟气运动状态。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外烟道出口处连接有渐扩式管段,所述渐扩式管段采用喇叭口形状设计,渐扩式管段的管道截面沿烟气流出方向逐渐增大,以增加内烟道入口截面积,提高出口烟气流速,获得更好的对流效果。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内烟道的进口连接有渐缩式管段,且渐缩式管段的管道截面沿烟气流入方向逐渐缩小,且外烟道出口位置高度低于内烟道出口位置高度,配合外部旋流片,烟气在脱硫塔内可形成由中心向四周扩散的运动状态,极大提高了烟气分配的均匀性。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均流器的面积大小与外烟道的底部进口面积大小相等,且所述均流器由若干个等弧度设置的竖直导流板组合而成,用以保证进入旋流分配器内的烟气流动分布均匀。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外部旋流片为梯形状,且外部旋流片的短边与内烟道的外壁连接,外部旋流片的长边与外烟道出口连接,所述内部旋流片为矩形,连接于内烟道的支架上。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外烟道与内烟道的出口具有高度差,且内烟道出口高于外烟道出口。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外部旋流片倾角为逆时针方向,内部旋流片倾角方向与外部旋流片相同,外部旋流片倾角大于等于内部旋流片倾角,且外部旋流片的倾角为0-45°。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外部旋流片及内部旋流片沿管道出口截面均匀分布,所述外部旋流片和内部旋流片的个数均为6-18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旋转喷雾脱硫的烟气旋流分配器,通过将旋转喷雾脱硫塔底部单烟道,分为内外烟道组合形式,内外烟道出口均安装有旋流片,且外部旋流片倾角大于内部旋流片,从而将烟气分为垂直方向速度分量较大的向上气流,以及旋转强度较大的向四周扩散气流。不仅增加了雾化轮周围烟气对流强度,同时增加了塔内烟气的旋流强度,从而提高烟气与脱硫剂的混合强度,提高脱硫效率。(2)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旋转喷雾脱硫的烟气旋流分配器,通过在内烟道进口设置渐缩式管段,以增加内烟道入口截面积,提高出口烟气流速,获得更好的对流效果;通过在外烟道出口设置喇叭形管道,且外烟道出口位置高度低于内烟道出口位置高度,配合外部旋流片,烟气在脱硫塔内可形成由中心向四周扩散的运动状态,极大提高了烟气分配的均匀性。(3)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旋转喷雾脱硫的烟气旋流分配器,通过在内烟道进口截面设置均流板,增强烟气在旋流分配器内流动的均匀性与稳定性,从而提高装置对烟气的分配效果。(4)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旋转喷雾脱硫的烟气旋流分配器,结构简单、易制造,与现有旋转喷雾脱硫旋流器相比,烟气分配更加均匀、旋流强度高、烟气与脱硫剂混合效果更好,脱硫效果得到有效提高。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导流板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与脱硫塔的配合工作示意图。图中:1、外烟道;2、内烟道;3、内部旋流片;4、外部旋流片;5、均流器;6、脱硫塔;7、顶部烟气分配器;8、雾化器;9、底部烟道;10、出口烟道;11、支架;12、导流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用于旋转喷雾脱硫的烟气旋流分配器,包括内烟道2和外烟道1,内烟道2中设置有十字形结构的支架11,且内烟道2通过支架11与外烟道1连接固定,内烟道2进口截面处设置有圆形的均流器5,且内烟道2的出口与外烟道1的出口之间等弧度设置有若干个外部旋流片4,内烟道2的出口等弧度设置有若干个内部旋流片3,外部旋流片4和内部旋流片3均用于改变烟气运动状态。外烟道1出口处连接有渐扩式管段,渐扩式管段采用喇叭口形状设计,渐扩式管段的管道截面沿烟气流出方向逐渐增大,以增加内烟道入口截面积,提高出口烟气流速,获得更好的对流效果。内烟道2的进口连接有渐缩式管段,且渐缩式管段的管道截面沿烟气流入方向逐渐缩小,且外烟道1出口位置高度低于内烟道2出口位置高度,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旋转喷雾脱硫的烟气旋流分配器,包括内烟道(2)和外烟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烟道(2)中设置有十字形结构的支架(11),且所述内烟道(2)通过支架(11)与外烟道(1)连接固定,所述内烟道(2)进口截面处设置有圆形的均流器(5),且内烟道(2)的出口与外烟道(1)的出口之间等弧度设置有若干个外部旋流片(4),所述内烟道(2)的出口等弧度设置有若干个内部旋流片(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旋转喷雾脱硫的烟气旋流分配器,包括内烟道(2)和外烟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烟道(2)中设置有十字形结构的支架(11),且所述内烟道(2)通过支架(11)与外烟道(1)连接固定,所述内烟道(2)进口截面处设置有圆形的均流器(5),且内烟道(2)的出口与外烟道(1)的出口之间等弧度设置有若干个外部旋流片(4),所述内烟道(2)的出口等弧度设置有若干个内部旋流片(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旋转喷雾脱硫的烟气旋流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烟道(1)出口处连接有渐扩式管段,所述渐扩式管段采用喇叭口形状设计,渐扩式管段的管道截面沿烟气流出方向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旋转喷雾脱硫的烟气旋流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烟道(2)的进口连接有渐缩式管段,且渐缩式管段的管道截面沿烟气流入方向逐渐缩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旋转喷雾脱硫的烟气旋流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器(5)的面积大小与外烟道(1)的底部进口面积大小相等,且所述均流器(5)由若干个等弧度设置的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笳夏勇军吴海彤程灿李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欣创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